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源于医疗实践,又在临床实践中得以发展。从中医妇科学的源流来看,首先重视产育,逐步设立产科和妇科,其中又以妇科的发展尤为突显优势,长期以来为民族的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夏、商、西周时代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就已经发现了一些药物,积累了初步的医疗技术。到了夏、商、西周时代,中医妇产科学处于萌芽阶段,主要有关于难产、妇科药物、种子和胎教理论的记载。

关于难产的记载,《史记·楚世家》说:“陆终(妻女)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这里记载的难产时间相当于夏或夏以前(公元前20世纪以前)。其注解中还有“(夏)修已背坼而生禹,(殷)简狄胸剖而生契”的难产记载。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的21种疾病中,就有“疾育”(妇产科病)的记载。可见公元前14世纪的人们已经很关心生育的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对妇女孕产的认识。

约成书于公元前11世纪,现存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载药50余种,其中有一些重要的妇产科用药。同时代的《山海经》中载药120余种,其中有“种子”及“避孕”的药物。

关于胎教的认识,《列女传》有“太任者,文王之母,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的记载。可见在周代已注意到母亲的精神、情绪对胎儿发育是有相当影响的。这种“胎教”的认识在今天也是有意义的,目前一些妇产科专家和神经科专家都认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应从胎儿期开始。

二、春秋战国时代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医家,如医和、医缓、扁鹊等,特别是扁鹊曾专门从事过妇产科的医疗工作,当时称为“带下医”。这一时期妇产科理论进展主要体现在优生学、胚胎学等方面。《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下同)提出了妇科相关理论。

关于优生的记载,《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蕃,繁殖之意,明确提出近亲结婚有害于后代的繁殖。

关于胚胎发育的记载,《文子·九守篇》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血脉,三月而胚,四月而胎,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形,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月而生。”此乃怀胎十月而生的初始记载。

战国时代成书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包括《灵枢》《素问》各9卷,共162篇,它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提出了女性的解剖、月经生理、妊娠诊断等基本理论,还初步论述了一些女性疾病的病理,如血崩、月事不来、带下、不孕、肠覃、石瘕等。

《内经》还记载了第一个治疗血枯经闭药方——四乌贼骨一藘茹丸。《内经》的理论为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秦汉时代

秦代,已有妇产科病案的记载。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太仓公淳于意首创“诊籍”,其中“韩女内寒月事不下”及“王美人怀子而不乳”(乳,生也)的病案,都是妇产科最早的病案。

到了汉代,妇产科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医事制度上设有“女医”,药物堕胎、联体胎儿、手术摘除死胎等首见记载,并出现了一批妇产科专著、专论。

汉代“女医”(或“乳医”),师古称之为“视产乳之疾者”。《汉书·孝宣许皇后传》说:“许皇后当娠病,女医淳于衍者(公元前71年),霍氏所爱,尝入宫侍皇后疾……皇后免身后,衍取附子并合太医大丸以饮皇后。”这里所称的“女医”(或“乳医”)当隶属于太医令。

由于对妊娠及药物的认识,公元前1世纪已有了药物堕胎(流产)的记载。《汉书·孝成赵皇后传》说:“掖庭中御幸生子者,辄死,又饮药伤堕者无数。”

关于联体胎儿的记载,《汉书·五行志》说:“六月,长安女子生儿,两头异颈,面相向,四臂共胸。”

现存最早的产科专著《胎产书》,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书中对妊娠按月养生提出一些初步见解,反映了当时对妊娠、胎产卫生的认识。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妇人三篇,论述了妊娠呕吐、妊娠腹痛、产后发热、热入血室、带下、经闭、癥瘕等病的证治,并提出阴道冲洗和纳药的外治法。其中许多经验和方药至今有效,有些重要理论一直指导着妇产科的临床工作。

