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学大家张大可讲史记(套装全三册)
- 张大可等
- 6511字
- 2023-07-12 16:57:29
三、国学之根柢
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精品中,《史记》之树生命长青,它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具有无比的凝聚作用。这一特殊的历史价值与地位,使《史记》成为中国人的一部国学根柢书。具体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史记》是中国古代三千年民族文化之浓缩;继往开来的百科全书;《史记》为人伦立则,是一部人伦道德教科书。
(一)《史记》是中国古代三千年民族文化之浓缩
《史记》沉淀中国古代三千年文明历史,其文化之根深深扎入社会历史中,用今天通俗的话来说叫作“接地气”,这是《史记》成为国学根柢书最基本的要义。下面分四个层次来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中国史籍,在《史记》之前已有《尚书》《春秋》《左传》《国语》《世本》《竹书纪年》《楚汉春秋》等史书,但所记载的历史史事范围狭窄,内容简单,历史被看成是统治者个人的活动,因而缺乏广泛的社会意义,且诸史均只记叙相应时代的史事,没有一部是贯通古今的历史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宗旨,创作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三千年的通史,这是前无古人的,而且以人为主体,展现人生百态,建立了崭新的历史观认知体系。
2.《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系统的大规模文献整理
《史记》取材广泛,“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融汇百家学说、各种知识于一编,这正是奠定了《史记》作为“百科全书”的基础。从文献整理的角度,将各种文化典籍整理编撰为一部历史著作,是文献运用的最高形式,也必然是发挥历史文献功能的最好手段,非通才大家不能为。司马迁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成为后代史家的典范,所以《史记》成为各科学习的根柢书。
3.司马迁第一次记叙周边各民族,主张华夏各民族是一家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但是儒家的正统思想却一再宣扬“夷夏之辨”,以中原华夏民族为冠带之国,贬称周边各民族为夷狄之邦,以区分种族贵贱。与司马迁同时代的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的纲常伦理学说,也被推广到民族关系上来。董仲舒认为,诸侯不能与天子平等,大夷小夷不能与华夏族平等,甚至各民族之间小夷也不能与大夷平等,说什么“大小不逾等,贵贱如其伦,义之正也”。而司马迁却在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时代,不仅在《史记》中为百家学说留一地位,而且首创各民族史传,计有《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等五篇。司马迁将东西南北各民族均视为天子臣民,说中国境内的各民族都是黄帝子孙,其实就是主张华夏各民族是一家。司马迁说匈奴是夏桀之后,句吴与中国之虞为兄弟,越王句践为禹之后,楚是颛顼之后,其苗裔为滇王。这些话头,把记述各民族的列传与各人物列传等列并编,表现了他的民族平等思想,表达了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走向统一这一主题。东越反秦佐汉,参与中原改朝换代的政治斗争,司马迁特别加以记载,表现了他承认周边各民族有同等“革命”和参与中原事务的权利。这一思想在当时是独步史坛的。
4.民族共同心理的历史哲学
中华民族认同大一统。中华民族历经夏商周到秦汉已基本形成,并突破中原的界限而实现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历史过程为古代思想家所捕捉,经过孔子、董仲舒,到司马迁首次作了完整的构建。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象征历史从统一到一统的发展,就是突出大一统的历史观。在司马迁笔下,从黄帝到秦皇、汉武的大一统,象征着历史发展的方向,象征着帝王德业的日益兴盛。中华民族不断壮大,各民族互相融合,远方殊俗日益统一,这就是司马迁大一统历史观的内容。《史记》开卷为《五帝本纪》,塑造了人文始祖黄帝统一部落、草创国家的生动形象,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三皇五帝的传说是华夏文化多元民族融合的反映。三皇五帝以伏羲、炎帝、黄帝为代表,最尊为黄帝,归功于司马迁的塑造。只要提起伏羲、炎帝、黄帝,就能唤起全体中华儿女的激情,追念先祖,认同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奋而思进,不畏艰难险阻,贡献一份儿女情,做出个人的贡献。
