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医儿科学的成熟时期(金元明清时期)

(一)金元时期

金元时期是中医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时期。当时名医辈出,各有所长,具有代表性的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的学术思想,不仅促进了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对儿科学的发展也有所贡献。刘完素认为“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主张用寒凉法治疗小儿热性病,并将凉膈散灵活运用于儿科;张从正善用攻下法治疗热病,为小儿热病运用“上病下取”法提供了范例;李杲喜用温补,重视调理脾胃,对后世儿科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朱丹溪提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养阴法见长。朱丹溪《幼科全书》创儿科折衷学说,取解毒、发表、和中三者兼用。他们的学术争鸣丰富了儿科学的内容。元代名医曾世荣著《活幼口议》及《活幼心书》,详细论述了初生诸疾,议证论候翔实,是中医新生儿学早期的集中论述;并首倡急惊风之“四证八候”,提出镇惊、截风、退热、化痰诸法,所立琥珀抱龙丸、镇惊丸等疗惊方,沿用至今。其中《活幼心书》将小儿病因病机诊治等编成七言四句歌诀75首,并加以注解,便于理解记诵和普及儿科专业知识。

(二)明清时期

明清是中医儿科学发展的成熟期,儿科医学技术及文献成书等方面都在前人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此期名医辈出,学术发展精彩纷呈。在儿科专著方面,明代初期徐用宣《袖珍小儿方》集明代以前儿科诸家经验,证治齐备,叙述详明。薛铠、薛己父子的《保婴撮要》,对幼科诸疾证治最为详尽,特别是小儿外科、骨伤科病证等,主张内外结合治疗,为中医小儿外科学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万全所著《万氏家藏育婴秘诀》《幼科发挥》《万氏家传痘疹心法》《片玉心书》,提出“育婴四法”“三有余四不足”等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明·寇平《全幼心鉴》对儿科医生守则、小儿生理、保育护理、疾病诊治均予汇集说明,其中对面部和指纹的望诊论述尤详。秦昌遇《幼科折衷》是儿科折衷学说具有代表性的医著。此外,王肯堂《幼科证治准绳》是集明代幼科大成的学术专著,重视防治结合,各类疾病证治全面,至今仍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李时珍《本草纲目》收集了很多防治儿科疾病的药物。张介宾《景岳全书》含有“小儿则”等儿科8卷。

清代儿科学继续纵深发展,大规模的文献分类编辑与整理也在此期流行。《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把清初以前的中医儿科学做了一次较全面的整理和总结,立论精当,条理分明。陈梦雷《医部全录·儿科》收录历代儿科医学文献120余种,内容丰富。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是一部麻疹专书,详述了麻疹各期及并发症的辨证和治疗。王清任《医林改错》记载了小儿尸体解剖学资料。陈复正《幼幼集成》提出指纹诊法纲领,并促进惊风理论的研究与发展等。清代温病学家叶桂所著《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指出“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并载有春温、风温、夏热、秋燥、冬寒等证的证治方药。清代吴瑭著《温病条辨·解儿难》提出了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生理特点和“易于传变”“易于感触”的病理特点等,论述精当,方药切用。吴瑭的三焦辨证与叶桂的卫气营血说相辅相成,二者为小儿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后世治疗小儿外感热病(包括多种传染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清代后期,随着西医学传入我国,儿科界也有人提出宜中西医合参。何炳元《新纂儿科诊断学》,引入检诊,用于检查口腔、温度、阴器等的变化。恽铁樵《保赤新书》主张以中医为主体,汲取科学方法加以整理。

明清时期,我国应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已广泛传播。明·郭子章《博集稀痘方论》记载用“稀痘方”。《三冈识略》载有痘衣法。俞茂鲲《痘疹金镜赋集解》记载,在明代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的人痘接种法已经推广至各地。清代张琰《种痘新书》记载用“佳苗”人工接种。朱奕梁《种痘心法》记载了“佳苗”即“熟苗”的制作处理过程,基本符合现代制作疫苗的原理和要求。我国人痘接种法后流传至国外,成为免疫学发展的先驱。

民国时期,儿童疾病流行,许多医家因地制宜,融会贯通,儿科学不断创新发展。随着印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铅印及石印技术的普及,导致这个时期的文献数量激增,大量儿科类稿抄本也流传开来。据《中医古籍总目》记录,截止到民国时期,儿科医学文献一共有1200余种,为现代中医儿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丰富的文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