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金色小鸡"带来的变革

20世纪70年代的一天,美国的一位顾客走进商店选购了一件价格低廉的"金色小鸡"产品。但在扫描结算的时候,其价格信息显示却是90多美元。"这怎么可能?它不可能超过1美元。"消费者愤怒地与收银员发生争执。收银员也知道是出了差错,但这种商品因为条码的印刷质量问题,在扫描的时候总是出现类似的错误。虽然史料对"金色小鸡"具体是什么产品语焉不详,但这个事件促进了条码印制质量的提高。

美国"金色小鸡"品牌Logo

这件令人担忧的"金色小鸡"事件,恰好是在关于是否强制要求商品标价的"争论"最激烈的时候出现的……为什么会有这种"争论"呢?

当时条码技术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给消费者带来的便利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消费者也有一种担忧——包装上去掉商品价格的标识,是否会损害消费者利益?就拿"金色小鸡"为例,如果不是价格差错太过悬殊,消费者可能也就为它的差错买单了。为了避免这种差错给消费者带来损失,一些有组织的消费团体开始不断呼吁立法强制在商品上标示价格,从而在结算的时候轻松核对。但据估计,去掉商品标价能够增加销量,因此一些商业协会极力反对强制要求商品标价的立法。

与消费者团体争论时,反对立法的一方(主要是商业协会)回应称:商品价格都会标注在货架上,而且通过扫描设备获取的信息更详细,现金收据也更容易快速比对价格。如果商品收费不合理,大多数商店甚至会将商品无偿赔付给消费者。况且,条码扫描设备识别出的商品价格一定比商店店员人工计算贴上的价格标签更准确。

如果寻求强制商品标价立法的消费者组织抓住"金色小鸡"这个典型事件,无疑会促进加速立法增加价格标识。当时,"金色小鸡"的差错只引起了条码运营管理机构的注意,而没被消费者组织重视。最终,它成了推进提高条码印制质量的"催化剂"。

那么,条码质量提升进程中,有哪几个关键点呢?"金色小鸡"总是扫描出错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回看条码自动识读技术本身,其主要是由条码扫描和译码两部分构成。扫描是利用光束扫读条码符号,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这部分功能由扫描器完成;译码是将扫描器获得的电信号按一定的规则翻译成相应的数据代码,然后输入计算机(或存储器)。当扫描器识别条码符号时,光敏元件将扫描到的光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模拟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整形等信号处理,转换为数字信号。译码器按照一定译码逻辑对数字脉冲进行译码处理后,便可得到与条码符号相应的数字代码。

条码扫描识读原理图

具体来看,在今天所使用的条码中,人们通常把深色条纹叫作"条",浅色条纹叫作"空"。条码信息靠条和空的不同宽度和位置来传递。

条码的"条"和"空"

"条"反射光线能力弱,"空"反射光线能力强;而扫描器便是通过利用"条"和"空"对光线反射率的不同来计算"条"与"空"的宽度并进行译码,从而获取商品信息,并将信息输入处理系统,显示在屏幕上。这样,人们就可以轻松地获取商品的各种信息。

也正是因为"条"和"空"的光线反射率的精准度极其重要,因而条码印刷的质量是确保条码正确识读、使条码技术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条码印刷品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轻者会因识读器的拒读而影响扫描速度,降低工作效率,重者则会因误读而造成整个信息系统的混乱。显然,"金色小鸡"事件属于后者。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业为了让条码显眼或者配合外包装颜色,而采用红色条码(即将红色作为条色),但在条码印制之后却扫描不出信息。这是由于条码的识读设备通常采用红光作为扫描光源,而红色对红光反射率高,因此扫描红色条码时识读器无法区分条与空,造成条码识读失败。所以在条码的设计过程中,要选择对红光反射率低的颜色作为条色,对红光反射率高的颜色作为空色。通常情况下,条色为深色,空色为浅色;黑色作条,白色作空,是最为安全的条码。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原名EAN International)曾经在1987年对各国的条码印刷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条码印刷质量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普遍问题。为了提高条码印刷质量,就必须进行检测,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从理论上讲,条码一次扫描识别成功的概率应在98%以上。据统计资料表明,在系统拒读、误读事故中,条码标签质量原因占事故总数的50%左右,因此,在印刷条码前,要做好印制设备和印制介质的选择,以获取合格的条码符号。在日常生活中,万一遇到了扫描器读取不了条码的情况,条码下方的一串数字字符就派上了用场,这些数字可供人们肉眼识别,超市里的收银员可以通过输入数字达到读取数据的目的,这些数字与通过扫描器读取的数据是一致的。

