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数字化浪潮中传统新闻业的价值坚守

互联网情境下,变革成了传统新闻业的新常态。中央编辑部、大数据新闻、开放式新闻生产模式……传统新闻机构不断探索机构变革、产品创新与流程再造,希望扭转传统新闻业的颓势。具体到新闻生产者,没有了固定生产周期,变成24小时工作制,新闻条线划分变得模糊了,传统组织规范也被解构。

当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态层出不穷,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也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各种热点令人应接不暇。传统新闻生产者不得不以忙碌的姿态去适应这个“飞一般的时代”,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一个变化的世界,未来让人惴惴不安。这种不安来自何处?在传统新闻业拥抱变革的浪潮中,我们丢掉了什么?该如何反思传统新闻业?在传统新闻业改造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捍卫新闻业大厦屹立的理念根基?

一、传统新闻业的双重危机

(一)生产危机:传统生产体系失灵

在互联网大潮冲击下,当下传统新闻业的生产危机,不仅仅是传播渠道的失利,而且是整个传统生产体系的挫败。传统新闻业生产危机首先是渠道的危机。从纸媒到门户网站,再到移动终端,受众市场经历了几度迁移,报纸发行面临断崖式坠落,传统新闻业构建起的传播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宣告失利。

不仅如此,在人人是记者的时代,公民记者、自媒体不断涌现,新闻生产呈现出开放性、去中心化、去组织化的特征。随着微博、微信的兴起,微传播以病毒式传播优势让传统新闻业面临更大冲击,具有人格特征的微信公众号,相当于一个小型媒体,自媒体记者、参与式新闻生产,极大消解了新闻生产的专业化,把专业新闻生产者拉下神坛,他们的新闻生产几乎抛弃了专业化标准,个性新闻时代来临。

在此背景下,传统新闻业框架下的有关新闻、记者的基本定义,也变得有些与事实不符。传统新闻业所建构起来的专业标准、流程规范、组织文化也面临危机,传统新闻生产模式面临颠覆性改造。

(二)经济危机:二次售卖模式失效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媒体陷入了经济困境,随着受众市场迁移,广告市场也跟随转移,报纸赖以生存的“二次售卖”盈利模式基本宣告失效。

报纸的“二次售卖”模式是指,将报纸通过发行渠道卖给读者,读者购买的是信息,报纸则通过发行量数据,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二次售卖”模式是典型的注意力经济,它将读者的阅读时间和注意力物化为广告版面卖给广告商,广告版面之所以值钱,是因为它集聚了消费者的注意力资源。但在互联网经济形态下,这种模式却面临失效。一方面,报纸发行量直线下降;另一方面,广告商更加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收集与消费者需求和行为轨迹相关的大数据记录,以及注意力与产品销售量的直接转换,而这正是报纸广告的短板,因此,传统媒体广告不断流失,流向新媒体平台。

二次售卖模式失效,又无法找到新的盈利模式,传统新闻业面临经济断供,也引发了裁员、停刊等冲击。令人担忧的是,传统新闻业经济危机会反过来加剧生产危机,直接影响新闻产品的质量,让传统新闻业危机陷入恶性循环。

二、传统新闻业的价值坚守

(一)人是新闻业的核心法则

当下,互联网技术逻辑让新闻生产出现了颠覆性变革,但不变的是人,即新闻业的生产者与用户群体。新闻的起点与终点都是人,新闻业因人的存在而屹立。一位纸媒负责人说,“无论技术如何突飞猛进,载体如何变化,记者的工作始终是要聚焦人:人的社会、人的感情,然后呈现给人看。人脑相对于技术来说,是相对稳定的。”

人是新闻业大厦的建构者、消费者。新闻业存在的理由和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为公众提供他们在自由社会活动中所需要的独立的、准确的、可靠的、全面的信息。“新闻满足了人类最本能的冲动。人们具有某种内在的需求(即本能)——去了解直接感知的世界之外究竟发生了什么。”[美]比尔·科瓦齐、汤姆·罗森斯蒂尔著,刘海龙、连晓东译:《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新闻发源之初,就是为了消除人们对信息的不确定性,为社会提供充分的信息流动、观点交换,致力于建设一个公正公平、民主透明的社会。在媒介变革背景下,回归新闻业本源的思考,对于报纸走好转型路很有价值。

1.新闻变革,从改造人开始

在建构过程中,传统新闻生产者形成了专业标准、流程规范及组织文化。在新闻工厂,记者编辑像工人一样进行流水线生产,以天为周期推出新闻产品。就一件新闻产品的生产而言,也形成了操作指引,按照写导语的规范写导语,按照打标题的规范打标题,按照写消息的规范写消息,格式、叙述表达都有规可循。编前会、选题策划会,各种采编规章、考核制度,让编辑部有了自成体系的运作规范。

由于当下传统新闻业的变革,这些流程规范与组织文化,却变身为一种守旧势力,出于省力与惯性,我们不愿主动抛弃这些规范,不愿冲破组织文化的樊篱。

目前,有不少传统媒体在探索重组传统采编部与新媒体部,重新梳理生产流程,搭建中央编辑部,实现“一次生产,多次发布”。所以,对于传统新闻业改革,无论组织调整,还是流程改造,核心在于对人的改造——从改造从业者开始,继而重建行业文化,形成一套适合互联网时代的规范文化。

