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城市湿地常见草本植物速查手册
- 郑思东 黄冠文 徐国民编著
- 6499字
- 2023-09-22 10:35:07
三、广州主要湿地简介
(一)珠江广州段
珠江是我国最大的热带亚热带河流,是我国第四大河。它不仅哺育了岭南世世代代的人民,而且岭南的文明从这里起源并发展壮大。
珠江水系是一个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的复合水系,大小河流有770多条,流经滇、黔、桂、粤、湘、赣等省(区)及越南的东北部,流域总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442100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11590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珠江的源头,一般认为在云南省曲靖市马雄山东麓常流水的石灰岩洞,流水经年不息。珠江水系中以西江最长,通常被称为珠江的主干。西、北两江在广东省三水市思贤滘汇入珠江三角洲,东江在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汇入珠江三角洲,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及崖门八大口门注入南海,形成独特的“诸河汇集,八口分流”呈扇状的水系特征。
图1-1 珠江广州段
图1-2 珠江流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珠江三角洲诸河,包括西江、北江思贤滘以下,东江石龙以下网河水系和入注三角洲其他诸河,主要有高明河、沙坪水、潭江、流溪河、沙河、绥福水、增江、雅瑶水、南岗水及独流入河口湾的茅洲河、深圳河等。流域面积约26820平方公里,占广东境内珠江流域面积的24.1%。珠三角河网密布,珠江口的捕捞业、养殖业和航运业很发达;其肥沃的土地,更形成非常著名而独特的桑基鱼塘人工生态系统。今天,由于平坦的地势、丰富的水源、便利的交通,其更成为广东乃至全国企业的聚集区,形成有名的珠三角经济模式。
珠江广州河段则是指鸦岗至白鹅潭,再经前(东)后(南)航道到虎门的河段,包括西航道、前航道、后航道和黄埔水道。
珠江三角洲属热带气候,表现为四季不明,三冬无雪,树木常青,田野常绿,霜不杀青。珠江广州河段流域不生长赤道性植被,但热带性的植被不少。虽然由于大量的人工修缮使天然植被消失,但在一些“杂木林”中,仍可见热带树种残存,如格木、土沉香等,表明古代山丘台地是热带季风雨林植被分布区。在草丛、花树之中还见有海芋、野芭蕉群丛分布,林下灌木、藤本、草本植物亦以热带种属为主,多成优势群落;在广州广泛分布的榕、木棉、鱼尾葵、凤凰木亦为热带树种。热带植物生态特征也充分反映在常见的栽培树木中,如板根、气根、支柱根可见于榕树,能独木成林;老茎生花现象见于杨桃、木菠萝;全年生花见于白兰、扶桑。
(二)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是位于广州市从化区的生态型公园,公园总面积8813公顷,主要有彩弹野战、孔雀园、观鹿园、流溪香雪、三桠塘幽谷、小漓江、翡翠群岛、猴岛、夕照黄牛、抗日烈士纪念碑、人面怪石、流溪河大坝等景点。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是经林业部(现林业局)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十大森林公园之一,全国十大森林公园标兵单位。
流溪河位于广州市从化区的西北部,由众多溪流汇集而成。其发源于从化区吕田镇与新丰县交界处,先后汇集多条支流后,穿越黄瑶山峡(又称石马山峡)流入流溪河水库,始称流溪河,又称吕田河。从北到南纵贯从化区,再流经白云区的钟落潭、竹料、人和、江村等地,汇入白坭河,经珠江三角洲河网而注入南中国海。自源头至白坭河口,干流全长156公里,流域面积2300平方公里。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东北、从化区北部与良口镇相连处,距广州市区93公里,这里有较高的森林覆盖率和数百座山峰。在公园的中央是流溪河水库,面积2万多亩,有22个大小岛屿。鸡枕山主峰海拔1146.7米,是广州地区第二高峰。
图1-3 流溪河从化区段(一)
图1-4 流溪河从化区段(二)
这里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物种众多。年平均气温20.3℃,平均最高气温31.9℃,平均最低气温11.8℃;年平均降雨量2000毫米。由于山高林密,加上湖泊调节小气候,因而公园四季常青。春天有百花开放,夏天雨水充沛,秋天有大片红枫林,冬日有竹子、梅花等。公园有亚热带森林特色,被誉为“镶嵌在北回归线的一颗绿色明珠”。