“天无二日,人无二王”是大一统历史观的核心,这一传统文化观念,已然化成了中华文明的血液,流淌在黄帝子孙的血管里。“台独”分裂分子之所以不得人心,是因为他们背离了传统民族共同心理的文化观念,是黄帝的不肖子孙。海峡两岸人民共认一个中国,因为血浓于水。
(二)继往开来的百科全书
司马迁创作《史记》,洪细兼收,包罗万象,称之为“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把天、地、人,以及古今历史的发展变化,纳入于一书,使《史记》成为一部继往开来的百科全书,天文、地理、人事、物事,无所不包。用今天的话讲,《史记》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统括于一书。具体说,《史记》的百科全书内容,它包括的时间之长和记载的内容之广,都是前无古人的。从时间说,它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记录了我国立家建国和文字文明以来近三千年的历史;从记载的地理范围说,它延伸到了今天我国的版图之外,西至中亚,北至大漠,南至越南,把历史编纂的时空经界,第一次扩大到了时人所知的实际范围;从记载的人物说,几乎涉及社会各阶层中不同类型的典型人物,举凡历代的帝王、贵族、大小官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经学家、说客、策士、刺客、游侠、隐士、土豪、商贾、医生、卜者、农民、俳优、妇女等等,无所不有,无所不包;从记载的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说,如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建筑、军事、道德、宗教、民族、民俗、交通、地理、姓氏、文学、艺术等,也无所不包。《史记》的内容如此丰富多彩,说明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历史,而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巨著,被誉为浓缩的宇宙模型。由于《史记》内容的宏富深广,它成了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各种各类专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下面从历史学角度看《史记》的百科内容,大要有五个方面。
1.备载天地万物
天地是人生之根本,人类社会活动的舞台。司马迁“究天人之际”,把天文、地理、水利等自然环境纳入史学范畴,考察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司马迁十分形象地指出:“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贾生列传》)父母为个体人的根本,天地为人类的根本。研究人,必须研究天,研究地,就这样,天文学、地理学在《史记》中得到了反映,即特立了《天官书》《历书》《河渠书》等专篇。此外,《夏本纪》三分之二的篇幅也是与地理有关。
2.囊括国家大政
在古代,国家大政被归纳为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这是先秦时代儒家的八政观念,载于《尚书·洪范》,《史记》采入《宋微子世家》。民以食为天,故食、货居八政的第一、第二位。《史记》八书为: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司马迁认为礼是维系等级秩序的制度,为治国之头等大事,所以列礼为八书之首。礼乐相辅为治,故《乐书》与《礼书》蝉联。《洪范》八政内容在八书中的反映,“食”“货”对应“平准”,“祀”对应“封禅”,“司空”对应“河渠”,“宾”对应“礼”“乐”,“师”对应“兵”(即《律书》)。《洪范》八政的司徒、司寇在八书中没有对应之篇,但在列传中有对应之篇,“司徒”对应“儒林”,“司寇”对应“循吏”“酷吏”。同时,《货殖列传》亦为食货之事。对应只是一种近似的比较,并不等同。总之,《洪范》八政,在《史记》中均有所体现,表明司马迁把国家大政纳入了历史学研究范围,专列八书系列,开后世政书之先河。内容和序列的调整,表现了司马迁的史学观点和国家大政的轻重序列。班固《汉书》十志,序列为律历、礼乐、刑法、食货、郊祀、天文五行、地理、沟洫、艺文,内容更丰富,结构更严密,发展了司马迁史学,这是应当揭明的。班固还把职官纳入史学范围,创《百官公卿表》以载其制。
3.展现古今社会