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医学家华佗,成功地进行了摘除死胎的手术。《后汉书·华佗传》说:“佗曰:‘死胎枯燥,执不自生。’使人探(远取)之,果得死胎,人形可识,但其色已黑。佗之绝技,皆此类也。”这显然是进入宫腔操作的手术,可见当时外科和妇产科已发展到相当水平。

四、魏晋南北朝及隋代

这一时期,主要是脉学和病源证候学的成就推动了妇产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晚婚与节育的主张,记载了针刺引产成功的案例,以及逐月养胎的理论。

晋代王叔和著成《脉经》,其中在妇产科方面,提出了“居经”“避年”之说,指出“尺中不绝,胎脉方真”,描写了产时“离经脉”。此外,还论及了其他妇产科疾病的简要脉证。

南齐褚澄著《褚氏遗书》1卷(10篇),其中从摄生角度,提出了晚婚与节育的主张。如说“合男女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气完实而交合,则交而孕,孕则育,育而为子,坚壮强寿”。同时指出“合男子多则沥枯虚人,产乳众则血枯杀人”。这些论述对保护妇女健康是有积极意义的。

针刺引产案例在《南史·张郃传》中有记载,徐文伯医术高明,诊一妇人有孕,并予针刺引产成功。

胚胎发育记载与逐月养胎理论在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法》中有较详细论述,如对胚胎发育有了比较准确的描述:“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体成,五月始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诸神备,日满即产矣。”其同时提出了逐月养胎理论。这些记载,从今天围生期医学的观点来看也是有意义的。

隋代巢元方等编著了《诸病源候论》。书中有妇人病8卷,其中前4卷论妇科病,包括月经、带下、前阴、乳房诸病,凡月水不调候5论,带下候9论,漏下候7论,崩中候5论,全部以损伤冲任立论,这对今天妇产科病机阐述仍有重要指导作用;后4卷论产科病,按照妊娠、将产、难产及产后分类,逐项讨论了病因、病机及临床所见,内容颇为丰富。

五、唐代

唐代继隋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医事制度,设立了“太医署”,这是唐代最高的医学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专门培养医药人才。自晋至唐临证医学日益兴盛,发展特点是逐渐趋向专科化。此期相继出现了综合性医书,丰富了各科临床医学,为妇产科发展成为独立专科创造了条件。

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兼长内、妇、儿各科,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652年,凡30卷,有妇人方上、中、下共3卷,而且将妇人胎产列于卷首,广泛地讨论了求子、妊娠、产难、胞衣不出、月经、带下及杂病,还精辟地论述了临产及产后护理等内容,还记载有难产、横产、倒生不出者诸方,以及针刺引产的穴位、手法。由此可知当时妇产科发展的一般情况。

王焘著《外台秘要》,该书成书于752年。全书计40卷,1104门,其中有妇人2卷,35门,关于妊娠、产难、产后、崩中、带下、前阴诸疾均有论述,还记载了若干堕胎断产的方法。可见在唐代已注意到节制生育问题。

据《中国医学人名志》记载,许仁则曾著《子母秘录》10卷,当属妇产科专书,但有记无书,内容不详。考察《外台秘要》有“许仁则方”的记载,由此可见《子母秘录》成书年代当在《外台秘要》之前。

唐代妇产科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出现了我国现存理论较完备的产科专著,即昝殷的《产宝》,该书成书于852~856年。现存的《经效产宝》系据清代光绪年间影刻北宋本加句缩影,并补抄目录印行。全书3卷,41门,260余方。每门前有短论,后有附方,记述了妇人妊娠至产后诸疾治法,并第一次提出“冲心”。《经效产宝》对后来产科发展有一定指导作用。

总之,唐代妇产科虽然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专科,但是综合性医书关于妇产科理论阐述和产科专著的出现,表明唐代妇产科已颇具水平。

六、宋代

宋代妇产科已发展成为独立专科,在政府医学教育规定设置的九科之中有产科。如《元丰备对》载:“太医局九科学生额三百人……产科十人。”这一时期出现了较多著名的妇产科专著。

