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域

7世纪至10世纪,一个庞大的帝国出现在东亚大陆,这个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因国君姓李,又称李唐。义宁二年五月二十日(618年6月18日),唐王李渊在逼隋恭帝杨侑(隋炀帝的孙子)禅位后,登极称帝,取代隋朝,建国号为“唐”,尊称大唐。

四天后,五月二十四日,杨侑的哥哥皇泰主杨侗,在洛阳被王世充、元文都、卢楚等拥立为隋朝皇帝。因此,唐朝成立的时候,中国是隋唐并立的局面,但洛阳的政权能否维持,相当值得怀疑。很快,唐帝国便攻陷了洛阳。这个江山初定的帝国,直到发生玄武门事变的武德九年(626),仍处于征战中。两年后,贞观二年四月二十六壬寅日(628年6月3日),朔方人梁洛仁杀夏州割据势力首领梁师都,归降唐朝,唐朝才统一全国。新生的帝国以极其强势的征战迅速地成长,如同拔节生长的竹子。又过了两年,贞观四年(630)二月,李靖等大将统率唐军灭东突厥。

玄武门事变发生在626年7月2日,也就是大唐武德九年的六月初四。这一天,长安城已经进入盛夏,酷暑难耐的人们发明了“冷淘”,类似凉面(俗称过水面)的食品,在宫中和民间开始普及。这种凉面在唐代被称为“槐叶冷淘”。唐制规定,夏日朝会燕飨,皇家御厨大官(也作“太官”)供应给官员的食物中要有此味,可见其原为宫廷食品。其制法大致为:采青槐嫩叶捣汁和入面粉,做成细面条,煮熟后放入冰水中浸漂,待其色鲜碧,然后捞起,以熟油浇拌,放入井中或冰窖中冷藏。食用时再加作料调味,即成令人爽心适口的消暑佳食。

△槐花

△槐实

在唐代,槐树与柳树并称“槐柳”,无论在唐人诗文中还是生活中,槐树的地位不亚于柳树,在唐长安城的大街两边,广泛种植槐树。一些广场上列槐树数百行为队,没有任何房屋,人们在槐树下聚会休闲。时至今日,槐树成为西安的市树。

而唐帝国最著名的皇帝李世民最为人称道的“贞观之治”,实际上最大的功绩便在于稳固了帝国的国祚。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萑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贞观政要》卷二《直言谏争附》)。全国人口锐减,政府掌握的户口仅二百多万户,不到隋盛时八百九十多万户的三分之一。加上贞观元年(627)关中歉收,每斗米值绢一匹,到了贞观四年(630),“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资治通鉴》卷一九三)。

△唐太宗立像|唐|佚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5世纪后期,李世民的崇拜者、据说有严重口吃的明宪宗朱见深为《贞观政要》作序,一开头就说:“朕惟三代而后,治功莫盛于唐。而唐三百年间,尤莫若贞观之盛。”他在分析贞观之治产生的原因时,写道:“诚以太宗克己,励精图治于其上,而群臣如魏徵辈感其知遇之隆,相与献可替否以辅治于下。君明臣良,其独盛也宜矣。”到了18世纪,历史上最喜欢作诗的皇帝清高宗弘历归纳道,良好的君道在于知人和安民,这是千古帝王治世之要道。贞观君臣不仅做到了屈己纳谏与任贤使能,还注意恭俭节用与宽厚爱民,所以贞观君道能呈现空前绝后之繁盛,为历代帝王君道之冠。

此后,唐帝国开始了二百多年的统治,设首都于长安,随后又以东都洛阳和北都太原为陪都,与长安合称“三都”,其中的长安和洛阳又被称为“西京”和“东京”。在其鼎盛时的公元7世纪,中亚的绿洲地带亦受唐支配,一度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省)、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Angara River)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西南部大城布哈拉(Bukhara)]、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一千零七十六万平方公里。据保守估计,其鼎盛时期的天宝年间(742—755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人之多,在历经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后,晚唐(9世纪末)人口仍保持在该数字。

唐朝也是继秦汉、隋以来,第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

唐朝前后存世二百七十四年(618—690年,705—907年),传位二十一代。唐朝全盛时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那时的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国和日本等周边属国,在政治体制与文化、律令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