国家大政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更丰富、更广阔的内容,应是社会基层大众的物质及精神文化生活。历史家的责任,就是要全面地反映以往历史的社会生活,摆事实,讲道理,还历史本来面目,知往鉴今,使读者受到启迪。司马迁很好地尽到了他的责任,以人物为中心贯通古今,全面地展现了古今社会实况。他不只是研究帝王将相等上层人物,同时也研究社会下层各阶级、各阶层的人物,全方位反映社会生活,而且对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精神风貌等,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总结,达到了“备天地万物”于一书的境界。
4.辨章一切学术
《太史公自序》论列六家要旨,又立“老庄申韩”“孟子荀卿”等列传,辨章学术,把学术、学派纳入史学研究范围。班固在《汉书》中立《艺文志》,对学术学派进行分类,使其更加条理化和严密,这是弘扬司马迁之学。司马迁的视野是极其广阔的。有些学术、学问,在当时还不甚发达,或未引起史家足够的重视,无论《史记》《汉书》都没有专列论载,但司马迁纳入其研究范围。如金石、简牍、甲骨,作为专门学术是后代的事,金石学形成于宋代,简牍学、甲骨学奠基于近代,但这些学问早在先秦就已经发源。三代已经开始了铸鼎彝,秦代已经重刻石,甲骨盛行于殷周,秦汉是简牍为主的时代。这些在司马迁时代是习见的东西,《史记》已纳入了研究范围。《史记》对金石、简牍、甲骨都有不同程度的载述。《周本纪》记武王克殷后“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秦始皇本纪》多次记载“刻石颂秦德”。《封禅书》记载得宝鼎,李少君鉴赏齐桓公器。这说明司马迁已将金石作为史学研究对象。《周本纪》记“尹佚策祝曰”,《齐太公世家》记“史佚策祝”,《鲁周公世家》记“史策祝曰”,《孔子世家》记“(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匈奴列传》记汉遗单于书,牍以尺一寸。单于遗汉书以尺二寸牍,及印封皆令广大长,反映了简牍的形制、使用情况。可以说简牍已纳入史学研究对象。至于甲骨,有《龟策列传》,此外记载卜筮卦象的篇章是很多的,如《周本纪》《晋世家》《田敬仲完世家》等篇,不必一一具引。
5.遗事旧闻纳入史学研究范围
拾遗事,网旧闻,司马迁将之作为史学理论贯彻。这在《太史公自序》中作了明确的交代。一则曰“拾遗补艺”,《索隐》注:“补六艺之阙也。”再则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索隐》注:“旧闻有遗失放逸者,网罗而考论之也。”拾遗补缺,《左传》注《春秋》开其端,司马迁条释为理论,成为中国史学的传统。裴松之《三国志注》,发展成为一种史书体裁,可以说是司马迁拾遗补缺、网罗旧闻理论在实践中的发扬与光大。
拾遗补缺,贯彻在其创作过程中,使《史记》内容更加全面。如孔子高足七十子,《仲尼弟子列传》实载七十七人。《史记正义》:“公伯寮、秦冉、鄡单,《家语》不载。”说明也补了《孔子家语》之缺。《日者列传》说:“古者卜人所以不载者,多不见于篇。及至司马季主,余志而著之。”古代日者社会地位低贱,史书不载,司马迁特补前人之失而作《日者列传》。列传中有许多人物附传,亦是补无传之缺,如《卫将军骠骑列传》补公孙贺、李息等十六人无传之缺。《史记》十表,特别是汉代诸表,不仅补纪、传人物之缺,也补行政大政之缺。如《将相表》记高祖六年“立大市”,“更命咸阳曰长安”,以及太尉之废置,都是本纪中没有记载的。
以上条列了司马迁创立百科全书式通史的五个主要方面,均属历史学的范畴,所以《史记》最本质的定位,是一部历史学著作。由于以人为中心,司马迁写人,创造了传记文学。《史记》既是史学,又是文学,所以一般称《史记》是一部文史名著。
(三)《史记》为人伦立则,是一部道德伦理教科书
司马迁定位《史记》为《春秋》,并说:“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换句话说,《史记》是一部人伦道德教科书,是全社会君臣父子人人必读的书,它“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太史公自序》),意思是读了《史记》,能够提高你的道德修养,懂得判别嫌疑,辨明是非,决断疑惑,赞美善良,贬抑丑恶,颂扬贤人,谴责坏人,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人人如此,全社会就和谐了。果真如此吗?让我们看看司马迁是怎样为全社会人伦立准则的,下面从道德理念与传畸人于千秋树立榜样两个方面来谈。
1.司马迁进步的道德理念
所谓道德就是人生立世适宜的言与行,以及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儒家主张“道德至上”,它比生命还重要,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就是其核心。司马迁认为道德的意义应当存在于生命意义之中,强调道德与生命是一体的,无生命的道德与无道德的生命都是无意义的。《礼书》云:
