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时代下的经济脉搏(中)

言语微顿,布莱克教授沉吟半晌后从书桌上拿出另一份报告递给莱昂。

布莱克教授叹了口气道:“这是我从官方那边要的1977年米国的统计数据。虽然和我委托调查的有些出入,但是覆盖面广,勉强可以当做参考。”

莱昂接过报告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最后看到报告结尾的一个标粗的数字让他眼神一缩:通货膨胀率居然是7.6%。这让他感到一种风雨欲来的气息。

要知道如今米国联邦政府统计的通货膨胀率可不是他们前世统计的那种基本只包含消费品的通货膨胀率,目前的指标是包含大宗商品价格的总计通货膨胀率。

如今7.6%的通货膨胀率是个什么概念呢?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平均每种商品一年的涨幅为7.6%,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完全不一样。

因为某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并没有上涨,反而在大幅度下跌,如钢铁、水泥以及一些工业产品等。

而与之相反的是食品、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这些可是居民的必备消费品,侵占的可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可是在被大宗商品中和后仍然有7.6%,这就非常恐怖了。

按照莱昂以往看到的经济数据,再结合自己最近几个月的的调查数据,他认为这个数据会很夸张。

莱昂认为米国现在7.6%的通货膨胀率反映到居民的实际生活中,1977年度米国人的生活必需品花费相较于1976年至少要高出12个百分点以上,甚至达到15%乃至于20%都有可能。

而加州作为米国的物价天花板,涨幅自然更是一骑绝尘,可能会有20%以上。

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人如果在1977年工资收入没有增加12%,居民的生活水平实际上是倒退的。

虽然现在米国人的平均收入冠绝全球,每月工资中位数能达到800美元。

但是据官方统计工人的工资平均增幅大约在7%左右,这在物价的快速增长下依然捉襟见肘。

其实之所以通货膨胀率每年增加如此之高和石油价格的有关系,但是关系不大,至少在近几年关系不大。

因为最近几年石油价格一直在12-14美元之间来回波动,并没有大幅上涨。

真正的罪魁祸首其实是联邦政府搞的信贷扩张,让货币全都流向了流通领域。

因为交趾战争的缘故,联邦政府几近破产。为了保证联邦政府的运转,走投无路的联邦政府选择了大量印钱。

就像是被打开了的水龙头。而钱就像是水,水往低处流动,钱也会向价值洼地流动。

目前米国的实体行业萎靡,中低端制造企业利润微薄。

这些企业在日国及西欧的产品冲击下入不敷出,所以使得资金没有向中低制造业投资的欲望。

既然生产不赚钱,那大家自然会将钱投入到赚钱的领域。

说起投资,资本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投资股票。

但是米国的股市作为货币的一大蓄水池表现极其的虚弱,道琼斯指数更是连年下降。

70年代以来有些传统大公司股票市值腰斩乃至跌幅70%~80%,股票市场哀鸿遍野。

没有赚钱效应,资金自然不会进入股市。

虽然资本也知道有些公司的股票确实被严重低估了,但是他们可不知道这些公司的股票什么时候才能起来,投资他们风险太大。

房地产市场倒是逐年上涨,但因为地广人稀,大部分米国的土地都很便宜。

加之每年需要征收不菲的房产税,房屋缺乏大幅上涨的基础。

加州近些年房价倒是涨的一些。因为加州经济发达,房产价格自然涨的快一些。

但是除此之外大部分地方房价都没怎么涨,资本缺少向房地产投资的动力。

资本是要流动的。既然制造业和股市都不行,那就只能将目光转向其他的行业。

那么现在有什么领域的产品不愁卖,而且还能赚到钱呢?

