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功成自然
【河上正文】
太上①,下②知有之;其次亲之誉③之;其次畏④之;其次侮⑤之。
信⑥不足焉,有不信焉⑦。
犹兮⑧其贵言⑨。功成事遂⑩,百姓皆谓⑪,“我自然”⑫。
〖王弼版〗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帛书版〗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信不足,案有不信,
猷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注释】
【1】太上:(tài shàng)最上,最高,至高无上。本文指最上乘的管理者,能够理解道运用道的管理者。
【2】下:(xià)低处的位置,与“上”相对,本文指百姓。
【3】誉:(yù)称颂,赞美。
【4】畏:(wèi)害怕,恐惧,畏惧。
【5】侮:(wǔ)怠慢,欺负,侮辱。
【6】信:(xìn)信用。
【7】不信焉:(bù xìn yān)焉,语气助词,于此。不诚信于此。
【8】犹兮:(yóu xī)犹,仍然,犹豫。兮,语气助词,表停顿。犹兮,谨慎的啊。
【9】贵言:(guì yán)以言为贵,少言。
【10】遂:(suì)通达,成功。
【11】谓:(wèi)说,认为。
【12】我自然:(wǒ zì rán)我天然而成,非人为有助于我。
【任凭般若解】
太上至,上之极也,即至高无上也。
下只知其有,因其行无为之治;
差一点的,亲之赞誉之;
再差一点的,下敬畏之;
更差的,下皆侮骂之。
威信不足吗?有行不诚信之事罢了。
至高无上之君,行为犹豫那是因为他信守承诺,
言出必行故不可轻言。
功成事愿,安居乐业,
百姓皆以为理所当然,不知上有功。
行无为之治,得无名之名,居无功之功。
故曰:
失所乱民难有道,威逼恐吓不积德。
有功赞誉为君子,民乐无为乃圣哲。
〖河上公注〗
太上,下知有之。太上,谓太古无名之君也。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臣事,质朴也。
其次,亲之誉之。其德可见也,恩惠可称,故亲爱而誉之。
其次畏之。设刑法以治之。其次侮之。禁多令烦,不可归诚,故欺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君信不足于下,下则应之以不信,而欺其君也。
犹兮其贵言。说太上之君,举事犹,贵重于言,恐离道失自然也。
功成事遂,谓天下太平也。百姓皆谓我自然。百姓不知君上之德淳厚,反以为己自当然也
〖王弼注〗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不能以无为居事也,不言为教,立善行施,使下得亲而誉之也。
其次畏之,不能复以恩仁令物,而赖威权也。其次侮之。不能法以正齐民,而以智治国,下知避之,其令不从,故曰,侮之也。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夫御体失性则疾病生,辅物失真则疵衅作。信不足焉,则有不信,此自然之道也。已处不足,非智之所齐也。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自然,其端兆不可得而见也,其意趣不可得而睹也,无物可以易其言,言必有应,故曰,悠兮其贵言也。
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以形立物,故功成事遂,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