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预防犯罪,加强防范

一、学习法律法规

一个不懂法、不知法的大学生,掌握再多的科学知识,仍然是危险的,因为他可能因缺乏法律知识而不自觉地陷入违法犯罪之中。因此,大学生必须加强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自觉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同时,这也是大学生担负起社会责任并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条件。

案例

某高校的6名学生将进入其住处行窃的小偷当场抓住后,没有扭送至公安机关,而是擅自将其关押了一天一夜。法院以非法拘禁罪终审判处这6名学生拘役5个月。一审宣判后,其中一名学生王某不服,上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等6人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其行为已构成非法拘禁罪,应依法惩处,维持原判。

|点评|

一些大学生违纪违规、触犯法律,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这是令人十分痛心的。为什么有些大学生会违反法律法规?追根究底就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缺少对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对法律的认识不足。不知法、不懂法,也就无从守法、用法,这也正是上述案例中几名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

提示

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1)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通过模拟法官、律师、被告人等,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和守法的自觉性。

(2)开展一些法学方面的知识竞赛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增长他们的法律知识。

(3)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开阔视野,深入社会。

(4)组织学生观看重大复杂案件的录像,或是请法学专家、有关办案人员来校开展“安全和法制知识”讲座,针对社会上的一些著名案件进行分析。

链接

了解我国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法规则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在与法规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

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大体包括以下几种法律法规:法律、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和规章等。需要查询法律法规时,可访问官方网站“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二、增强法制观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一些危及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大学生虽然文化程度较高,但他们踏入社会较晚,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对合法与违法的边界认识不清晰,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不明确,也容易受到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不法侵害。

案例

某高校一女生宿舍被盗,丢失的物品包括张某的一台笔记本电脑,价值4800元;李某的现金315元;王某的一副耳机,价值180元。同宿舍的赵某未丢任何东西。警方接案后,迅速展开调查。很快,赵某发现事态越发严重,主动投案认罪,并将所有物品归还了失主。事后,经调查得知,赵某家庭条件很优越,但因与室友相处不和,便想借此教训她们一下。于是便在室友上课的时候,盗窃了以上物品。

|点评|

上述案例中,赵某没有处理好与室友的关系,想到用盗窃这种极端的方式去“教训”室友,结果真正得到教训的却是自己。

提示

大学生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社会原因

(1)价值观错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腐朽思想和不良网络文化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之一。

(2)市场经济竞争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竞争日趋白热化,面对竞争压力,一些有投机心理的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大学生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经济大潮的巨大冲击。部分大学生禁不住金钱、物质的诱惑,把利益最大化当成个人唯一的人生目标, 为此可以不顾人格、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冲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2.学校原因

(1)管理方面。一些高校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单纯追求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重知识“输入”而轻思想品德“塑造”的现象,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有的学生夜不归宿、逃课旷课、赌博醉酒等也无人过问。

(2)法制教育。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不够重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

3.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的好与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中,处于溺爱型家庭、打骂型家庭、放任型家庭、失和型家庭等“问题家庭”的大学生更容易犯罪,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健康的教育方式的引导。

4.自身原因

(1)大学生自我定位错误。有些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产生了偏差。

(2)健康心理品质的缺失,造成心理的不成熟。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典型群体,正处于学知识、长才干的关键时期,心理与生理正向成熟型转变。一些学生由于某些原因不能适应校园生活环境,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心理承受能力大大受损。

链接

大学生如何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社会环境千变万化,大学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自我保护。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了解、掌握一些法制和安全防范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小便宜、不谋取私利;在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信息随便告诉陌生人;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择业和出国;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2)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人的感情是主体与客体的交流,既是主观体验也是对外界的反映,本身应该包含合理的理智成分。如果只凭感情用事、一味地“跟着感觉走”,往往容易上当受骗。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志同道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基础上,是真诚的感情交流而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要学会了解、理解和谅解。对于“初相识的朋友”,不要轻易“掏心窝子”,更不能言听计从、受其摆布利用。

(3)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在大学里,班集体是一个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在这个集体中,大家向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之间的友谊十分珍贵,因此应该加强沟通、互相帮助。有些同学习惯于把个人的交往看作个人隐私,但必须了解的是,既然是交往就不存在绝对保密。有些关系,在自己认为适合的范围内适当透露或公开,更安全,特别是在自己觉得可能会吃亏上当时,与同学有所沟通或许就会得到一些帮助并避免受害。

(4)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为了加强校园管理,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定。制度总是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的,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给同学们带来一些不便,但是制度是必不可缺的,况且,绝大多数校园管理制度都是为控制闲杂人员和犯罪分子混入校园作案,以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和校园秩序而制定的。因此,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

三、增强防范意识

近年来,不少年轻学子为了挣钱付学费,或为了体验现实生活,都自发利用寒暑假外出打工。一些骗子也趁机盯住这个“商机”,一双双“黑手”伸向外出打工的大学生,使很多大学生上当受骗。

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国家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寒暑假打工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打工时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弄清各方面的情况,签订用工协议。一旦在打工过程中出现劳动纠纷,首先可以让校方出面与企业交涉,如果协调不成,再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小魏和小刘是大学同学。2021年暑假期间,二人共同应聘到一家超市工作,超市方承诺试用期为两周,每周薪酬500元,期满后周薪为800元,薪酬在离职当天一并支付。超市方面同时表示,由于小魏和小刘是短期工,不能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开始的两周,小魏和小刘主要从事理货员的工作,还不是很辛苦。但两周过后,他们就变成了搬运工,每天负责超市上货的搬运工作。二人对此有很大意见,但考虑到起初并未讲明便默认了。等到暑期结束结算工资时,超市却以试用期为两个月为由,按照试用期的标准发放工资,并对二人在搬货过程中造成的货损进行了抵扣,每人仅发薪酬2500元。小魏和小刘无奈地到当地人社部门和法院咨询,得到的答案基本是一致的,因为没有书面合同,又无其他证据证实二人的说法,维权成功的概率很小。

|点评|

不少大学生暑假打工,都遭遇过和老板商量好的薪酬出现“缩水”,老板以各种理由扣罚工资的情况,大多数人也都采取了“忍气吞声”的处理方式。毕竟,维权成本高、时间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现实中,因大学生暑期打工时间较短,大多用人单位都不愿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就很难处理。那么,大学生暑期打工如何有效防范被少发或扣发工资呢?建议最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即使不能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起码也要与用人单位签订一个书面的用工协议,对工作时间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及其支付方式、伤害赔偿、劳动条件等进行约定,避免用人单位恶意少发工资、扣发工资或者增加劳动强度。

提示

大学生要知法、懂法、守法,还要学会用法。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与身边的亲人朋友,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大学生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善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如果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麻烦,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请不要紧张,用一个大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来认识事件中的法律问题,或者通过查阅法律资料、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来解决。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到更多的法律知识。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在一个法治国家里,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应增强法律意识。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非法侵害的时候,一定要拿起手中的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的部分内容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