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菜花开:洱海边的重托与守望
- 朱大建
- 1639字
- 2023-07-10 17:45:41
引子·海菜花
海菜花,这种古老而神奇的沉水植物,水清花盛,水污花败,被誉为“水质试金石”,是曾被列入名录的濒危保护植物。为了好看又好吃的海菜花,一位头发花白的教授来到洱海边……
《海菜花开引蜂来》(张孝雷 摄)
又是一年初夏,人们为了一种特别的风景赶到了洱海边——“海菜花终于开了”。
看吧,高原的阳光,照射在天蓝色的洱海湖面上。一大片水域里,千朵万朵海菜花,热烈绽放着。海菜花是“飘”在湖面上的:它细长的根茎从湖底的淤泥里伸出,像放风筝一样,牵引着花朵在湖面上随波荡漾,花瓣洁白,花蕊鹅黄,似碎玉片片,似繁星点点,如白色蝴蝶凌波振翅欲飞,美到极致,靓丽动人。碧绿的海带般长长的海菜花叶,沉浸在水面下,舒展开身姿,接受阳光的照耀。
这种生长在中国云南西部高原湖泊的沉水植物,是洱海中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好看又好吃。清代嘉庆年间状元、植物学家吴其濬在他撰写的《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海菜生云南水中。长茎长叶,叶似车前叶而大,皆藏水内。抽葶作长苞,十数花同一苞。花开则出于水面,三瓣,色白;瓣中凹,视之如六,大如杯,多皱而薄;黄蕊素萼,照耀涟漪,花罢结尖角数角,弯翘如龙爪,故又名龙爪菜。水濒人摘其茎,煠食之。”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按照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和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海菜花近年来在社交网络上走红。许多游客慕名来游洱海,拍完照还要去附近的饭店里点一道“水性杨花”。它的花苞和嫩茎可以清炒,也可以加入芋头煮汤,看着颜色碧绿,闻着一股清香,口感鲜嫩爽滑,让食客大快朵颐。
让人意外的是,这么受欢迎的海菜花,曾经被列入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发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黄蕊素萼”的海菜花
海菜花只能在Ⅲ类水质以上的水中生存,水清则花盛,水污则花败。海菜花这种沉水植物,是水质的“试金石”与“风向标”,又被称为“水质指示生物”。如果湖水不清澈,阳光无法穿透水体照到水底,海菜花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无法获取营养,只能凋零而亡。清水,是海菜花的必需的生存条件。
二十多年前,洱海的污染差点让海菜花湮灭在湖面之下。1996年,洱海首次大面积暴发蓝藻。厚厚的藻华覆盖了湖面,随后几次大面积藻华暴发让洱海不堪重负,湖水透明度肉眼可见地下降,局部还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洱海有着几百万年的历史,可是不过短短几年的污染,就让这个古老又美丽的湖泊面目全非。在长久遭受污染的湖水中,不只是海菜花,几乎所有的沉水植物都无法生存下去。
海菜花能够再次盛开,一定要提到一个人。
“那个‘白头发’又来了。”村民口中的“白头发”叫孔海南,是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洱海项目首席科学家。他神情和善,深邃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初与洱海结缘时,孔海南还是一头黑发,如今雪白的头发已经成了他的标志。几十年的野外生涯使得这位年逾古稀的老教授皮肤呈古铜色。
孔海南在考察洱海水域
在高原的阳光下,孔海南静静地注视着洱海湖面。
湖泊,是他投入大半辈子心血的研究对象,而洱海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个。他与洱海的不解之缘,在他留学日本的求知征途中萌芽,在他毅然归国后逐渐成熟。从壮年精英到白发老人,孔海南推动并见证洱海治理进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他还带领了一支坚守洱海的科研队伍,从只摆了一张桌子的办公室到省校合作的研究院大楼,在洱海边扎下了根,与大理白族干部群众一起,十几年不懈治理洱海水环境污染。
花开海上
在他们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洱海水变清澈了,海菜花一大片一大片地盛开在洱海各个湖湾中。这漫长的治水之路,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