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转眼间风云变幻,本来还庆幸与桓谦暗通款曲的人,此刻又彻夜难眠,想尽办法来划清界限。

“你可曾听到了消息,妖人已经被车骑将军击退了。”

“是太尉,刘太尉大破妖贼,还派了骑兵过来,要夹击桓贼。”

“你昨日不还是说要去投奔桓刺史,博个前程,怎么现在又一口一个桓贼。”

仿佛被戳到了痛处,文士打扮的儒雅男子瞬间涨红了脸,急切的说道:“我堂堂儿郎,焉能屈身事贼。”

“……”

刘义之出现在刺史府,以及数千骑兵马上就要赶到江陵一事,只经过一夜的发酵,迅速传遍了广陵城的大街小巷。

民间街头的舆论风向,立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许多口口声声要投奔桓谦的人,现在比谁都更拥护刘刺史,恨不得马上出城讨贼,以证明自身的清白。

“世子,民心已尽归我等啊。”

檀道济陪着刘义之在街道上走了一遭,听着周围人的议论,他忍不住感叹道。

刘义之对此倒不置可否,这些人真的靠得住吗?

显然不太可能。

之所以演昨天那样一出戏,也不过是为了让城内的民众安心,省得被别人蛊惑,给城内守军带来麻烦。

檀道济说完方才的话,发现刘义之的反应似乎和自己预料中的不太一样,于是又开口找补道:“民心虽然可用,关键还是得靠将士们奋勇杀敌才行。”

“苟林屯兵江津,桓谦盘踞枝江,城中定然有不少二人的眼线细作。”

说着刘义之又朝四周望了望,似乎想要寻找出蛛丝马迹。

“我昨日所言,数千骑兵马上便至,能唬得住城中官吏、百姓豪强,未必能骗得了桓、苟二人。”

檀道济若有所思的应和道:“若我是桓、苟二人的话,索性立刻进攻江陵城。现在如果攻不下,等到援军已至,便更加没有希望。”

“我担心的就是这个。”刘义之加重语气说道。

桓谦、苟林但凡有一个果断之人,就会立刻发兵进攻江陵。

若是等到晋朝援军真的到了,他们这场出兵就成了一个笑话,纯纯的武装游行。

“世子,不如给他们来个以假乱真?”檀道济思索片刻,开口说道。

“此话何意?君莫非是要效仿董卓入洛阳之策。”

檀道济说完,刘义之首先想到的就是,当初西凉军入洛阳时,夜间出城,白天大摇大摆的入城,城中百姓、兵士都认为董卓兵强马壮,从而投奔与他。

其实,刘义之也想到了这个计策,只是觉得有些不太现实。

前来增援的是骑兵,可江陵城内哪有这么多马匹啊,压根就没办法伪装,总不能就前面几匹马,后面跟着一堆步卒吧。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就能看出虚实。

“非也,城内没有多少骑兵,恐怕会弄巧成拙。所谓的以假乱真,是偷偷放出消息,我军要征讨桓、苟二人。”

说着,檀道济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继续说道:“苟林胆小谨慎,世子出现在城内的消息,恐怕他现在已经知晓。”

“若是再得知我军要出兵征讨,他定会怀疑是不是城内守军,要和赶来的援军一块夹击他。”

听完之后,刘义之陷入了沉思。

江陵城这几日一直大开城门,桓谦、苟林却屯兵不前,说明此二人并不是真的要和城内守军死磕,而是在观望战局发展。

若是此时再放出出兵征讨的消息,只怕这二人更加疑神疑鬼。

起码要派出斥候、探子查明,晋军是否真的快要到达。

“唔,总归是要做些什么。”刘义之觉得,这个计策虽然起不到多大作用,好歹聊胜于无,能拖几天是几天。

“对了,要在城外多派些斥候、探子,防止桓、苟二军,真的出兵偷袭。”

刘义之一向是比较谨慎,于是又开口叮嘱道。

“世子放心,已经派人在贼军营寨外围监视,沿途也留有大量斥候,贼人一有动作,我军便可知晓。”

既然敢大开城门,这种事情自然早就安排的妥当了。

否则,贼军直接来个一莽到底,管你什么计策不计策,直接引兵攻打。若是沿途没有安排示警,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行军打仗,除了精锐的士卒,充足的粮草,能准确的判断出敌人的意图,也同样很重要。