礼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于物,物不屈于欲,二者相待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
礼是道德的规范形式,是人制定的,但它的基础是人的生命需求和物质条件的平衡。道德的意义和作用就是反映这种平衡和维持这种平衡。人的生命需求是一个无限的衡量,而物质条件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变量,所以,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礼”也是不断发展的,由此夏商周三代之礼才有不断的“损益”。孔子对此是有所认识的,后来的儒家,包括孟子,对此认识不足。例如义与利,儒家把两者对立起来,君子言义不言利。司马迁认为义与利是统一的。“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有”就是衣食住行。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要生存就要有物质需求,需求就是欲望,欲是生命的需要,所以是天生的,叫“人生而有欲”。但“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为了避免争和乱,人的欲就要有一个限度,规定这个限度的就叫礼。它是人的生存、延续、发展的一种需求,所以说“礼由人起”。
司马迁把“礼”——人的道德规范放到社会实际生活中、实际的人际关系中、人的生命过程中来考察,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思想,不与圣人同是非。最大的区别就是对生命所呈现出来的“欲望”的态度。圣人视人欲为洪水猛兽,讲道德重义轻利,成为空洞的大道理。司马迁承认人欲,重视人欲,认为人欲是人性、人情的本能,是创造的动力。道德和人欲是统一的,讲道德义与利并重,社会不同地位的人对义与利的取舍应当不同。大体说来,在上位的人,尤其是最高统治者要重义轻利,对老百姓轻徭薄赋;在下位的人,尤其是黎民百姓,要重利轻义,有为创造,物质才能丰富,社会才能发展。上位下位的人,各司其能,各尽其责,社会就和谐了。司马迁有一句至理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汉书·报任安书》)重视生命,不是不要奉献,不讲牺牲,而是看用在什么地方。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出使秦国,为了捍卫赵国的国家利益,敢与暴秦作斗争,表现出的大智大勇,置生死于度外,就值得点赞。《史记》为人伦立准则,表现在司马迁的笔端,就是他褒贬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尺度,接地气,反映大众心声,与社会时势习俗相符。在下一节,还要做具体评说。
2.展现人生百态,传畸人于千秋
《太史公自序》曰:“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司马迁倡导人生要积极有为,立德、立功、立言,让生命闪光,留名后世。《史记》不只是记载明君忠臣死义之士,而且第一次记载了全社会全方位的历史,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物,百工技艺、黎民大众都载入《史记》,展现人生百态,给予各色人物以历史地位。反过来,《史记》流传后世,全社会的人都可以在《史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司马迁惩恶劝善的褒贬中吸取借鉴。这样,《史记》就成为全社会的人人必读的人伦道德教科书,君臣父子各安其位。
《史记》中的主流人物,当然是“扶义俶傥”的英雄豪杰、明君贤臣,即帝王将相是主体,他们大都有专传、合传,彰显个性。而百工技艺、黎民大众,却是社会人群的主体,他们中的杰出人物,其特立卓行,也应当进入“扶义俶傥”的“畸人”榜中,司马迁创立类传,以及在专传、合传的附传中加以记载,表现了卓越的史识。“畸人”即“奇人”,他们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鲁迅称为“畸人”,说《史记》“传畸人于千秋”。畸,有侧重和特出的意思,畸人者,奇人也,是人中的稀有人才。
限于篇幅,本题不具体展开《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的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英杰奇人,在十三堂的专题中分类评说,述货殖、说雪耻、写妇女几个专题中,还涉及百工技艺、黎民大众中的奇人,兹不一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