条码自动识别技术设备的发展,支撑了各行业领域的条码应用不断向纵深发展。20世纪70年代,在各个工业国的积极推动下,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Manufacturer Association,简称AIM,后更名为国际自动识别与移动技术协会,英文为Association for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Mobility,简称AIM Global)于1974年成立。其目标是建立一个有制造商和供应商参加的协作团体,以形成尽可能广阔的自动识别设备生产、供应和服务的有效市场。与此同时,一些制造业与工业较发达的国家也相继成立了本国的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有利地推动了条码自动识别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2001年,我国成立了AIM Global在我国的会员组织——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AIM China)。

如今在世界各国从事条码技术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研究、生产经营的厂商达上万家,开发经营的产品有数万种,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他们的产品正在向着多功能、远距离、小型化软件硬件并举,信息传递快速,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等方向发展,出现许多新型技术装备。

此外,商品条码的质量检测技术和设备也至关重要,它可以在出厂前检验印刷质量是否合格,从而避免因条码印制质量不合格而导致条码扫描结果不准确所造成的商业损失。1990年,由美国国家标准局制定了ANSIx3.182方法,用于将印刷质量综合分级;2000年,ISO/IEC15416颁布,在技术上兼容ANSIx3.182。有鉴于此,我国在2001年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18348《商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内容上也采用了美标方法。GB/T 18348-2001规定的检测项目共12项,包括译码正确性、最低反射率、符号反差、最小边缘反差、调制比、缺陷度、可译码度、符号一致性、空白区宽度、放大系数、条高和印刷位置。

在条码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到20世纪80年代初,相应的自动识别、检测设备和印制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一次精准化跃升。如下表所示。

检测设备和印刷技术发展

CODASCAN II平推式条码检测仪

JY-3C系列便携式条码检测仪

C50条码检测仪

与此同时,与条码相关的学术组织、管理机构组织的学术活动也在蓬勃发展。如1971年AIM(自动识别技术制造商协会)成立,当时有4家成员公司(Computer-Identics、Identicon、3M和Mekoontrol)。1986年成员数量发展到85家,到了1991年年初,发展到159家。1982年,第一本《条码制造商及服务手册》由《条码讯息》(Bar Code News)出版。1984年,条码行业第一部介绍性著作《字里行间》(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出版,作者是Craig K.Harmon和Russ Adams. 1985年,自动编码技术协会(FACT)作为AIM的一个分支机构成立,成立初期,该协会包括10个行业。到了1991年,FACT已经有22个行业参加。1987年,在James Fales教授的努力下,俄亥俄大学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该中心在AIM的协助下,为讲授自动识别技术课程培养教师。1989年,在旧金山举行的自动识别技术展览Scan-Tech89成为历史上的"扫描大震动"。

伴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迅速向全球化迈进,促进了信息开发和信息服务业的诞生和发展。计算机在性能上日臻完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高速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更加关注如何使得数据输入的质量和速度相匹配。世界各国已把条码技术的发展向着生产自动化、交通运输现代化、金融贸易国际化、票证单据数字化、安全防盗防伪保密化等方向推进,除了大力推行EAN/UPC条码外,同时重点推广应用GS1-128条码(最初命名为UCC/EAN-128条码)、GS1系统应用标识符、二维码等;在条码种类上,除了大多数在纸质介质外,还研究开发了金属条码、纤维织物条码、隐形条码等,扩大应用领域并保证条码标识在各个领域、各种工作环境的应用。

如今,条码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将改变传统产品的结构和性能。条码识读器的可识别和可编程功能,可以用在许多场合。通过扫描条码从而传达相应的指令,使自身可设置成许多特定的工作状态,因而可广泛用于电子仪器、机电设备以及家用电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