公园内有被子植物134科401属819种。公园山林中有竹柏、樟、香花楠等珍贵树种,还有山樱、墨兰、鹤顶兰、杜鹃等观赏花木。公园中有茶园、梅园、竹园。公园引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00多种;有陆生脊椎动物24目61科158种,如苏门羚、水鹿、山牛、猫狸、果子狸、芒鼠、穿山甲等兽类,白鹇、雉鸡、鹭鸶、鸳鸯、画眉、红嘴相思等鸟类,其中有白颈长尾雉、蟒蛇、金钱豹、穿山甲、白鹇等2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1993年,林业部正式为“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命名。
(三)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简称“海珠湿地”)是国家级生态湿地示范区,它的前身是万亩果园,是广州市“山、水、城、田、海”和“云山珠水”城市整体空间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州中心城区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绿核,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展现城市形象、确保城市生态平衡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区域。其原型主要是生产性果园,后经政府改造,发展成以生产为主、旅游为辅的综合性公园。海珠湿地园区内水网密布,鸟雀成群,具有优越的植物、水文条件。海珠湿地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海珠区东南部,被称为广州市的“南肺”和“肾”,主要包括万亩果园、海珠湖及相关河涌39条,总用地面积约800公顷,水域面积达380公顷,是珠三角河涌湿地、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
区域内河涌纵横交错,湿地资源丰富,其中城市内湖湿地59.7公顷,河涌湿地214.6公顷,涌沟——半自然果林镶嵌复合湿地202.3公顷,湿地率达54.8%,具有繁华都市与自然风光相融、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特殊等特色,为候鸟迁徙重要通道、岭南水果发源地和岭南民俗文化荟萃区。
2011年开始改造成海珠湿地,在保留原有果林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改造,使得海珠湿地具有生产、旅游功能之余,兼具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在万亩果园改造设计过程当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区位与资源优势,从国际视野出发,与岭南特色水乡文化相结合,着力将万亩果园地区打造成为展现广州生态系统多样性、突显底蕴深厚岭南文化的“万亩果园湿地,岭南水乡人家”的都市果林湿地示范区。海珠湿地项目分四期建设,一期设计范围:北至新滘中路,南至石榴岗河,西至龙潭村与新光快速,东至华南快速,分为地块一和地块二。海珠湿地一期示范区是海珠湿地核心区和国家级生态湿地示范区,用地面积约70公顷,水域面积占42%,约为28.3公顷,水深平均1.5米,全部为流动的活水。示范区始建于2012年6月,通过连通水系,调清活水、迁移苗木、雕花飞檐等,打造了亲水花溪、果林栈道、石榴湾湿地等生态湿地特色景观和粤式广府文化景观牌坊等岭南文化特色建筑。
图1-5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图1-6 海珠湿地的半自然果林
目前开放区域包括海珠湖、海珠湿地一期和海珠湿地二期,游人可充分领略“水乡、花乡、果乡”的湿地特色风貌,是市民可及、可达、可享受的世外桃源。
(四)南沙湿地公园
南沙湿地公园位于广州最南端,地处珠江入海口西岸的南沙区万顷沙镇十八涌与十九涌之间,总面积约10000亩,是珠三角地区保存较为完整、保护较为有力、生态较为良好的河口湿地,起着良好的防风消浪、涵养水土、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被誉为“广州之肾”。2011年南沙湿地公园入选“羊城新八景”,同年10月获第15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国际公园协会(IFPRA)联合主办评选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最佳生态景区银奖。
南沙湿地游览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几何中心,地处广州最南端珠江四大口门(虎门、蕉门、洪奇门和横门)出海口交汇处,是广州市面积最大的湿地,也是候鸟的重要迁徙路线之一。由于位于珠江四大口门交汇处,处于咸淡水混合状态,因而湿地主要选种适应这种咸淡水环境的红树和能有效净化海水的芦苇,其中红树有桐花、秋茄、无瓣海桑、木榄、拉关木等18个品种。同时,为了增加湿地植物的观赏性,湿地还选种了一些颜色上有对比性的树种,如红色树叶的红乌桕、黄色树叶的千层金、黄色花瓣的美国槐、黄槿等。由于南沙湿地在开发建设和日常维护中比较注重红树林建设和水质优化,特别是在一期湿地范围内划出1/3的区域将其设置为浅滩专供候鸟觅食,因而吸引了数以十万计的候鸟来湿地栖息过冬。根据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统计,来南沙湿地过冬的候鸟数量占广州市候鸟总数的50%以上,其中还包括许多珍贵的鸟类品种,如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黑脸琵鹭、白琵鹭、普通、黑冠鹃隼、燕隼、白尾鹞、小鸦鹃和褐翅鸦鹃,以及16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等。到目前为止,在南沙湿地监测发现的鸟类超过152种。这里野鸭成群、苍鹭伫立,共同构成广州南沙、香港米埔、深圳福田的珠江口湿地水鸟迁徙繁殖区域,被誉为珠江三角洲的“候鸟天堂”。
