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

重点提示

本单元为每年考试的必考内容。五行的特性、现象,五行归类及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是考试的常考点。应尤为注意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乘相侮及母子相及关系的应用。因考查方式和考点都较为局限,虽为重点却也易于掌握。

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1.五行的概念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1)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2)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3)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依据和方法:取象比类法(直接归类)、推演络绎法(间接推演)。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相生与相克

(1)相生:“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木→火→土→金→水→木   

(2)相克:“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木→土→水→火→金→木   

2.五行制化 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

3.五行相乘与相侮

(1)相乘:与相克的次序相同。相克太过,超过正常的制约程度(太过、不及)。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2)相侮:反向制约和克制(太过、不及)。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4.五行的母子相及

(1)母病及子:母行虚弱,引起子行亦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

(2)子病及母:子病犯母(子母皆亢盛);子虚致母不足,子母俱不足;子盗母气(子盛母衰)。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1)相生关系:母病及子(脾病及肺)、子病及母(肾病及肺)。

(2)相克关系:相乘(肝病及脾)、相侮(肝病及肺)。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判定病位、判断传变趋势、推测预后,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1)指导脏腑用药:见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2)控制疾病的传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确定治则治法:①运用五行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常用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②运用五行相克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常用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

(4)指导针灸取穴。

(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