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道可道
【河上正文】
道①可道②,非常道;名③可名④,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⑤。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⑥。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⑦之玄⑧,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王弼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帛书版〗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道:即玄妙之道,大无边小无间。切不可简单的解释为规律,带着疑问去读这本书,悟而可得。如果实在无路径,且纠结,就暂时理解为路即可。但是一定要明白这不是答案,才能找到答案。如果武断的就定了答案,洋洋五千言,终是迷惑而不知所谓。文末我会留些悟道之法,也许有些作用。觅而不急,静而徐动,也是修道之重要法门。
【2】可道:可以描述,可以说道,此道,即诉说描述之意。
【3】名:名字,即天地万物之名,亦指天地万物之本体。
【4】可名:可以命名,即称谓。
【5】母:源头,称之万物的开始。
【6】徼:(jiào)边际,边界,引申为实体,现象,可观之物。
【7】谓:称谓。
【8】玄:玄妙深奥。
【任凭般若解】
道之可道,非本之道;
名之所名,非本之名。
无名乃天地之始,
有名乃万物之源。
无欲无名有欲有名。
无欲以观其之妙,
有欲以观其之用。
无欲是欲之始,有欲是欲之用。
无无何为有,无有不见无。
以无欲生有欲,以有欲见无欲。
无欲即是有欲,有欲即是无欲。
有无互生,动静互用;
静得其妙,动为其用。
天地万物有无妙用,
名也,道也,一也。
一动一静源于心,心生其性,
性生其欲,欲有其名,名源其一,
一阶于道,道归于心,
心之妙,妙之门。
故云:
是名非名名万物,有道无道道有无。
一动一静欲妙用,往来顺逆玄机图。
〖河上公注〗
道可道,谓经术政教之道。非常道。非自然生长之道也。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晖,灭迹匿端,不可称道。名可名,谓富贵尊荣,高世之名也。非常名。非自然常在之名也。常名当如婴儿之未言,鸡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处石间,内虽昭昭,外如愚顽。
无名,天地之始。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始也。有名,万物之母。有名谓天地。天地有形位、有阴阳、有柔刚,是其有名也。万物母者,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之养子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要也。人常能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要谓一也。一出布名道,赞叙明是非。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归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两者,谓有欲无欲也。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异名者,所名各异也。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亡身也。同谓之玄,玄,天也。言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同受气于天也。
玄之又玄,天中复有天也。禀气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则生贤圣,得错乱污辱,则生贪淫也。众妙之门。能之天中复有天,禀气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
〖王弼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凡有皆始于无也,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同出于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
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则是名则失之远矣。
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同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
【任凭附言】
道德经是君子的学问,善良者的思考,强者保身的法宝。暴不能学,躁不能悟,能有所学,能有所悟,皆是君子。不知所谓,机缘未到。
所以学以静始,知止为智。
金丝用弱穿铁甲,若水以柔克刚强。
佛说,众生皆是佛。圣人说,我见满街都是圣人。君本具足,无需东奔西走。静心内观,你就是大道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