资本想了一圈,觉得还是投资以食品为核心的生活必需品,以及控制食品流通的零售、批发及运输等行业这种流通领域才能赚钱。

因为工业品是可以不买的。不买车、不买家电是死不了人的,但是不买吃的喝的,那是真的挺不住。

所以就算再贵,民众也还是要买这些生活必需品。

有了这个念头,大量的资本蜂拥而入,投资流通领域的企业或者直接创办相关企业。

但是一个行业的产值是相对固定的。就算有大资本进入,产能也不会一下子增长和减少太多。

于是大量投资的涌入让原有流通领域的企业估值不断提升,也带动了相关资源价值的不断提升。

比如做汉堡,最简单的那种需要面包和肉排。那么大家都去投资做汉堡了,面包的原材料面粉,以及肉排的原材料肉一定会上涨。

当一个企业这么做的时候还不明显,但是当众多企业都如此做的时候可怕的后果就开始显现。

虽然米国的农业异常发达,但是每年的生产是有定数的。

因为生产的原料多了卖不出去价格就会暴跌,所以一般来说每年播种前都会按照往年的销售额做规划。

哪怕是资本大量进入,产量也不会一下子多出太多,价格也自然居高不下。

其实很多年前大资本就控制了米国大半的农业生产,掌握了农产品的定价权。

但是他们不敢贸然提价。因为米国是个农业极其发达的国家,生产的食品哪怕是再浪费也够养现在米国好几倍的人口了。

大资本虽然屡次想提价,但是碍于市场经济供需关系的限制只得作罢。

毕竟你的价格提升的太高,人家可以在农场主、农民那里买。虽然他们手中的东西不算太多,也掌握不了价格,但是供应整个米国是绰绰有余。

因为米国这地方食物总产量实在是太高了,愁的是卖不出去,资本加价不是自己搞自己吗?

要知道前些年米国的大粮商为了将农产品卖出去可是愁的头都秃了。别说是涨价了,降价也行,只要能卖出去就谢天谢地了。

直到几年前大粮商们找上了老大哥苏国,这才让他们松了一口气。

这很难令人置信,苏国这个米国最大的竞争对手竟然会是米国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榜一大哥。

说到这个自然是有原由的。

因为赫鲁晓夫无视自然环境,在苏国全境种玉米的谜之操作,让苏国的农业元气大伤,一直都没恢复过来。所以使得苏国必须要靠进口才能解决国内粮食不足的窘境。

遍关全球,只有北美、南美的粮食产量最高。往年苏国都是在南美进口粮食的。

只是70年代以来米国开始加速统合南美,所有不跟随米国的国家都被米国重创。

如阿连德,一国之大统领,因为反抗米国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至此南美变成了米国的一言堂,农业的开发权也基本落到了米国大资本的手中。这使得苏国无法再从南美获得物美价廉的粮食。

资源都到了死对头手中,按说这些粮食肯定是买不到了。想到自己的国民要饿肚子,苏国的领导人是一头包。

但就在苏国领导人发愁的时候,米国的大粮商们找了上来。虽然阵营是敌对的,但那是国家的事情,资本家可是没有国界的。

于是愁的卖不出去粮食的米国大粮商,以及愁的买不到粮食的苏国政府一拍即合,开始了贸易。

其实米国联邦政府是屡次呼吁粮商们不要将粮食卖给苏国的,这可是妥妥的资敌。

但是粮商们可不管那么多,告诉联邦政府要不就把我们的粮食包圆了,要不就别bb。弄得联邦政府也没辙了,只能默认了这件事。

有了外部客户,粮商们的心气自然就高了,有了提价的底气。

加之近些年大量资本涌入流通领域,大量外来资本的进入必然让原有的资源产生溢价,让粮商们一下子嘚瑟起来了。

因为他们现在手中的粮食从卖不掉的、需要花钱去存储的压仓货变成了稀缺资源,可以待价而沽了。

只要涨的不是太过分,投资无路的外来资本还是会抢着要的。

毕竟这几年米国每年超发的货币总量大幅度增加,商业银行的放贷压力也大。

而商业银行只会把钱贷给能偿还利息和本金的企业。现在能基本无风险偿还给银行的本国企业,只有那些投资生活必需品以及流通领域的企业了。

这样一来那些投资流通行业的企业手中的钱就更多,也就促使他们去购买更多生活必需品以及流通领域方面的资源。

就这样滚雪球,让日常消费品的价格越来越高。

当然还有汇率因素。正常来说就算国内必需品价格上涨过快,国家也可以通过进口外国商品平抑本国的物价。

但很可惜的是美元在这几年表现的非常萎靡,币值不断缩水,进口成本在不断的增长。

加上相关资本集团要求联邦政府加大进口关税,使得进口产品更加昂贵,民众自然也买不到廉价的商品。

所以物价就像一头出笼的猛兽,已经拽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