图1-7 南沙湿地公园
图1-8 南沙湿地的候鸟觅食区
南沙湿地为游客提供多种休闲游憩设施,乘坐游览船可观赏红树林、芦苇荡、莲花池、鸟类繁殖区和鸟类觅食区等水上景区,乘坐观光车、骑自行车或步行可游览榕荫绿道、海景长廊、原野步行区等陆地景区。其中有荷塘景观栈桥,长约300米,是一座九曲木栈桥,游客可在桥上观荷赏锦鲤,拍摄荷莲、候鸟等;有数万条锦鲤在水中欢腾雀跃,热烈欢迎游客的到来,同时游客还可以体验一下喂饲锦鲤的乐趣。湿地科普长廊及展示厅内,游客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有关湿地的知识和标本展示;在设置于生态监测站楼顶的观景廊,游客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晰地观看候鸟的栖息动态和周围的生态壮美景观;穿过约2公里的榕荫大道便是湿地海景园了,这里有一座20多米高的观景塔,游客可以到塔顶上眺望一片繁忙的南沙港区和宁静的南沙湿地,零距离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境意,尽情享受南沙湿地的自然风光和美好景色。游客身处湿地生态环境当中,在感受自然生态美好的同时,充分享受现代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成果。
(五)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大人工湖
广州的水患由来已久,为了根治水患,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地方在填河建房成风的时候,广州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张旗鼓开挖人工湖。1958年,轰轰烈烈的“造湖”运动在广州“打响”,全民义务挖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时任广东省省长陈郁和广州市市长朱光也都卷起裤筒、光着脚,与广大市民一起挑泥担石。短短一年时间里,广州成功开挖了市区的四大人工湖——荔湾湖、东山湖、流花湖、麓湖。两千多年来的城市水患,得到明显改善。
如今,四大人工湖已是广州知名景点,并成为市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
1.东山湖公园
广州东山湖公园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东湖路,是广州四大人工湖公园之一。现全园面积33.114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2.2公顷,水体面积20.914公顷,是区级综合性文化休闲公园。
东山湖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以湖为主,以堤岸组成游览干线,北堤种植细叶榕,中堤种植蒲桃、垂柳、红花紫荆,有乔灌木110种,1万多株。湖中有5个半岛和1个孤岛,分别与九曲桥、落虹桥、拱桥、五孔桥及三曲桥相连,与各具特色的亭、廊、榭、阁、花架连为一体。每逢春暖花开,桃红柳绿,景色优美,湖面碧波荡漾,花木繁茂。1963年,“东湖春晓”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园内娱乐活动内容丰富,主要有锦鲤湖观赏区、综合大型儿童游乐场、宽阔环湖游艇区、东半岛钓鱼区、南片健身路径、北岛老人活动区、中岛舞厅、中半岛激情广场等。春秋两季,东山湖公园还举办大型花展,供游人观赏。
图1-9 别具一格的水榭
2.麓湖公园
麓湖公园位于广州市北面,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南端,登高可眺望市区全景。1948年建成,面积250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21万平方米,原为白云山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公园经过多年建设,逐步成为一个以湖光山色著称的城市大型山水园林。“一山环秀水,半岭隐涛声”正是公园的生动写照,园内林木苍翠,鸟语花香,亭榭桥廊点缀其中,是一片城市中的绿洲。
麓湖公园为大型山水园林公园,以马尾松、台湾相思桉、竹构成混交林,春、秋季节十分绚丽。主要景点和设施有近40万平方米的聚芳园和簪香展馆、阴生植物棚、植物引种场、荷花池、半山植谊亭和山上的五层阁、翠云亭,以及真冰溜冰俱乐部、儿童游乐园、星海园、白云仙馆、别墅式绿湖宾馆、鹿鸣酒家、清凉界餐室、游艇部和垂钓区等,还有一个国际标准的18洞高尔夫球场。
