韩赵魏三家分晋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削弱,诸侯大国群雄纷争,齐桓(huán)公、宋襄(xiāng)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经过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吞并了。有的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这些大夫原先是奴隶主贵族,后来他们采用封土建国的方式,转变为大地主,势力越来越大。

一向称霸中原的晋国,也面临着危机。晋国国君的权力衰落,实权由六家大夫把持。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且互相攻打。后来有两家被打败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又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智家的族长智宣子想把儿子智瑶立为家族的继承人。族人智果反对说:“智瑶不如您的另一个儿子智宵。虽然智瑶有五个优点:第一,他仪表堂堂,身材高大;第二,他擅长骑马,精通射箭;第三,他技艺出众,才华超人;第四,他能言善辩,文辞优美;第五,他坚强果断,刚毅勇敢。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不讲仁义,刚愎(bì)自用,为人傲慢。他仗着自己的五个优点恃强凌弱,不做仁义之事,那谁能和他相处共事呢?如果真的让智瑶做智家的继承人,智氏家族就要毁在他手里了。”

然而智宣子没有听取智果的意见。

赵家的族长赵简子的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赵简子想立继承人,却不知道立谁好。于是他把训诫的话分别写在两块竹简上,交给两个儿子,让他们熟记在心。

过了三年,赵简子叫来两个儿子,问他们竹简上的内容。伯鲁支支吾吾说不上来,让他把竹简拿出来,可竹简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再问无恤,无恤不仅把竹简上的文字背得滚瓜烂熟,还从袖子里掏出了那块竹简。于是赵简子就认为无恤能干,把他立为赵家的继承人。

赵简子派尹铎(duó)治理晋阳,临走时尹铎请示道:“我这次去是要搜刮民膏呢,还是要让百姓幸福安康?”赵简子说:“当然是要让百姓幸福安康。”尹铎到了晋阳后,减免赋税,让百姓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赵简子知道了,就对无恤说:“一旦晋国发生祸乱,你不要嫌尹铎地位不高,也不要怕晋阳路途遥远,一定要去投靠他,那里可以避难。”

智宣子去世后,智瑶继承了父亲的位置把持晋国大政,史称智襄子。有一天,他和大夫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喝酒。在宴席上,智襄子不仅戏弄韩康子,还侮辱他的家臣段规。智襄子的家臣智国知道后,劝说主公不要恃强凌弱,以免招来灾祸,智襄子却说:“晋国上上下下的生死祸福,都掌握在我手里,谁敢兴风作浪?”智国又近前一步劝道:“《夏书》说:‘一个人再三犯错,冤家和仇恨就会在暗处滋生,智者应该在问题还没表现的时候就加以防备。’贤德之人就因为平时谨慎处理每一件小事,才不会招来大祸。蚊子、蚂蚁、蜜蜂、蝎子,这些小虫子,都能害人,更何况是国君、国相呢?”但智瑶没把这事放心上。

这时赵简子也已去世,无恤继承了家业,这就是赵襄子。

智襄子专权晋国,暴虐无道,他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就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块有一万户人口的土地来归于公家。”

三家大夫都知道智襄子存心不良,想以公家的名义让他们交出土地。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家人口割让给智家;魏桓子不愿得罪他,也把土地、人口出让了。智襄子又向赵襄子要土地,赵襄子不答应,说:“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无论如何也不给。”智襄子勃然大怒,让韩、魏两家帮助自己去攻打赵家。

赵襄子见寡不敌众,形势不利,准备暂时避一下,就问身边的人:“我去哪儿好呢?”随从建议:“您大儿子的城堡最近,而且城墙坚固完好。”赵襄子说:“百姓刚刚花了大力气把城墙修好,现在又要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守城,谁还会跟我同心协力?”

随从又建议:“邯郸城的仓库里,储存的粮食最为充足。”赵襄子说:“所谓粮食充足,还不是从百姓那里搜刮来的,现在又让他们打仗送死,谁还会替我卖命?”

他接着说:“不如去晋阳吧,那是先祖的领地,尹铎又宽厚爱民,百姓一定会跟我同心协力。”于是,赵襄子便带着兵马去了晋阳。

没过多少日子,智襄子率领的三家人马就把晋阳城团团围住了。赵襄子吩咐将士们坚决守城,不许出城交战。每逢三家士兵攻城的时候,城头上的箭就好像飞蝗似的射下来,使三家人马没法前进一步。晋阳城凭着弓箭优势死守了两年多,三家兵马始终没能把它攻下来。

有一天,智襄子到城外察看地形,看到晋阳城东北的那条晋水,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晋水绕过晋阳城往下游流去,要是把晋水引到西南边来,晋阳城不就淹了吗?他马上吩咐士兵在晋水旁边另外挖一条河,一直通到晋阳城,又在上游筑起大坝,拦住上游的河水。

这时候正赶上雨季,水坝上的水满了。智襄子命令士兵在水坝上开了个豁口。这样,大水就直冲晋阳,灌到城里去了。

城里的房子被淹了,老百姓不得不跑到房顶上去避难,灶头也被淹没在水里,人们不得不把锅灶挂起来做饭。晋阳城的老百姓更加恨透了智襄子,宁可淹死,也不肯投降。

智襄子约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势。他指着晋阳城得意地对他们说:“你们看,晋阳不是就快完了吗?早先我还以为晋水像城墙一样能拦住进攻,现在才知道大水也能灭掉一座城呢。”

韩康子和魏桓子表面上顺从地答应,心里却暗暗吃惊。原来魏家的封邑(yì)安邑、韩家的封邑平阳旁边各有一条河道。智襄子的话正好提醒了他们,晋水既能淹晋阳,说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阳也会遭到同样的命运呢。

晋阳被大水淹了之后,城里的情况越来越困难了。赵襄子非常着急,对他的门客张孟谈说:“民心固然没变,可要是水势再涨起来,晋阳城也就保不住了。”

张孟谈说:“我看韩家和魏家把土地割让给智襄子,并不是心甘情愿的,我想办法找他们两家说说去。”

当天晚上,赵襄子就派张孟谈偷偷地出城,先找到了韩康子,再找到魏桓子,约他们一起攻打智襄子。韩、魏两家正在犹豫,张孟谈说:“我听说唇亡齿寒。现在智襄子率领韩、魏两家围攻赵家,赵家灭亡后,就该轮到你们了。”听他这样一说,韩康子和魏桓子自然都同意了。

第二天夜里,过了三更,智襄子正在自己的营里睡觉,猛然间听见一片喊杀的声音。他连忙从卧榻上爬起来,发现衣裳和被子全湿了,再定睛一看,兵营里全是水。他开始还以为大概是堤坝决口,大水灌到自己营里来了,赶紧叫士兵们去抢修。但是不一会儿,水势越来越大,把兵营全淹了。智襄子正惊慌不定,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战鼓。韩、赵、魏三家的士兵驾着小船、木筏一起冲杀过来,智家的士兵被砍死的和淹死的不计其数。智襄子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杀了。

韩、赵、魏三家灭了智家,不但把智襄子侵占两家的土地收了回来,连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之后,他们又把晋国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派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打那以后,韩、赵、魏都成了中原大国。韩、赵、魏与秦、齐、楚、燕四国并立,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