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儿童发展理论

几个世纪以来,生物学家、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的生长发育,由此产生了许多理论。这些理论对于帮助人们了解人在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心理及行为特点有重要的意义,并使我们能更深刻地认识人的本质。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Freud S),著名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通过精神分析法观察人的行为,创建了性心理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注重于儿童性心理的发展、对自己身体的欣赏及与他人关系的建立。他认为性本能是个性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他用“性心理”来描绘感官愉悦的体验,认为人的性心理发展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性需求”需要得到满足。若某一阶段的需要未得到满足,便会产生心理及情绪问题,人格发展出现障碍,形成人格固结,并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一)口腔期

口腔期(oral stage,0~1岁)婴儿专注于与口腔有关的活动,通过吸吮、吞咽、咀嚼等口腔活动来获得快乐与安全感。如口部欲望得到满足,则有助于婴儿情绪及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此期发展不顺利,则会造成成年以后自恋、悲观、退缩、嫉妒、猜疑、苛求等人格特征,有些人会出现咬指甲、吸烟、吸毒、酗酒等不良行为。

(二)肛门期

肛门期(anal age,1~3岁)儿童关心与直肠及肛门有关的活动,愉快感主要来自于排泄所带来的快感及对排泄的控制。排便环境和氛围对儿童的个性有着深远的影响,如父母在这段时期对儿童的大小便训练恰当,则孩子能与父母产生和谐的关系,养成有秩序的习惯,学会控制自己,并形成日后人际关系的基础。如父母在这段时期对儿童的大小便训练出现问题或儿童有与排泄有关的不愉快经历,则会形成缺乏自我意识或自以为是、冷酷无情、顽固、吝啬、暴躁等人格特征。

(三)性蕾期

性蕾期(pllallic stage,3~6岁)儿童对自己的性器官感兴趣,并察觉到性别差异。男孩更偏爱母亲形成恋母情结,女孩偏爱父亲易形成恋父情结。健康的发展在于与同性别的父亲或母亲建立起性别认同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性别行为和道德观念。如发展不顺利,则会产生性别认同困难或由此而产生其他的道德问题。

(四)潜伏期

潜伏期(latent stage,6~12岁)儿童早期的性欲冲动被压抑到潜在意识领域,把精力投放到智力及身体的活动上,儿童的兴趣不再限于自己的身体,转而注意自己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愉快感来自于对外界环境的体验,喜欢与同性别的伙伴游戏或一起活动。如果发展好,可获得许多人际交往经验,促进自我发展。此期发展不顺利,则会造成强迫性人格。

(五)生殖期

生殖期(genita1 stage,12岁以后)深藏于潜意识中的性欲冲动,随青春期的到来开始涌现。对异性发生兴趣,注意力由父母转移到所喜爱的性伴侣,有了与性别有关的职业计划、婚姻理想。如此期性心理发展不顺利,会导致严重的功能不全或病态人格。

性心理发展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发现了潜意识及其在人类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人们常常不注意潜意识,因而往往无法认清一些影响人们情绪和支配人们行为的真正动机。性心理发展理论有助于护士正确理解和评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外在的焦虑、紧张、愤怒等不良情绪和反常行为作为一种心理防卫所反映出的内心深处的需要和期盼,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指导家长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性心理发展的特点,养育和训练儿童,以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如当幼儿住院时,应询问其在家时的排便方式和习惯,并应尽量维持其已养成的习惯;对12岁以上的孩子应进行必要的性知识教育,护理时注意保护其隐私。

二、艾瑞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

艾瑞克森(Erikson E),美籍丹麦裔心理学家,将弗洛伊德的理论扩展至社会方面,形成了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艾瑞克森的理论强调文化及社会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认为生命的历程就是不断达到心理社会平衡的过程。他将人的一生分为8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前5个阶段与儿童的心理社会发展有关),并认为每个阶段均有一个特定的发展问题,这些问题即是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遇到的挑战或危机。成功地解决每一阶段的发展问题,就可健康地步入下一阶段;反之,将导致不健康的结果而影响后一阶段的发展。

(一)婴儿期(0~1岁)

