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张仲景名机,南阳人,一代医圣,著《伤寒杂病论》之经典,创三阴三阳病脉证辨证体系之大道,开万古经方施治之先河。自此至今,人类生生之道术有了依遵之圭臬,有了知行之本源,有了“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伤寒杂病论·序》)之自信,吾辈当以敬畏之心和普救含灵之苦的愿力苦读之、时习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深悟之、笃行之。鉴于此,本书写作之旨有四。

一、知行合一,潜心研读仲景道术

我深知,《伤寒》经方医学是中医疗效的源头,做一名明医必须真正潜下心来苦读经典、深悟经方、真用经方,因为“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伤寒论》,此一切外感之总诀,非独治伤寒也,明于此,则六淫之病无不通贯矣;《金匮要略》,此一切杂病之祖方,其诸大症,已无不备,能通其理,天下无难治之病矣”(清·徐大椿《慎疾刍言·宗传》)。做真中医唯有读经典方明医理,才能真正济世活人。

坊间曾流传一句话:“中医让你糊里糊涂地活。”普通民众不懂中医,说说也无妨,而很多业内人士也对此津津乐道,自诩中医如何了得,稀里糊涂地就将你的病治好了,这就是无知了。这句话看似褒语,实则贬义,就是认为中医不科学、没理论,看好病也是误打误撞、糊里糊涂。中医学真是这样不堪吗?中医传承数千年不曾中断,救治无数人疗效不衰,如果没有一套明明白白的理论体系,能做到吗?实际上,中医是一种目前科学尚无能力解释的最前沿、最先进的理论架构和认知体系,不仅明明白白,而且贯通天人、宏观圆融。凡是能够活人的中医医生,都是深谙中医经典辨治法理的明医。如果不是清晰了然地熟悉、掌握中医辨治法度,别说救治大病、重症、疑难症了,就是普通的小疾,你也难以治好。所以,潜心学用古之经典法理是成为明医的基本功,舍此没有任何捷径。

近些年来,我曾将自己对《伤寒》经方医学的所学、所思、所悟、所用的认识、经验与体会不揣谫陋、和盘托出,幸即付梓,众多同道读后皆感受益匪浅,反映其经方辨治思路逐渐明晰,临证疗效提升很快,不少人还希望我多出新书,以冀进一步启迪思路。看到同道们的学习热情,我深感想学经典的中医医生还是大有人在的。有时想想也是,作为一名医生,即使日诊百人,一生所治的患者也是有限的,何不将所学之验拿出来以启迪愿学者,培养更多的明医而救治更多的患者呢?现在中医发展的大环境确实是进入了春天,但是深谙中医经典道术的明白医还是处于冬天,现在仍然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缺乏真正潜心读经典、用经方临证的自信、毅力和能力,复兴经典和经方医学仍然任重道远,亟待有担当、有责任的中医人去求索、去传承、去弘扬大道。

学习经方医学的要旨,我认为就是12个字:多读书、多思悟、多临证、多总结。总之一句话,就是做到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知”原意为良知,“行”原意为践行,知与行是一体的(合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的关键在于“事上练”“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明·王阳明《传习录》)。这些理念就可以用来悟(学思)、证(证验)中医。中医可以说是“知行合一”的学问,“知”是本体具有的良知良能,也包括后天学悟所得的知识良能;“行”就是干,即实践中练,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凡谓之行者,只是着实去做这件事。若着实做学问思辨的工夫,则学问思辨亦便是行矣”“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明·王阳明《传习录》)。大道至简,只有苦读经典、悟良能、事上练,知行合一,才得以悟在天成。智慧的获得往往是已经将复杂的知识学懂、悟透而简化,明白此理,可得贯通融会、一隅三反。

二、找准路径,学好悟懂胡、冯学说

我在学习、研究和应用《伤寒》经方医学的历程中,为学懂悟透《伤寒杂病论》,曾经阅读过历代很多医家的著作和注解,包括日本汉医著作《皇汉医学丛书》(民国时期陈存仁编校)中有关《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经典的研究内容。但只有冯世纶教授所承传的胡希恕先生经方学术思想才使我在临证中找到了方向。

胡希恕先生说:“历经千百万次的反复实践,用人的生命换来的《汤液经》《伤寒杂病论》,能传下来又能传下去,反复验证,用之有效,不可替代的方剂叫经方。”(陈雁黎《胡希恕〈伤寒论〉带教笔记》)

我认为,要想在临床上真正学好、用好经方,找准正确的路径非常重要。要在下功夫苦读经典《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同时,掌握胡希恕“六经八纲方证辨证”的学术思想,就能够很快步入“仲景门”。因为,胡希恕先生受术于《伤寒》学者王祥徵,并将《伤寒》经方医学应用于临证实践,辨证精准,疗效非凡,一生将《伤寒杂病论》最有价值的六经辨治法度细化为六经八纲辨证,将最难懂的理法给予最朴素的方证辨析解读,其系统的学术体系、独特的认识视角,极为契合仲景经方思辨法度,临证确能大大提升疗效。冯世纶教授又研究创新了胡希恕经方学术体系,嘉惠学林,厥功甚伟。这个体系融合了王祥徵-胡希恕-冯世纶的心血和智慧,日臻完善。

王-胡-冯经方学术链可以说是学习、掌握和应用仲景经方医学的最方便法门,彰显了《伤寒杂病论》经方易于理解、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的实用之道,是最具有经方临证实战的学术思想。读《伤寒》,从胡冯学说入手,人人可入仲景门。