杨子建著《十产论》,该书成书于1098年。“十产”包括正产、伤产、横产、倒产、偏产等,并对各种异常胎位和助产方法进行了叙述,如书中记载有肩产式转胎法,对产科的贡献较大。

朱端章著《卫生家宝产科备要》,该书成书于1184年,集宋以前产科的各家论著,明标出处。书中包括妊娠、临产、产后等内容,并附有新生儿护理和治疗。书中还写了产后“冲心”“冲胃”“冲肺”的证候和治疗,指出了“三冲”的严重性。齐仲甫著《女科百问》,该书成书于1220年。全书凡2卷,将有关妇人的生理、病理、经、带、胎、产及妇科杂病等内容归纳为100个问题(卷上50问,卷下50问),逐一解答,条理清晰,内容简明,并附理法方药。卷下论曰:“产后伤风,热入胞宫,寒热如疟”,这里提出的“胞宫”一词为今人所习用。

这一时期,在妇产科方面成就最大的是陈自明和他的著作《妇人大全良方》,该书成书于1237年。陈自明乃三世医家,曾任建康府医学教授,历阅30余种妇产科专书,结合家传经验撰成《妇人大全良方》。全书分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等8门,共24卷,凡268论,论后附方,并有验案。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妇产科常见疾病,还特别谈到了对难产的处理。陈自明学术渊源于《内经》,受《诸病源候论》影响(有56论与《诸病源候论》全同)。在阐述月经产生机制时,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为指导,论病以脏腑、经络为辨证纲领,明确提出“凡妇人三十六种病,皆由子脏冷热,劳损而夹带下,起于胞内也。是故冲任之脉,为十二经之会海”。其突出冲任损伤、病位在胞宫的病机,又提出肝脾是月经的化源,治疗必须十分重视滋其化源。总之,《妇人大全良方》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著,是当时一部杰出的作品,一直风行300余年,对后世医家也有巨大影响。

此外,还有李师圣的《产论》21篇,郭稽中写《妇人方》附其后,遂为完书,名《产育宝庆集》。陆子正著《胎产经验方》、薛轩著《坤元是宝》、虞img著《备产济用方》、李辰拱著《胎产救急方》,但以上诸书均很少流传。在其他综合性医籍中,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本事方》《济生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也有妇产科专论。

中医妇产科学在宋代发展迅速,与同期西方妇产科学形成鲜明对比,1280年在德国科隆召开的神学会议决议里规定,将横棒放入死亡产妇的嘴和阴道中,“以便胎儿不致闷死在母亲子宫内”(见《病理产科学概论及产科手术学·简史》),这是缺乏专门产科经验的错误生产方式的例证。

七、金元时期

金元时期是医学百家争鸣时期,由于历史的局限、地域的不同,医学流派开始兴起,刘、张、李、朱四大家的学术发展,开拓了人们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思路,从不同角度对妇产科做出了贡献。元代医学设13科,含产科1门。

刘完素认为“六气皆从火化”,治法主用寒凉,这种方法也常用于妇科。刘完素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该书成书于1184年,集中反映了其学术思想。同时该书“妇人胎产论”说:“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其对妇女生理做出了规律性阐述,成为少女着重补肾、中年着重调肝、绝经期着重理脾的理论根据。

张子和著《儒门事亲》,该书成书于1228年。他认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善用汗、吐、下三法以驱病,这种观点也常用于妇科。此外,该书卷七的“内伤形”说:“又一妇人临产……子死于腹……急取秤钩,续以壮绳……钩其死胎……”这里钩取死胎成功的案例,开创了中医产科器械手术助产的先河,或许就是头皮牵引助产的雏形。