图1-10 觅食的游禽
3.流花湖公园
流花湖公园位于广州市流花路以南,东风西路以北,毗邻广州火车总站,占地54.43万平方米,1959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园内湖面面积达34万平方米,是广州市的四大人工湖之一,目前仍保留蓄洪排洪与调节司马涌内污水的功能。因湖东北面有南汉朝古迹流花桥而得名,是集浏览、娱乐、休憩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流花湖公园具有亚热带风光特色,多以棕榈植物、榕属植物、开花灌木及开阔的草坪为主。全园分为游览休息区、娱乐活动区和花鸟盆景观赏区3个开放性区域,主要景点有法兰克福玫瑰园、英国女王手植橡树、西苑“岭南盆景之家”、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鹭鸟岛、农趣园和榕荫游乐场等20多个。流花西苑是岭南派盆景之发源地,所培育的盆景作品曾赠予英国女王等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历次参加国内外盆景展均获大奖。
图1-11 嬉戏的鹭鸟
4.荔湾湖公园
荔湾湖公园位于荔湾区泮塘地区,东至龙津西路,南至西关上支涌下游,西至黄沙大道,北至中山八路。历史上该地曾大量种植荔枝。公园总面积约27公顷,湖面占62%,陆地面积38%,由小翠湖、玉翠湖、如意湖、五秀湖四个湖组成,桥、堤相连,有园林建筑八亭、八桥、四廊、三厅、一轩、一阁,散落在碧波绿树丛中,颇具岭南园林建筑特色。荔湾湖公园是最能体现南国优雅柔美风情,以湖为主的公园。1960年荔湾湖公园被正式命名,由前民盟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题写园名。
图1-12 荔湾湖
荔湾湖公园是一座集游览、文体、娱乐、休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公园。为逐渐恢复昔日荔枝湾的园林景观,荔湾区政府投资数百万元在五秀湖畔复建清代名园海山仙馆,配以两个水亭和楼高两层的展览大厅,展出丛书、丛帖、碑刻等。五秀湖的菱洲岛已遍植荷花,重新种上荔枝树,昔日荔枝湾的风情将再现于人们的眼前。
(六)白云湖
白云湖是目前广州最大的人工湖,面积超过市内荔湾湖、流花湖、东山湖、麓湖面积的总和,是广州市北部水系建设珠江西航道引水首期工程,位于白云区黄金围、环滘村的北侧,西临广清高速公路,东至机场高速公路及106国道,向北1.5公里为流溪河。京广铁路及石井大道从白云湖中间穿过,包括广和泵站、引水渠及白云湖三部分。
白云湖分东湖和西湖两部分,总面积2.07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06平方公里,白云湖湖区规划总面积2964.15亩,其中水域面积为1597.17亩、岛屿面积为112.39亩、绿地面积为1254.59亩,湖岸长度8183米。白云湖不仅有水质检测中心、水闸管理用房等水利工程的功能性设施,同时也有着六脉清源广场、林荫广场、如荫草坪和休闲中心等供市民游乐的地方,在白云湖的东南还配套有篮球场、网球场等体育休闲场所。同时,在“绿道”中无论是跑步还是骑车都别有一番景致。全长40公里的自行车赛道和全程10公里的跑道,让市民在全年绿意盎然的环中运动。此外,周边将设置篮球场、网球场等球类运动场所,在适当区域摆放休闲运动设施。东西两湖中的小岛还为垂钓爱好者设置了垂钓区域。白云湖工程为集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独具岭南特色的广州“西湖”风景区。
图1-13 白云湖边的再力花
图1-14 亲水栈道
(七)鹤之洲湿地公园
鹤之洲湿地公园位于增城市区的增江河东岸一片天然湿地,与雁塔隔河相望,与凤塔一衣带水。这里自古是鹤群栖息翔聚的地方。成千上万的白鹤时而在浅水觅食,时而腾空飞舞,好一派祥和壮观景象。附近的鹤洲村因此而得名。
鹤之洲湿地公园面积约250亩,园内荔枝林郁郁葱葱,与滔滔的增江河相映成趣。一面绿草如茵的堤岸边,一泓光影斑驳的浅水中,一片枯而不倒的荔枝林以其粗大的躯干和苍劲的枝丫展示着生命不死的奇特与天地间超然的艺术造型之美,令人流连忘返,击掌叫绝。
增江水质清澈,两岸自然风光优美。鹤之洲湿地公园地处增江东岸,以雁塔桥为起点,已建设2.6公里四车道柏油路面及两侧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宽共8米,这使得增江河1000米江面尽收眼底。公园内设有入口门楼、木质小拱桥、观景台、钓鱼台、环湖自行车道、亲水平台、亲水木栈道、休闲小广场、枯树艺术林等景点。周边的荔枝果园、蔬菜基地、鱼塘等星罗棋布,田园风光优美。
鹤之洲湿地公园以及周边的增江景观大道、天然浴场、观景长廊、游船俱乐部、广州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和初溪体育公园等景点,共同营造鹤之洲景区“一江春色醉游人,两岸百花望荔乡”的美好景象,是广州美丽的副中心和卫星城。
图1-15 宽阔的水道
图1-16 芦苇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