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治病求本,阴平阳秘

张素芳教授认为,小儿推拿与中医治则关系密切,中医治则不仅规范了小儿推拿治疗的大方向,而且直接指导小儿推拿处方选穴,如分推手阴阳可直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补脾补肾可直接扶助正气,运八卦可直接行气,天门入虎口可直接顺气和血。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小儿脏腑清灵,气血运行较成人更为通畅,所以更易于从整体进行调节。但一些先天禀赋不足及久病者又需因人因地因时而异,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1 治病求本

明确疾病的本质虽是小儿推拿选穴的首要原则,但在临床上如果遇到高热惊厥、癫痫发作、疼痛难耐、昏迷等紧急情况,则应先急救,有效缓解疼痛和不适,治其标,然后再进一步做检查,治其本。

2 调整阴阳

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及邪正之间的斗争,导致机体阴阳两方面失去相对协调平衡,形成阴阳的偏盛、偏衰、互损等病理状态。“阳盛则阴病”,阴病是阳盛造成的,治疗时必须治阳盛。“阴盛则阳病”,阳病是阴盛造成的,此时必须治阴盛。故要“阴病阳治”“阳病阴治”。调整阴阳是针对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采取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方法,使阴阳恢复到相对平衡的状态。调整阴阳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

3 扶正祛邪

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祛邪是祛除致病邪气,使邪去正安。扶正多用补法,祛邪多用泻法。扶正与祛邪有先后和主次顺序,邪盛正不虚则以祛邪为主,正虚邪微则以扶正为主,正虚邪恋则扶正祛邪并重。张素芳教授认为,在临床中肺系的复感病(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脾系疾病(伤食、腹泻、便秘等)、小儿发育迟缓等宜采用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4 调和气血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调和气血既包括补气血不足,又包括改善气血运行的状态。小儿推拿依照调和气血的原则,以助气生血、顺气和血、活血化瘀为法,可达到改善气血功能状态的目的。

5 调理脏腑

五脏六腑因为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牵制,所以调理脏腑不仅要治一脏一腑,还要调整脏腑间的关系,使之协调有序。小儿推拿以脏腑辨证为依据,根据五行生克原理,不足者补之,又可“虚则补其母”,又可“实则泻其子”,使脏腑间达到平衡稳定。

6 三因制宜

一年四季,脏腑功能不同,一天十二时辰,阴阳消长各异。人有男女,年龄有大小,体形有胖瘦,体格有强弱,精神勇怯各有不同,及至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各有差异,应在治疗时详加辨别。小儿推拿依据三因制宜原则,应当因时、因地、因人不同,采用不同的推拿手法,选取不同的穴位。

因时不同

①子后为阳,午后为阴。根据病证性质,选取适宜时间治疗。

②四季手法应用轻重宜有区别。

③春夏推拿介质宜用薄荷,秋冬宜用木香。

因人不同

根据人的性别、年龄大小、体形肥胖、体格强弱、精神勇怯等不同进行不同的施治。正如《灵枢·卫气失常》所云:“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治无失常经。”

因地不同

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环境的差异,人的体质及发病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法也会有差异。

7 未病先防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孩子脏腑娇嫩,行气未充,容易发病,变化迅速,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因此要强调“治未病”理念。在临床中小儿推拿治未病的原则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治病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