比如,历史上的檀道济,就曾使出一手唱筹量沙,从而让北魏的军队不敢追击。

当时,刘宋大军北伐,檀道济孤军深入,结果后勤粮草供应不上。

魏军得知此事后,自然不肯放过,便与檀道济的大军僵持,想要耗到他粮草断绝,再一举击破。

于是,檀道济就把少量的粟米覆在沙土表面,装作一副军粮充沛的样子,以此来迷惑魏军的探子。

果然,得知檀道济军中粮草并不短缺,魏军也就放弃追击,不愿与其干耗下去。

战场上的消息,真真假假,主将不得不谨慎行事,自然可能会错过许多战机,但同样也避过了许多陷阱。

越是谨慎的人,在没有辨别情况真假之前,就越不敢轻举妄动。

江津,苟林营寨。

“将军,江陵城中的探子传来消息,据说城内的晋军要出兵与我军决战。”

苟林听到下属汇报这个消息,更加心生疑虑。

他是姚兴的手下,因为谯纵的请求,才带着兵马来帮帮场子。

他只不过是给晋朝捣乱来了,哪里会真的愿意攻打坚城,白白消耗手下儿郎的性命。

故而,一听到晋军要主动出击的消息,他顿感不妙。

又想到刘裕的儿子已经到了好几日,莫非是后续的援军也已抵达了,想要和城内的守军来个前后夹击。

“再派些探子,查清楚江陵城内守军的动向。”

苟林思索片刻,决定还是要先搞清楚敌军的意图,再做下一步打算。

“此外,把正在周围劫掠的部众收拢回来,万一南人的援兵到了,我军好及时撤退。”

苟林还是做出了最稳妥的决定,收拢部众,事不可为就溜之大吉。

相比于滑头的苟林,桓谦倒是一直想恢复自家的基业。

这些时日,他靠着桓家的招牌,吸引了不少百姓前来投靠。就连江陵城中的官吏将佐也和他暗通款曲,送来了不少投效的书信。

正当他大肆招兵买马,训练士卒,准备攻取江陵,大干一场的时候。

坏消息接踵而至,先是围困建康的卢循已经撤军,没过几天,刘裕的长子又赶到了江陵城中。

原本为他提供消息的官吏豪强,现在也想着办法推脱,甚至是和他划清界限,这让本来踌躇满志的桓谦大为恼火。

不过,当桓谦瞥见军帐内的那一摞书信,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讥讽。

左右两边都想押注,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若是刘道规叔侄二人看到这些书信,只怕那场面定会很有趣。

想到此处,他心里头生出一个阴暗的念头,倘若不幸兵败,就把这些书信交给刘道规。

就算自己死了,也要拉着这些首鼠两端的人陪葬。

当年背叛了桓家,如今又背刺刘氏,现在情况不明,又再一次的观望起来,毫无忠贞可言,真是该杀。

“郎主,苟林屯兵江津,便再也不肯前进一步,如今他又把部众收拢回了营寨,只怕此人靠不住啊。”

桓谦听到家仆带来的消息,不由得又想起了姚兴当初的话语。心里暗自叹道,谯纵果然不是一个能成事的人。

苟林心生退意,谯道福带来的士卒又靠不住,桓谦思忖片刻,低声叹息道:“众人离心,我又能为之奈何,且先静观其变吧。”

卢循势大,建康岌岌可危时,这几个人凑在一起,还有勇气打荆州的主意。

现如今,卢循退还寻阳,晋军援兵又在赶来的路上。这几个心怀鬼胎的家伙,立刻显出了原形。

说白了,就是看着晋朝自顾不暇,想趁机占点便宜,压根就没有做好死磕的准备。

谯蜀立国,本质上就是巴蜀望族趁着桓玄之乱,脱离东晋统治的投机行为,至今也才不过几年时间,压根没有多少实力。

桓谦一个丧家之犬,还被谯纵给软禁了起来,只不过现在需要用到他,这才放了出来。

如今靠着桓家的招牌聚拢了一群乌合之众,手下的士卒又能有几分战斗力?

苟林所带来的军队也没有多少人马,就连姚兴都不看好谯纵能成事,怎么会舍得派出自己的精锐力量。

看似强大的谯蜀、姚秦、桓谦联军,其实就是一群想着趁机捞一把的投机分子。

正如那句话所说,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桓谦、苟林、谯道福三人,则连个草台班子都算不上,稍微有点动静,就立马散伙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