2.内容改造,瞄准人的需求

新闻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受众有着自己的独立判断——“哪些可以真正满足我的需要?”受众的信息需求呈现出分层化:安全需求(信息知晓、环境瞭望、困境解决策略)、情感与归属需求(情感慰藉、宣泄,身份认同)、参与感与自我实现需求(观点表达、介入事件、寻求影响力)。这种层次划分贴合马斯洛需要层次学说。在需求层级划分方面,信息接收更多呈现出情境化消费与个性化需求的特征,在不同情境下,或不同个体人格条件下,每一个受众的信息偏好不同。

传统新闻业改造要有“用户思维”,即一种媒介内容存在,要有一定需求支撑。例如澎湃新闻、今日头条的火爆在于精准击中某种需求,传统报纸失势也源于需求失焦,或者说没有提供真正让用户满意的内容。

在内容生产中,新闻生产者应紧盯上述需求。例如:安全需求——要发布最权威的信息,以个性化方式讲清某政策变动对市民的具体影响,真正做到释疑解惑;情感与归属需求——我们要学会以受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疏导公众情绪,讲述边缘社会群体的故事,让社会理解他们、关注他们;参与感与自我实现需求——要开放新闻生产流程,让更多网友自主生产内容、融入专业生产流程,获得专业认可。在内容推送中,传统媒体应注重情境设定、个性偏好分析。原本模糊的受众,现在变成了一个个有反馈、有数据行为、真实而鲜活的用户。陈文武、汪震宇:《19楼产品经理的“心经”》,《中国记者》2014年第11期。特别是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我们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获知每一个受众的用户特征、阅读偏好、行为轨迹等,从而为内容精准送达提供参考。

(二)品质新闻观:生产读者真正需要的内容

与其他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不同,新闻产品大部分是思想产品,其中倾注了生产者的情怀与思考。一位纸媒负责人表示,“报纸、报社应该是最有知识、最具理性气质、最会用文字讲故事的媒体,适当超前于社会公众,未来永远如此。报纸应成为更有见识、更有知识水平的媒体”张宇:《纸媒高层领导关于转型的思考》,无限135,http://www.wx135.com/articles/articles/20141129/5479d831-8a48-4dfb-ac34-764102734e20.html,2014年11月29日。。之于社会责任、社会良知,互联网时代,新闻媒体平台应贡献一些严肃、有价值的话题,树立品质新闻业的标杆。

1.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如何才能做出品质新闻?笔者认为,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是一条可行路径。陆晔和潘忠党将新闻专业主义的要素归纳为五方面:①传媒是社会的公器,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而不是仅仅服务于任何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②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员;③他们是信息流通的“把关人”,采纳的基准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而不是政治、经济利益冲突的参与者或鼓动者;④他们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伪,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力或经济势力;⑤他们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社区的自律,而不接受在此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71期。上述有关新闻专业主义的分析为当下新闻生产提供了指引。

在报道技术层面,笔者认为,在恪守准确、中立、公正的新闻产品标准的同时,我们应该注重更精准、更有趣、更加个性的表达。现在的受众越来越挑剔,对于新闻产品的要求提高了,不仅要耐读,更要悦读,要提高讲故事的能力,打造精致文本结构,这是为了让新闻产品获得更有效的传播力。

2.致力于具有公共品格的内容生产

新闻业应是一项公共事业,新闻产品应是一种公共产品。有新闻学者认为,必须将新闻业规范地定义为一个具有公共使命的领域。挪威传媒学者约斯泰因·瑞普斯诺德指出,新闻从业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众对自己所处世界的认知,要保持新闻的公共品格,新闻媒体应首先为公民提供人人都可以自由言说的公共论坛。

新闻业不能缺少对公共事务的介入。哈钦斯委员会在《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表示:“公共讨论是维系自由社会的一项必要条件,而表达自由则是开展充分的公共讨论的一项必要条件。公共讨论能加大和扩展心智的力度和广度,它是培养心智强健之公众的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东西,一个自治社会就不可能运转。”

这些理念对于当下传统新闻业改造具有警示意义。一方面,我们生产的新闻产品不仅要告知公众社会面貌如何,还要努力呈现社会运行的逻辑,还要引导公众发言,参与公共事务。笔者注意到,不少报纸媒体深耕社区市场,打造公众平台,引导公众介入社区公共事务,发表意见,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另一方面,新闻业并非简单的“眼球经济”,新闻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一些严肃而重要的事情。现在一些报纸媒体打造新媒体平台陷入“点击量”误区,对于新媒体稿件的评判往往简单地以点击量多少为标准,各种“标题党”层出不穷,也让一些低俗,甚至失实的新闻内容广泛传播。这些误区值得我们警惕。当下中国,新闻机构有很多重要的社会议题需要去关注。例如,在经济中国,金钱逻辑是怎样渗透到各个领域并滋生种种问题的?流动民工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怎样的沟壑,人的城市化该如何实现?在乡村社会,宗族文化与现代治理该如何融合?新闻学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学,帮助读者搞清楚大千社会是如何运作的,只不过新闻是以个体命运故事、群体人物的方式来呈现这些问题。新闻机构需要这样来自社会一线的调查,这些才是真正有益于社会、读者真正需要的稀缺内容。

田秋生 肖桂来

2016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