三、内外兼治,打好治病组合拳法

目前,随着疾病谱的日趋复杂化,慢性疑难病症增多,特别是很多患者得病时常首选西医,一旦经反复治疗而不愈,再求中医时就已经变成了寒热错杂、虚实夹杂、阴阳气机升降出入严重失和的“变证”“坏病”。胡希恕先生说:“失治者多变证,误治者多坏病,严格地讲,此二者都是‘坏病’。”(陈雁黎《胡希恕〈伤寒论〉带教笔记》)我们遇此很难为之,而又不能不为之,所以现在的中医医生是很难当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明“道”而会开汤方,也要懂“术”而会用针灸、穴贴、按摩等治法,会打战胜病魔的“组合拳”。

实际上,张仲景不仅是汤方辨治疾病之祖,也是针灸等治法应用的高手。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很多关于针灸治疗或截断病传的条文,如《伤寒论》第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伤寒论》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2条:“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所以,我们学习经方医学的内治,也离不开经方医学的外治,两手都要会、都要硬。孙思邈对此阐释得非常清楚:“夫病源所起,本于脏腑。脏腑之脉,并出手足,循环腹背,无所不至,往来出没……故《经》曰: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备急千金要方·针灸上》)“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不药,药不针灸,亦非良医也。”(《备急千金要方·针灸下》)此皆说明了汤药、针灸等并用辨治五脏六腑病证的重要性。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就是要传承好仲景经方医学之道术,我临证遇见比较复杂的病证或急症常常是针药并用,疗效很好。

四、写作初衷

近现代中医学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自序》中说:“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一介寒儒,伏处草茅,无所谓建树也,而其愿力固不可没也。”我深有同感。本人愚拙,不会捷径弄巧,只知苦读深悟较真,为复兴中医有发心、有愿力,但并无什么建树,偶有一点所得,愿与同道分享,以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取长补短,同修共进,止于至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以我不揣浅陋,勉图蚊负,在繁忙的工作、讲学之余,利用一切休息时间,殚精竭虑、花费心血撰写本书,为弘扬仲景经方医学甘愿付出一份心力。希冀诸位同仁,能够得以启迪辨证实战思维,拓宽经方应用思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造福一方苍生。

本书为什么起名为《经方秘要——经方内外治实战思维与方法》呢?所谓“秘要”,实际上就是经临床反复验证而确有良好疗效的重要理论、汤方和外治术。所谓“内外治”,就是内治和外治,其含义为:一是内病外治,即内伤杂病等用针灸、手法、穴位贴敷等治疗;外病内治,即皮肤病、颈肩腰腿痛等病证用内服汤方治疗。二是内服汤方作为外用(外洗、外浴、外贴敷)治病;外用治法用于治疗内伤杂病(包括外感病证)。外用治法包括针灸、贴敷、点穴、按摩、正骨等。

这本书的主旨,一是阐述我研读、思考、实践《伤寒》经方医学所获得的奥旨精义及不断总结的新理念;二是毫不保留地介绍我及我们经方团队临证时将内服经方外用以辨治外感、内伤杂病,与在应用经方的同时辅以针灸、外敷、手法治疗外感内伤病、皮肤病、颈肩腰腿痛等杂病的思路和方法,全是临证实战干货,以启同道思路,以利临证参考。

本书分为两篇,共九章。上篇为“毛进军经方医学思考和辨治篇”,共四章,主要阐释了我在长期研读、不断思考和临证应用《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医学中而形成的基本思想体系以及经方辨治部分医案,以启迪经方医学辨证思维,开启经方内治和外治的活用思路。我平素“讷于言而敏于行”,学术上追求独立思考,崇尚实事求是,从不随波逐流。我平时是如何学、悟经方,如何用经方临证,就如何写作、如何讲课,从没有任何修饰,从不标新立异,从不包装炫耀。我希望我写的文稿都是大家没有见到过的实实在在的、经临证检验过的真东西,读后就能用,学后就受益。

下篇为“经方医学团队的思考和辨治篇”,共五章,为毛进军经方医学学术团队的部分骨干成员对仲景经方医学的学习、思考和临证实践的认识、经验与体会,其中不仅有经方内治、外治的应用思路、经验与方法,还有针灸、手法治疗等中医适宜技术的理论认识和技巧,多科并举,启迪思路,读即获益。

本书立足临床实战,崇尚实效,不尚空谈,不仅论“道”,而且谈“术”。“道”乃古代医经、经方医学理法之枢要,弥纶经方治疗应用之法度;“术”乃中医临证之方技,涵盖针灸、推拿按摩、穴位外治等技能。全书秉承仲圣“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精究方术”之劝勉,践行孙思邈“大医精诚”“博极医源”之训诫,力求“授人以渔”,毫不保守地阐扬应用中医经典道术的法度、经验和体会。真正是想启迪医者对《伤寒论》六经(病)脉证、方证病机的辨析思维,提高医者应用经方及传统治疗术的施治能力。法无高下,谨遵为度;方无大小,应机为妙;针灸按摩,皆调阴阳。学无止境,任重道远,欲做明医,皆当深悟。

吾以不断追求济世救人之道为所乐,学我之所学,习我之道术,唯宁静,唯淡泊,唯做吾所乐之业,以无为之心,做有为之事。由于本人学识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纰漏及不足之处,殷切期望读者不吝赐教,予以指正,以便本人在今后的读书、研究、思考和临证中进一步加以改进和提高。

毛进军

2022年3月20号于忠和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