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叛逆不只是某个阶段

一向认为自己的孩子省心的王女士最近也遇到一些困惑,束手无策的她只好来到儿子所在中学的心理咨询室,她说:“我儿子今年刚上初中,13岁,从小他就是个听话的孩子,学习也很自觉,学习成绩也不错,所以很顺利地考上了这所市重点中学。只是我不明白的是,孩子怎么一到中学就变了很多,以前我给他零用钱他都舍不得花,现在倒好,每月生活费总是不够花,后来,我才发现,他喜欢买那些时尚的东西,还打扮得像个小混混似的,为此我常教育他,可他常常与我顶嘴,总是强调“时代不同了”,说我是老生常谈。我甚至告诉他,有本事就自己挣钱,结果他顶嘴后几天不理我,有时候还去同学家一住就是几天,我应该怎么办?”

心理医生说:“其实,这是因为孩子进入了叛逆期,这些表现也是叛逆期的正常表现,其实不必过于担心。”

“叛逆期?是不是就是青春期呢?”

“其实不是,孩子明显的叛逆期有两个阶段,但叛逆行为却不只在某个阶段发生,是伴随孩子整个成长过程的。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我们家长要改变教育方式,不可压制和打骂,多进行引导,与孩子一起成长。”

生活中,王女士这种情况并不是个案,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尤其是当孩子到了十几岁,便不再听父母的话,他们好像突然一下子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于是,很多家长不解:我那个乖巧的孩子怎么了?我该怎么办?

其实,这些情况在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春期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不少父母都知道,孩子到了12岁以后,就进入了令人头疼的青春期,这一时期孩子典型的表现就是叛逆,其实,叛逆行为并不是青春期孩子特有的行为特征,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可能叛逆,但据心理学家分析,孩子在3~5岁和12~13岁这两个成长阶段,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尽管如此,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多是因为后天教育造成的。例如,在孩子还很小时,家长对孩子一味地娇惯和纵容,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一旦孩子的不合理需求不被满足,就会哭闹,而为了制止孩子,不少父母会选择妥协,满足了孩子的愿望。这实际上就是纵容孩子,一旦孩子意识到通过拿“不吃饭”“大哭大闹”“满地打滚”为手段要挟家长,能够最终“如愿以偿”,就会变得越来越任性。若种任性一直持续到孩子长大时,孩子就不仅仅是任性,而且更加叛逆。

除了纵容孩子会造成他们任性和逆反心理,家长对孩子过度严厉或不尊重孩子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孩子难以达到,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为,久而久之,变得任性。

此外,现实生活中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管在什么场合,不管在场的人多人少,也不管什么人在场,只要见到孩子的毛病甚至只是家长主观猜测就习惯训斥。尽管家长们的种种做法主观上是试图激励孩子、保护孩子,但却忽视了孩子的自尊,使孩子感到大大地丢了“面子”,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受到了不应有的贬低和损害。孩子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产生逆反心理,不自觉地和家长对抗起来。

当然,孩子的典型的叛逆期还是从12岁开始,此时,他们的自我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开始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这一逆反心理会持续到18岁,这一过程也是孩子从青少年逐渐到成人的过程,这一过程,被心理学家成为“心理断乳期”。此时,孩子渴望获得独立、渴望父母重新审视自己,把自己当成成人看待,但同时,他们依然不成熟,很多方面依然依赖成人,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经济上,他们都不能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尤其是当他们遇到一些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问题的时候,他们更需要获得父母的帮助。

事实上,无论哪个年纪的孩子,都渴望塑造自我、渴望独立,因此,要想改善孩子的叛逆行为,我们就需要能洞悉孩子的内心世界。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到:

1.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要尽量支持孩子,尤其在他们遭遇困难、失败的时候,帮助他们分析事件和自己的心理,理出一个可行的、能够被孩子接受而不僭越事物运行规则的解决方案。

但另一方面,家长不应迁就孩子不合理的、伤害自己及他人的行为,尤其在过激行为上要加以制止,以防孩子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切记通过孩子能接受的、说服式的方式,避免硬碰硬,伤害到一些内心比较脆弱的孩子的自尊心,而导致他们封闭自己的心门,不再和父母亲沟通交流。

2.多理解,少责备

在这个时期当中,不同的孩子依据转变程度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状态,他们非常渴望家长的理解。而生活中,一些父母只要认为孩子做错了事,就不分场合、方式地批评他,可以说,这是家长的通病,而实际上,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叛逆的,也是脆弱的,有时候,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渐渐引起孩子内心的愤恨、埋怨,甚至记仇。

所以批评孩子前先要弄清缘由,不要乱批评;需要批评时,要注意语气、场合和方式;批评时要循循善诱,使他心甘情愿接受。对于孩子的困难和挫折,父母要真心帮助他解决。

3.给孩子表达的机会

作为家长,要在家庭中发扬民主精神,平时要多注意和孩子沟通,让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无论做什么,只有“有理”才能站稳脚跟,这对发展孩子的个性极为有利。

总之,孩子的叛逆并不只是某个阶段的行为,而是贯穿其成长期的。家长教育孩子,遭遇孩子叛逆的情况,我们一不要害怕,二要教育引导,三要注意方式。这样就能与孩子建立亲密平等的关系,帮助孩子抚平躁动的叛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