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信任对不信任。

信任感是发展健全人格最初且最重要的因素,人生第一年的发展任务是与照顾者(通常是父母)建立起信任感,学习爱和被爱。良好的照料是发展婴儿信任感的基本条件。婴儿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必须依靠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母亲或母亲代理人的喂养、抚摸等使儿童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儿童的感受是愉快的和良好的,其对父母的信任感就得以建立,这一信任感是儿童对外界和他人产生信任感的来源。信任感发展的结果是乐观,对环境和将来有信心,形成有希望的品质。与此相反,如果儿童经常感受到的是痛苦、危险和无人爱抚,便会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婴儿会把对外界的恐惧和怀疑情绪带入以后的发展阶段。

(二)幼儿期(1~3岁)

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自主对羞怯或怀疑。

此阶段幼儿通过爬、走、跳等动作来探索外部世界,很快明确独立与依赖之间的区别,并开始觉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周围环境与环境中的人,从而形成独立自主感,他们在许多领域开始独立的探索,通过模仿他人的动作和行为进行学习;同时由于缺乏社会规范,儿童任性行为达到高峰,喜欢以“不”来满足自己独立自主的需要。当幼儿自我实现得到满足和鼓励时,其自主性得到发展。此时,如果父母替孩子包办一切,而不允许他们去做想做的事,或对其独立行为缺乏耐心,进行嘲笑、否定和斥责,将会使儿童产生羞愧和疑虑,儿童将怀疑自己的能力,并停止各种尝试和努力。因此,父母对孩子合理的自主行为必须给予支持和鼓励,避免过分干预;同时,应用温和、适当的方式约束儿童,使其按社会能接受的方式行事,学会适应社会规则。此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自我控制和自信,形成有意志的品质。

(三)学龄前期(3~6岁)

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主动对内疚或罪恶感。

随着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儿童探究范围扩大,他们开始主动探索周围的世界,敢于有目的地去影响和改变环境,并能以现实的态度去评价个人行为。如果对他们的好奇和探究给予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则有助于他们主动性的发展,这意味着他们愿意发明或尝试一些新活动或新语言,他们自己订计划、订目标,并极力争取达到目标,而不是单纯地模仿其他孩子或父母的行为。反之如果成人总是指责孩子的行动是不好的,禁止他们有一些离奇的想法或游戏活动,或要求他们完成其力所不能及的任务,都会使他们产生内疚感、缺乏自信、态度消极、怕出错、过于限制自己的活动。此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建立方向感和目标感,形成有目的的品质。

(四)学龄期(6~12岁)

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勤奋对自卑。

此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决定性阶段。儿童迫切地学习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学会遵守规则,从完成任务中获得乐趣,并强烈追求如何将事情做得完美。如果在这个时期儿童能出色完成任务并受到鼓励和赞扬,则可能发展勤奋感;如果无法胜任父母或老师指定的任务,遭受挫折和指责,儿童就会产生自卑感。此期顺利发展的结果应是学会与人竞争,求得创造和自我发展,形成有能力的品质。父母、老师等都有责任帮助儿童发掘其自身的勤奋潜力。

(五)青春期(12~18岁)

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角色认同对角色混淆。

随着身体迅速而显著的变化,青少年开始关注自我,探究自我,经常思考我是怎样一个人或适合怎样的社会职业(角色)的问题。他们极为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与自我概念相比较,一方面要适应自己必须承担的社会角色,同时又想扮演自己喜欢的新潮形象,因此,他们为追求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观念的统一而困惑和奋斗。正常的社会心理发展主要来自于建立其独立自主的人生观念,并完善自己的社会能力和发展自身的潜能,形成忠诚的品质。如无法解决上述冲突,则会导致角色混淆,没有自控力,没有安全感。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有助于护士认识儿童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或矛盾,并认识到疾病常常引起这些矛盾的激化,进而影响和改变儿童生活及心理的正常发展;在此基础上,护士能更好地理解儿童的行为,更准确地发现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如护理婴儿时,应经常抱起或抚摸,鼓励家长参与护理活动,以利于其信任感的形成;对幼儿应鼓励其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允许学龄儿童帮助准备或整理用物(如准备胶布等),使其有成就感;对儿童提出的各种问题应予耐心解答,对儿童有益的主动行为要加以赞赏。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Piaget J),瑞士心理学家,基于对儿童行为的长期观察,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力起源于他们的动作或行为,智力的发展就是儿童与经常变化着的、要求其不断做出新反应的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把认知发展过程分为4个原则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对前一个阶段的完善,并为后一阶段打下基础。各个阶段的发展与年龄有一定关系,但每个人又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各不相同。

(一)感觉运动期(0~2岁)

