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法灸法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王富春 岳增辉主编
- 1873字
- 2023-08-15 18:06:41
二、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砭而刺之”逐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则逐渐发展为灸法。灸法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温热疗法。灸法和针法一样,是针灸技术的主要内容。从某种意义说,灸法比针法更简便易行。正如晋代医家陈延之所云:“夫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因此,灸法曾在晋唐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颇为盛行。
(一)灸法的起源
火的应用为灸法提供了条件。古人在烤火取暖或煮熟食物时,偶尔被火灼伤身体某处而解除了某种病痛,从而得到了烧灼可以治病的启示。此外,灸法出于上古之人治疗寒性病症的需要。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云“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地域也……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是说北方天气寒冷,人体易因寒邪而生胀满一类的疾病,故需要使用灸法来治疗。
“灸”字《说文解字》释作“灼”,即灼体疗病之意。最初可能采用树枝、柴草取火做熏、熨、灼、烫以消除病痛,此后随着医疗实践的深入,逐渐选用“艾”作为灸法的主要材料。
现存文献中关于灸法最早的记载当属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书中主要记载十一脉的循行、主病及灸法。另外尚有《脉法》《五十二病方》,其成书年代可以上溯至春秋时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先秦时期的医著。上述四部古医书均记载了古人对于灸法的应用,同时也提示经脉的早期发现可能与灸法相关。
(二)灸法的形成
先秦时代,灸法已在民间广泛使用。《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其中有大量关于灸法的记载。《灵枢·官能》提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素问·骨空论》云:“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大风汗出,灸。”《素问·血气形志》则云:“行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黄帝内经》对灸治原则、操作规程、适应范围、灸法补泻操作、注意事项等均有涉及,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灸治原则和灸法补泻操作的论述。灸治的原则是“寒者热之”“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陷下则灸之”。灸法补泻见于《灵枢·背腧》:“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说明该时代艾灸技术已相对成熟。
魏晋时期灸法较为盛行。我国第一部灸疗专著是三国时期曹翕所撰写的《曹氏灸方》。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中最早记载了化脓灸法。名医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所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4条为灸方;提出急症用灸法、灸以补阳,使灸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对灸材进行了改革,并最早使用了隔物灸。
唐代药王孙思邈曾大力倡导灸法治病。在其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有隔蒜灸、豆豉灸、黄蜡灸、隔盐灸、黄土灸等,但也明确提出:“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主张针法和灸法并用。此后,王焘在《外台秘要》中提出艾炷灸的壮数要根据病变性质和施灸部位而定。崔知悌在《骨蒸病灸方》一书中介绍了用灸“四花穴”治疗骨蒸痨瘵之证的经验。另外,唐代已有专门施灸的医师,称为“灸师”。可见灸法在唐代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宋代有《小儿明堂灸经》《西方子明堂灸经》《膏肓俞穴灸法》等灸疗专著,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形成了独特流派,丰富了灸疗学的内容。此外,宋代的针灸医籍中还有许多关于“天灸”“自灸”的记载,即用某些刺激性药物,如毛茛叶、白芥子、墨旱莲等敷贴于有关穴位上并使之发疱的疗法。宋代的医家,对于灸法有很多创新和发明,著述也颇多,可谓灸法的全盛时期。
元代,窦材所著的《扁鹊心书》从不同角度记载和总结了古代医家的灸法经验。元明以后,灸法开始向无痛方向改进,原始灸法趋于衰落。同时明清时代较为重视使用灸疗器械,为后世灸疗器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灸法的发展
灸法疗疾已有悠久的历史。最初是单纯的灸法,多采用直接灸且艾炷较大、壮数较多。现代灸法为减轻灸疗的痛苦,多采用小炷少壮灸,并衍化出多种灸法,如艾条灸、药条灸(包括太乙神针、雷火神针等)、温灸器灸、温针灸、灯火灸等。根据病情不同,还采用间接灸法,所隔物品多为姜片、蒜片、食盐、豆豉饼、附子饼等。
自20世纪50年代起,灸法又以其独特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所重视,近20年来灸法在灸治范围、灸疗方法和灸疗器械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单纯用灸或以灸为主治疗的疾病就达100多种,如应用灸法治疗甲状腺病、硬皮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关节炎、精子减少症、眼底疾病、面神经麻痹,以及药物毒性反应等多种疾病。灸法还突破灸治传统病症和一般常见病,在治疗难治性疾病方面展示了其独特的效果,并且从临床治疗发展到了养生和保健。此外,在灸治方法上随着与现代科技结合,相继出现了激光灸、电子灸和电热灸等新技术,同时各种灸疗仪也相继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