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十余万赵国军队也已经进入泫氏地区,离泌水不到一百余里。同时跟赵军一起来的还有赵丹派出的信使。除了乐毅还没动身,赵丹投入的兵力几乎全部到达泌水。
截止到目前,秦国损失兵力已经高达十四万。相比之下,赵国则是损失五万余人。看起来赵国大胜,实际上这其中还损失了三万的赵边骑。这属实让赵国伤筋动骨,光说这三万人,赵国得五年才能补足。赵武灵王开始,赵国铁骑就从四万扩展到八万,到了惠文王就达到了十五万。这也是赵国敢和秦国叫板的底气。开战不到半月就折了三万,这是赵国不想看到的,那怕是吃掉了秦国十四万大军。
廉颇心中也是悔恨,恨自己到达泌水太慢了。否则也不至于据城而守,骑兵守城反而限制了骑兵的力量。
王龁这头也不好受,折兵近半。问题是秦国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再投入上党了。楚国伐秦早就传到了自己的耳朵,白起又带着十万兵马往这里赶,秦国除了七万的锐士没有动,可以说得上倾出国中兵了。
王龁下达了军令,攻城!
双方停战了两天,终于在午时发起了进攻。
“全力守城,退者斩!”廉颇也在布署兵力。秦军虽然分散了赵军的兵力,但是同时也降低了赵军被破城的风险。
两个时辰后,伴随着秦军的鸣金声,秦军缓缓退去。两个时辰的拼杀,守城赵军的兵力从两万人骤减到一万三千余人,秦国也损失了万余兵马。
除了秦赵在关心泌水的战争外。赵国的盟友楚、齐、魏,以及燕国和背后策划这场战争的韩国也都在观望。各国国君也是好奇双方为什么在泌水打,泌水往后便是泫氏地区,众所周知,泫氏地区都是平原,无险可守。赵军更应该将战场放在高平关,最次也是长平关,赵军怎么能在秦赵边境开战?
各国属实高看了赵国,虽然赵国襄括了河套平原、华北平原、大同平原和太原盆地,但是赵国农业却没有因此繁荣。相比之下,反而是因为煤炭众多而使青铜业、冶铁技术长期发展,甚至相比秦国都不落下风。也就是说,赵国农业发达地区只有邯郸地区和上党地区。上党在之前就被三晋瓜分,农业发展受阻,赵国更是把赵上党当成了边境区。赵国用了四十多年时间才重新统一了上党。但上党产粮地带只有之前魏韩上党地区,如果退守高平关,就相当把西部上党地区给了秦国。赵国缺粮,更缺土地,因此赵国只要能守住一天,这西部上党就不能让。一但让出去,赵国日后能不能收复回来还好说,问题是秦军凭借上党地区的粮食就可以跟赵国对峙,这是让赵丹和廉颇所不能忍受的。
只能说,赵国崛起的太快,灭中山、五国伐齐,大破燕国、三败秦国让各国都对赵国产生了军事强大等于国家强大的错误认识。赵国也不可能对各国说自己除了军事其它都不行,赵国连年对外征伐,就是树立自己强国的形象。说自己不行,只会降低各国对赵国的恐惧,甚至会让列国打着不尊王化或者兼并战争的名义效仿之前来场五国伐赵。赵国自己做的孽,赵国只能打碎牙齿自己吞下去。
就在各国都在思索赵国用意的时候,韩国却是乐此不疲。
“好啊,打起来才好,赵秦两国都太过于霸道。如今双方大有灭国之势。韩国完全可以火中取栗,从中谋利。魏国出兵欲夺河西,我们是不是也该出兵让这水再浑上一浑。”
韩王心中极度兴奋,仅又一部分上党地区,就换得了两强相争。冯亭更是高兴,自己将守不住的上党割给了赵国,不仅韩国不再受秦国的威胁,还祸水东引,迫使赵国与秦国交战,削弱了两国了力量,韩国的压力也减少了许多。
冯亭列班说道:“我王,韩国不急。现在急得秦赵是两国,若是秦国败,秦国必然要联合韩燕,介时我们可以看看秦国能给我韩国什么,如果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就攻打它。如果赵国败,我们就趁其不备,北上攻伐邯郸!”
韩王看向众臣,纷纷嚷嚷的朝堂开始逐渐安静下来。
“众卿,可有与冯卿意见不同者?若是有,尽可说来。”
又一大臣列班而出。
“禀我王,何不两面得利?”
韩王来了兴致,问道:“计将安出?”
“可派使入秦赵,与二国言联合而抗另一国之事,则两国必然拉拢韩国,韩国则可独立于秦赵。而秦赵相攻,无暇顾及韩国,秦赵相攻后,两国俱伤,两国惧其中一国联韩而制,必纷纷有求于韩。无需一兵一卒,可谋十万之兵而不得之利。”
韩王心动了,众臣暗道不好。刚要开口劝谏,便看到韩王不掩喜色道:“就这么办!”说完之后,韩王就离开朝堂,入了寝宫。
众臣面露苦色,若是齐楚这么做,面对的只是被各国孤立。韩国这么做,秦赵会允许一只苍蝇吸自己的血吗?韩国兵力不过三五万,秦赵两大强国灭韩不过是捏死一只蚂蚁。韩国如此交恶秦赵,倒是秦赵两国联合灭韩的可能性更大。放眼春秋战国,有晋楚相争,有魏齐争霸,有秦魏争雄,有秦齐共帝,有秦赵对峙。说白了,天下只要有两个国家相互制衡,维持各国总体的平衡就行了,两大强国是绝不会允许第三方势力发展的,尤其是一块各国都视为肥肉的韩国。真要这么做,韩国可就要亡了,必须劝韩王打消这个可怕的想法。
此时的泌水,秦军早已进攻一轮,准备再度准备攻城,这一次不再是一两万人的进攻,而是秦军的大军压境。
廉颇听着秦军的号角声,知道秦军又要组织攻城了,赵军经历两轮防御,早已疲惫不堪。而秦军现在起码还有八万早就磨刀霍霍的士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