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不打不骂不动气的教育法
- 途龙编著
- 1945字
- 2023-06-30 11:15:23
妈妈越唠叨,孩子越不想跟你说话
作为父母,我们都知道,叛逆是几乎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共有特性,而唠叨似乎也是每位妈妈的特点。作为妈妈,多半时候,我们会对孩子的一举一动相当敏感,总是担心他们这个弄不好,那个弄不好的。因此,我们经常会向孩子唠叨,但其实你越是唠叨,孩子越是不想跟你说话。
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愿望,他们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独立。他们不愿意再像“小孩子”一样服从家长和老师,他们希望获得像“大人”一样的权利,因此,孩子越大,就越讨厌妈妈的唠叨,他们会觉得你很啰嗦!
我们发现,这段亲子间的对话毫无效果,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母亲,东东的妈妈在沟通技巧上还有待学习与提高:干巴巴的道理唠唠叨叨个没完没了、讲话的语气不要咄咄逼人,这都会让孩子觉得你很烦,自然不愿与你继续交流。
的确,作为母亲,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她们往往是孩子最愿意倾诉衷肠的对象,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种情况往往就改变了,你的问候变成了唠叨,甚至招来孩子的厌烦。虽然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渴望倾诉、渴望理解,但他们更像一个锋芒毕露的刺猬,这就为妈妈与孩子沟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那么,作为妈妈,在避免唠叨的情况下,该怎样与孩子沟通呢?
以下是几点建议:
1.少说话,善于察言观色
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孩子的关心不一定全部要通过语言,我们不妨学会察言观色,从一些小细节上发现孩子细微的变化。
另外,即使与孩子交流,我们也要对孩子的反应敏感些。孩子对谈话内容感兴趣时,可将话题引向深入,一旦发现孩子有厌烦情绪,就应立即停止,或转移话题,以免前功尽弃。另外,即使找到交流的话题,也应力求谈话简短有趣、目的明确,切忌啰嗦,以免造成切入点选择准确,但交流效果不佳的情况。
2.用“小纸条”代替你的唠叨
沟通不一定是“用嘴说”,用小纸条也是不错的方法。
3.关心孩子不一定非得询问学习状况
关于亲子沟通,曾经有一篇报道指出:“在与孩子沟通的问题上,家长指导孩子学习的时间占70%,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教育孩子,是要从全方位出发的,如果只关注孩子学习,很容易让孩子反感,进而拒绝与你沟通。
为此,家长们若想和孩子沟通,就需要多关注孩子除了学习外的其他方面,如果你的儿子是个球迷,那么,你可以默默帮孩子搜集一些信息,孩子在感激后自然愿意与你一起讨论球技、赛事等;如果你的孩子爱唱歌,你可以在节假日为孩子买一张演唱会门票,相信你的孩子一定倍受感动,因为他的父母很贴心、很温暖。
这种类型的交流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它没有居高临下的威迫感,极具亲和力,孩子也容易打开心扉,接受与父母的交流。
当然,让孩子打开心扉,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方法远不止这些。但总的原则是:妈妈一定不要唠叨,而是要让孩子觉得你是在真正地关心他,并且是从心底里关心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