李杲认为“内伤脾胃,百病始生”,治病着重应用补脾升阳除湿之法。此法也广泛用于妇科而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李杲著《兰室秘藏》,该书成书于1276年。书云:“妇人血崩,是肾水阴虚,不能镇守包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这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朱震亨在理论上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治疗上重视保存阴精,但在具体应用上不是拘泥不变的。朱震亨著《格致余论》,该书成书于1347年。该书“灵胎论”说:“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其第一次明确描写了子宫的形态。另外,对妇科胎前病、产后病、不孕症等提出的一些治疗原则在临床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八、明代

明代的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设13科,《明史·官职志》记载有妇人科。这一时期中医妇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突出表现在薛己、张介宾、赵献可对肾及命门学说的研究和阐发,使妇科治疗有规律可循,而更切合实际。其他著作除对前人经验系统整理外,多是临床实践的自识心得,对妇科实践有重要指导作用。

这一时期妇科专著较多。薛己《薛氏医案》成书于1528~1554年,医案16种,凡28卷,大旨以命门真阴真阳立论,对妇科理论也有重要影响。其中《女科撮要》上卷论经水及外证,下卷专论胎产,共30条,每条均附治验。薛己所撰《校注妇人良方》阐发理论有新意,所集验案多显效。万全《广嗣纪要》和《妇人秘科》成书于1549~1615年,对妇产科常见病有所论述,多是自识心得,颇有见地。其中《广嗣纪要·择配篇》对妇女生理缺陷的螺、纹、鼓、角、脉的5种不宜,即“五不女”进行了论述。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成书于1602~1607年,集明代以前的医家医论之大成,对妇科疾病的治疗论述甚详,内容丰富。

明代王化贞《产鉴》成书于1618年。该书系产科专著,分上、中、下卷。上卷详论妊娠及产前诸证与调治;中卷论述了临产须知及分娩中异常情况处理与施治;下卷论产后诸证的治疗与调补。武之望《济阴纲目》成书于1620年,广集别说,细列纲目,较全,但少有己见。李时珍《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奇经八脉考》和《濒湖脉学》对月经理论和奇经八脉的论述,对中医月经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代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成书于1624年。全书凡64卷,有“妇人规”3卷。书中提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强调“命门为原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认为阳气阴精互为生化,形成了全面温补的一派,对妇科理论发展有重要意义,这在“妇人规”中有所体现。同时书中对妇科疾病的论述精湛,理法严谨,对后世妇科的发展有深刻影响。

明代赵献可所著《邯郸遗稿》系妇科专书,为其晚年作品,成书年代不详,现存珍本刊行于1769年。赵氏师从薛己,独重命门学说,早年著作《医贯》,成书于1617年,强调“命门为十二经之主”,指出命门在两肾之中,有一水一火,“故曰五脏之真惟肾为根”。其在《邯郸遗稿》中又有发挥,论经孕诸病尽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为据。论调经依其肾阴虚、肾阳虚的不同情况提出“以滋水为主,不须补血”“滋水必兼补血,故必以六味丸滋水”“滋水更当养火”。论妊娠时说:“两肾中具水火之源,冲任之根,胎元之所系……如肾中无水胎不安,用六味地黄丸壮水;肾中无火,用八味地黄丸益火。”由此使妇科治疗别开生面,这些观点对妇科的学术发展有重要价值。

《陈素庵妇科补解》成书于1613~1630年,系陈素庵第19代裔孙陈文昭从宋代《素庵全书》妇科部分录出并补解的。书中的“天癸总论”“调经总论”“安胎以养血补血为不易之理论”“催生者,使气血调和而易产也”,以及创制的催生如圣散、兔脑催生丹等仍有现实指导作用。此外,楼英著的《医学纲目》、李梴著的《医学入门》、龚信著的《古今医鉴》等,对妇科疾病也有精辟论述。这些妇产科专著和有关论述,多广泛流传,大大丰富了妇产科学的内容。明代妇科代表性著作为《万氏妇人科》《广嗣纪要》《证治准绳·女科》《景岳全书·妇人规》《邯郸遗稿》等。

