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敌踪现,狼烟起
- 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 小黑是条狗
- 2184字
- 2023-05-09 11:45:53
“项忠,这次就让五军都督府传令何处边关守将,让他们不可被瓦剌奸计蒙蔽!”
朱祁钰本来是想让兵部下令的,不过他深思熟虑后,还是觉得由五军都督府来传令四方更为合适。
要是兵部行文,不但会增加兵部权威,还会增加文官集团的权柄。
宋、明太过抑制武将,导致军队战力下降,朱祁钰觉得自己不得不防。
其次,历史上的夺门之变是武将集团发动的,是武将们的一次政治投机。
朱祁钰就是想通过这次军令传达,来离间武将们和朱祁镇的关系。
五军都督府这次可是拒绝了朱祁镇叫门,这样就会多少都能疏远一点武将们和朱祁镇的关系。
“臣领旨!”
项忠连忙答应。
“启禀陛下,项忠不过一个断事官而已,项忠品级不足,怕是不能号令那些边关大将。”
“就算五军都督府下令,也不该是项忠传达军令。”
吏部尚书王直,出言提醒朱祁钰。
王直作为中枢重臣,执掌吏部多年,他深谙为官之道,觉得官场是讲究上下尊卑,是要排资论辈的。
“朕之所以让项忠传达军令,就是因为他是中军都督府的断事官。”
“断事官,掌军法。”
“若是有不识好歹的将领胆敢放瓦剌入关,害我大明百姓,朕就会用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对于王直,朱祁钰还是很敬重的。
再说了,劝进朱祁钰一事,虽然是于谦首倡,可王直这个百官之首的吏部尚书才是领头之人。
没有王直,就没有今天朱祁钰坐在龙椅之上。
王直有从龙之功,朱祁钰必须给他足够的待遇。
朱祁钰觉得用人之道,在于功必赏、过必罚。
朱祁钰哪怕不把王直当成自己人,也必须要对王直的礼遇有加。
要不然,今后谁还愿意帮朱祁钰卖命?
“老臣愚钝了!”
王直这是口服心不服,不过他也不打算再劝。
因为王直看出来了,朱祁钰这是把项忠引为腹心,这是要在培养天子嫡系人马。
……
易县,原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
然而自从土木堡之变后,义县开始变得人声鼎沸起来。
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易县境内有一座紫荆关。
原本残破的紫荆关,最近因为大批明军入驻,开始变得喧闹起来。
紫荆关在京师通往山西的咽喉要道上,有人说它是京西最后一道屏障,一旦紫荆关破,则京师危矣。
明朝的长城,有内外之分。
外长城,是指自秦以来,历朝历代修筑的,从辽西到嘉峪关的这一段。
内长城,是永乐迁都北平以后,为了更好保卫大明京师,在外长城以南所新修的一段。
紫荆关和倒马关、居庸关一起,合称内三关。
鉴于紫荆关的重要性,朱祁钰和于谦、石亨商议后,陆陆续续抽调近万人的军队前往驻防。
“太师,前面就是紫荆关了。”
“过了这紫荆关,西去明朝京师,便是一片坦途,再无关山之险。”
“我大军疾驰之下,最多两日便可以兵临城下!”
太监喜宁,以一副献媚的姿态,向着瓦剌太师也先进言。
这个喜宁是女真人,为朱祁镇身边的宠信太监,颇有权势。
正统十二年,喜宁侵占太师英国公张辅田宅,还殴打张辅的佃户,更是把张辅家的一个怀孕妇女给弄到流产。
就算如此,朱祁镇也只是训斥了喜宁,而没有真把喜宁怎么样。
然而朱祁镇虽然如此宠信,喜宁却在土木堡之变后,第一时间卖主求荣,成了瓦剌太师也先身边的智囊。
“好好好!”
“此番我军能够直捣明朝腹心之地,多亏你一路指引!”
也先对于喜宁十分看重。
喜宁之前在朱祁镇的命令下,有过出使诸胡的经历。
对于明朝北部边关,喜宁可以说心知肚明、了如指掌。
这一路南下,便是喜宁充当瓦剌大军的向导。
“这些日子以来,多亏有你充当大军向导。”
“待到拿下明朝京师后,本太师一定会好好奖赏你!”
也先已经把喜宁当成了心腹。
“谢太师!”
喜宁毫不掩饰自己的献媚。
“攻城!”
也先策马奔腾,手中的长刀挥舞得坚定有力。
随着也先一声令下,十万瓦剌大军开始抢关夺城。
一时间,刀剑碰撞音,箭矢破空的声音,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回响激荡在紫荆关四周。
自洪武驱逐元朝以来,长城以南已经百年未有胡骑踏足,
百年承平岁月,紫荆关早就已经军备废弛。守关士卒战力低下,关城防备残破凋零。
鉴于这种情况,于谦举荐的韩青和孙祥到任后,就马不停蹄对紫荆关进行修整。
为了不让瓦剌人越过紫荆关,在韩青和孙祥的指挥下,明军士卒抓紧时间堵塞各个可通人马的山口。
然而紫荆关附近可通人马的小路实在太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明军更本不可能给完全封堵。
紫荆关,依旧四处漏防。
坐镇紫荆关的韩青,也是明军中一员猛将。
韩青勇武善战,永乐中从北征,为先锋,立有战功。
宣德中平甘延诸羌之扰,升都指挥佥事。
在驻守紫荆关之前,韩青在山东负责提督军务。
有感于韩青精于行伍,所以于谦特意向朱祁钰举荐,把韩青从后方调到了前方。
“韩将军,下官有一事不明,还请赐教!”
“将军分兵驻守各处隘口,我军战线也随之被拉伸。”
“如此分兵,只怕不妥!”
在参军孙祥看来,韩青的布防很有问题。
身为文臣参军的孙祥,此刻已经弃了儒衫,换上了一副山文甲。
孙祥虽然是个文人,可也有过熟读兵书,在穿上盔甲后,韩青英气逼人,颇为一员智将的风范。
“孙参军之言,老夫安能不知?”
“紫荆关隘口众多,大大小小加起来不下几十处。”
“我军本来人数就不多,分兵过后,瓦剌可以集中攻打一处,在局部形成绝对优势。”
韩青作为沙场老将,他对于征伐之事的熟悉,更在孙祥之上。
“然而我若是不分兵,则瓦剌就能直接跨紫荆关。”
“三国时,邓艾偷渡阴平之事,老夫引以为戒。”
“真要到了那时候,则我军腹背受敌,怕是士卒就会不战自溃。”
韩青本来是看不上孙祥,认为他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然而孙祥到了紫荆关以后,不但和士卒同吃同睡,还在比武中赢了几个军中校尉。
见到孙祥能文能武,韩青也慢慢和他相处融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