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小说物象研究
- 柯贵文
- 24字
- 2023-08-14 19:25:56
第五节 现代主义小说:现代主义理论框架下的小说物象
一、现代主义理论
一般认为,现代主义思潮是在“五四”时期进入中国的。沈雁冰为西方文艺思潮勾画的演进轨迹就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新浪漫主义,而所谓新浪漫主义即现代主义。除了“五四”时期,20世纪中国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译介还有两次高潮,即三四十年代以及80年代,其中80年代是以“现代派”的名目进入中国的。
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不同,“现代派文学是西方许多现代文学流派的总称。它不是泛指现代西方所有文学,而是指从十九世纪末以来直至今日的一种反传统文学。现代派文学主要指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派、存在主义、新小说派、荒诞剧派、黑色幽默等文学流派”[37]。既然“现代主义”是西方许多现代文学流派的总称,要想找到一种统一的现代主义是不可能的,而只能向雷内·韦勒克学习,寻找某种“现代主义的统一性”。
对于现代主义勃兴的原因,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其一是理性原则的崩溃与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迈克尔·贝尔在《现代主义形而上学》 一文中指出,英美现代主义的 “知识结构与马克思、弗洛伊德和尼采的思想路线达成了妥协”。而 “三位巨头,每一个都将人类生活从根本上变成了一种解释活动。马克思分析了社会和经济进程的外部王国,揭露了优越阶级的 ‘错误意识’,他们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地位合理化了。弗洛伊德调查了心灵的内部王国,展示了意识怎样通过 ‘升华’ 的过程而成为一个复杂的障碍,阻碍了对于本能欲望的真实本质的承认。这不只是一个需要诊断的个人问题,它还是文明的必要基础。与此同时,尼采将自苏格拉底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诊断为谬误的一个隐晦形式,它反映了内部的压抑与外部的控制”。“在这三个例子中,不只是说外部现象以及理解它们的常识和理性方法是局限的和错误的,而且是说这种现象及推理或许在主动掩盖相反的真理,按照定义,没有别的途径可以接近这些真理。理性的原则惊慌失措地崩溃了,沦为一种尚可接受的文饰作用。”[38]随着理性的坍塌,以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尼采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萨特的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大行其道,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奠定了充分的哲学基础。
其二是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出现与经典物理学基石的动摇,人类对物质世界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牛顿等建立的经典物理学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相对论认为物体的长度在运动与静止的时候并不相同,物体的质量也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运动时的时间与静止时的时间也不相同,人们从而建立了全新的时空观;“测不准原理”认为一些微观粒子的物理量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量子力学则指出,一切微观粒子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并且是无限可分、不断运动的。
这些理论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和可变的,而科学本身的价值也是相对的、有限的。正如尼采所言“伟人们……经过深思熟虑,设法利用科学本身的东西,从整体上指出了知识的局限性和相对性,进而坚决否定了科学所声称的普遍正确性和普遍目标”。周围的事物在人们的眼中全变了样。爱丁顿说,现代物理学家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他使用和普通人一样的固体书桌桌面,但是他也深知桌子“实际上”是一大团运动的粒子,若采用适当的技术,便可以轻而易举地穿透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