儿童通过与周围事物的感觉运动性接触,如吸吮、咬、抓握、触摸、敲打等行动来认识世界,其间经历6个亚阶段,主要特征是形成自主协调运动,能区分自我及周围的环境,构成了自我概念的雏形,开始出现心理表征,能将事物具体化,对空间有一定的概念,并具有简单的思考能力,形成客体永久概念,即意识到物体是永远存在的而不会神秘消失。

(二)前运思期(2~7岁)

儿童能用语言符号、象征性游戏等手段来表达外部事物。思维特点以自我为中心、单维、不可逆,即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和看待事物,不能理解他人的观点,只关注事物的一个方面,不理解事物的转化或逆向运动,能将事物依次接连起来,但缺乏正确的逻辑推论能力。

(三)具体运思期(7~11岁)

儿童能比较客观地看待周围事物,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能理解事物的转化,并能凭借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活动,形成守恒概念,即能认识到客体外形变化,其特有的属性可以不变,能进行可逆性思维。

(四)形式运思期(12岁以上)

儿童的思维能力开始接近成人水平,他们不仅思考具体的(现存的)事物,也能思考抽象的(可能发生的)情境,并具有综合性的思维能力、逻辑推论能力及决策能力。

认知发展理论可帮助护士了解不同发展阶段儿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设计出刺激和促进儿童发展的活动,并采取儿童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与之沟通;根据不同时期儿童智力发展水平,为他们选择治疗性的玩具、图书、画片或阅读材料,向他们有效地解释治疗和护理过程,以及传授健康保健的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例如,可根据具体运思期儿童依赖具体形象进行逻辑推理的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图片、模型、事例帮助他们理解护理要求,使他们能自觉配合和参与护理活动。

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Kohlberg L),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基于对儿童和成人道德发展的研究,提出了3期6段的道德发展学说。科尔伯格认为,所谓道德发展,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学到的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该标准去表现的道德行为。

(一)前习俗期(1~6岁)

儿童固守家长和其他权威人物的教导,对他们来说,道德是外来的概念。当面对道德的两难情境,进行好坏、对错的判断时,他们往往依据外界对其的限制,而不能兼顾行为后果是否符合社会习俗或道德规范。此期又分为两个阶段:①惩罚-顺从导向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来判断好坏,是非观念建立在回避惩罚的基础上,因害怕惩罚,他们无条件地遵从规则,服从家长、老师或其他权威人士,他们没有语言和行为一致的观念。②相对功利导向阶段:是非观念主要建立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基础上,以自我为中心。儿童认为正确的行为是指与自己的需求相一致的行为。尽管他们也有公平、回报、共享的概念,但这些概念是很实际的、具体的,而没有公正、感激、忠诚的含义。

(二)习俗期(6~12岁)

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形成。当面对道德的两难情境时,他们一般以社会习俗或规范为准则,行为动机主要为符合父母、家庭、社会的需要,能遵守社会道德及法规,有了忠诚和服从的概念。此期包括两个阶段:①好孩子导向阶段:儿童的思维和行为都集中在他人的反应上,一切行为均为得到他人的认可,认为只有个人做得好才能赢得赞扬。儿童在理解他人感受的基础上,达到父母或他人的期望。②社会秩序导向阶段:道德发展从关心他人发展到明确社会需求上,思维和行为能遵守社会习俗和法规,服从团体规则,尊重法律权威,有责任心,有义务感,有一定的法制观念。

(三)后习俗期(12岁以上)

儿童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形成个人的道德理想和良心,能全面地进行自我约束,有个人需要、团体利益的道德观念和原则。当面对道德的两难情境时,他们凭自己的良心及个人的价值观念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而未必受传统习俗或社会规范的限制。达到此道德水平的人,并非在思想上反抗社会规范,而是在符合大众利益的基础上,寻求更适合的社会规范。此期也分为两个阶段:①社会契约导向阶段:尊重法规,认为人生的目标就是要对社会负责,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②普遍道德原则导向阶段:个体将普遍的道德原则内化,凭借自己的良心判断是非,追求平等、博爱的人生原则,诸如公平、正义、尊重人格等。这些原则是个人自主选择的,并非每个人的道德水平都能达到这个阶段。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可应用此理论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如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首先要教育他们遵守社会规范,在适当的场合表现适当的行为;学龄期儿童处于好孩子导向阶段,要向他们说明必要的规章制度,对他们的行为多鼓励赞赏,使他们能够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利于他们服从治疗护理方案,如按时服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