明代中医学对肾及命门学说的研究和阐发,从理论上给妇产科以重大影响,但未能引起妇产科临床的广泛重视。

九、清代与民国

清代将妇产科统称为妇人科或女科,继续以独立专科向前发展。清代妇产科的著作较多,流传也较广,民国时期妇产科著作较少。总之,清代后期及民国时期由于历史的局限,中医学及其妇产科学与同期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兴起的西医学比较显然是落后的。

傅山著《傅青主女科》,该书初刊于1827年。傅山是明末清初的医家,擅长妇产科。书中辨证以肝、脾、肾三脏立论,论述平正扼要,理法严谨,方药简效,更有独到见解,影响久远。萧赓六所著《女科经纶》成书于1684年,该书辑前人之论,颇有条理,内容较丰富,间有作者见解。亟斋居士著《达生篇》1卷,该书成书于1715年,论胎前、临产、产后调护之法,难产救治之方,平易浅近,尽人能晓,通俗而广传。

陈梦雷等编著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成书于1726年,凡520卷,其中有“妇科”20卷。该书广集各家之说,内容丰富,为学习和研究妇产科学提供了重要资料。

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成书于1742年,此书由政府组织编写,内有“妇科心法要诀”,集清代以前的妇产科大成,理法严谨,体例规范,通俗广传,成为医者必读的参考书。陈念祖所著《女科要旨》约成书于1804年,论调经、种子、胎前、产后,亦多精论。沈尧封所著《沈氏女科辑要》于1850年由王孟英校注刊行,全书计2卷,最为晚出,而颇多新说,对妇产科有其独到见解,所论精详。其他著作尚有陈士铎的《石室秘录》、徐大椿的《兰台轨范》、叶天士的《叶天士女科》、沈金鳌的《妇科玉尺》、吴道源的《女科切要》、陈莲航的《妇科秘诀大全》等,以及专论胎产的阎成斋的《胎产心法》、汪朴斋的《产科心法》、单养贤的《胎产全书》、张曜孙的《产孕集》等。此外,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成书于1830年,其求实与创新精神,以及对活血化瘀法的发展,对妇科治疗学有很大影响。唐容川所著《血证论》成书于1884年,该书对气血的化生、作用等有所讨论,在治疗上重视调和气血这一原则,对妇产科治疗学发展也有较大影响。

民国时期对妇科贡献比较大的著作有张锡纯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该书成书于1918年。书中关于妇产科方面的医论、医话、医案多有创新之见、精通之论,特别是创制的理冲汤、安冲汤、固冲汤、温冲汤、寿胎丸等方仍为今人所习用。此外,还有张山雷笺正的《沈氏女科辑要笺正》,该书成书于1933年,书中所倡肝肾学说,多是自识心得,切要发明,曾作教本而广泛流传。

总之,清代以近的妇产科专著,现存不下数十种,在理论和实践中影响较大的首推《傅青主女科》《达生篇》《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和《沈氏女科辑要笺正》等。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样,在广大中医药妇产科专家努力下,中医妇科学得到了整理和提高,连续出版了数版《中医妇科学》规划教材,出版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学》、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妇科学》,各地还先后编写了一批内部教材和妇科专著。1979年开始了中医妇科硕士学位教育,1982年开始了中医妇科博士学位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妇科高层次人才,同时,取得了许多中西医结合妇产科的新成果。如1964年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藏象专题研究组的“肾的研究”,其中有“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病的治疗法则与病理机制的探讨”及“妊娠中毒症中医辨证分类及其治疗法则的探讨”研究;20世纪60年代,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研究;1978年江西省妇女保健院的“中药药物锥切治疗早期宫颈癌”研究,等等。同时研制了多种妇科准字号药物用于临床,以提高疗效。1989年开始了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的评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点,在2000年重新评审中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点,同时增加了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国家重点学科点。这些都为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线索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