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天象寻常

在这个种田靠天的时代,首先就要保证粮食的供给,虽然唐朝的时期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后世许多是戈壁沙漠的地方现在也是草原林木茂盛,但是局部地区的干旱和水涝还是有的,如果能提前做好准备,总是比临时抱佛脚的好。

梁令瓒听到后,好一会行礼道:“陛下,臣向皇帝推荐一人,此人博览群书,在天文、历法方面造诣远在臣之上。”

李隆基也很惊奇,民间竟有比皇城司天台(太史监)能力还要强。

梁令瓒说道:“此人是郯国公张公谨的曾孙,少年时,在京城长安拜师求学,学习历象和阴阳五行之术。到了二十岁左右,就已经博览经史,尤其精通天文、历象、阴阳五行之学,以学识渊博蜚声京都,被誉为“后生颜子”。

“武后时期武三思钦慕张遂的学识和品行,欲结交他以抬高自己,但张遂厌恶他的人品,不屑与他为伍,又恐加害和纠缠,就遁入嵩山,拜在普寂禅师门下剃度为僧,取法名为一行,人称“僧一行”。”

“张遂出家后,仍然专注于历象之学。他先后在嵩山嵩岳寺、荆州云台山、当阳玉泉山游学深造,刻苦钻研佛教经典和天文历法,取得了很高的学术造诣。在天文历法更为精通,佛教中也德高望重的大师。”

“既然有如此学术造诣的高人,高力士让秘书监草拟招贤诏书,诚召一行大师前来长安为朝廷的天像历法待诏。”

“梁令瓒举荐人才有功,赏绢帛三十匹以表举贤功绩。”

李隆基走到秤漏面前,北魏道士李兰发明的秤漏,这个秤漏,水是经过虹吸管从大木桶流到秤钩上的受水壶,流水一升,重量增加一斤,时间经过一刻。秤杆的末端可以读出一刻的分数,准确度比较高。

此时已经是刻度显示在戌时中,也就说是后世快下午八点,也就是快二十点。

李隆基走出大殿,说道:“《尚书·舜典》中有这样一句话“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何解?”

“陛下,上天之体不可得知,测天之事见于经者,惟玑衡一事。玑衡者,即今之浑仪也。璇玑者,璇是横着的玉杆,玑是转的意思,玉衡者,衡是平,也称为玉仪。”

“浑仪羲和氏旧器,历代相传谓之玑衡。“

“《周髀算经》中的“七衡六间图”。”

“七衡六间图”上有7个间隔等分的同心圆,每一圆为一“衡”,衡与衡之间称为“间”,每一衡表示一年内太阳在不同季节的运行轨道。

梁令瓒说着,取来一张“七衡六间图”展开说道:“天象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聩三光隐映,以为昼夜”。

意思是其天地之间的距离八万里,天穹的中央是北极,日月星辰就围绕这个极旋转不息。

梁令瓒指着图说道:“天圆为张盖,地方为棋局,天旁转为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随天左转。故日月实东行,而天牵之以西没。”

“七衡六间图”有七个同心圆,每一个圆为一衡,衡与衡之间为一间,衡间相去一万九千八百三十三里一百步,每一衡表示太阳在不同季节的运行轨道。每年冬至,太阳沿最外一个圆(外衡)运行,太阳出于东南而没于西南,日中时距地平高度最低;夏至,太阳沿最内一圆(内衡)运行,太阳出于西南而没于西北,日中时距地平高度最高;春分、秋分时太阳沿正中一个圆(中衡)运行,太阳出于正东而没于正西,日中时距地平高度适中。各个不同节气太阳都沿着不同的衡运动;其七个同心圆恰好对应12分节气点。”

“七衡即是太阳运行的轨道,内衡和外衡之间这一环带涂上黄色,即所谓黄道。太阳只在黄道内运行。夏至日,太阳在内衡道上运行。从夏至日到大暑日,太阳在第一衡和第二衡的中间,即第一间运行。大暑日,太阳在第二衡上。处暑日太阳在第三衡上。秋分日太阳在第四衡,即中衡上。霜降日太阳在第五衡。小雪日太阳在第六衡。冬至日太阳在第七衡,即外衡上。从冬至开始,太阳又往内衡方向运行,于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分别经过第六、五、四、三、二各衡,在夏至日,太阳又回到了内衡的轨道上。这即是太阳在七衡六间轨道上的运行情况以及与十二节气的关系。”

“从外衡到内衡,再从内衡回到外衡,两个阶段各12等分,加在一起就是二十四节气。”

李隆基当然了解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学领域的一大创造,几千年来对指示物候时令,指导农耕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测定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并将其编入《太初历》。他规定偶数项的节气如雨水、春分、谷雨一定要在当月出现,否则要定这个月为上月的闰月,这种置闰原则一直沿用至今。

对我们的祖先来说,自然界里跟他们关系最密切的存在,除了人自己,就是身边的植物,拿它们的果实吃,拿它们的根茎叶花果实治病。人类的早期发展时代,和其它动物相似,是基于生存的需要而发现、认识、了解和使用植物。人类使用植物的本能,代代相传的逐渐形成经验,并不断积累,发展成为对植物有意识的观察、认识、使用和研究。是古人格物的重点对象。

时令,历法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果。由物候、气候、天象与农事活动的时间、空间,周期性变化而引发的圜道观念,是农耕时代的思想观念特征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历史观、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思想的发展。

中国古代人们对阴阳、五行的认识,是圣人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近取诸身,就是认识人体与自然的关系,远取诸物就是研究动物主要是牲畜、植物主要是农作物与自然的关系,目的是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农业文明的结晶。

通过不断探索农作物、人等万物与天地的关系,圣人告诉人们观察万物之作,观察太阳在七衡六间的玄之又玄,阴阳的消长,太极的变化,二十四节气接续周行,以茂对时,按时节播种,贵时、以时为宝,“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圣人对阴阳的认识解决了中国古人农作物什么时候种的问题。

听到梁太史的解说,李隆基说道:“自黄帝纪元以来,君主治国的核心是生生,是尊道,善生,蓄德。易经讲“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老子讲“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上善治水”,“善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黄帝内经讲“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符经讲“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中庸讲“率性之谓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论语讲“学而时习之”的时习之,本的都是一个理,历法。”

“道贯天地万象主,德是人间富贵根。大道无形,因德而显;大道无名,因德而彰;大道空灵,因德致用。”

“梁太史,所以说观星图象有一定规律,一切都只是寻常。”

李隆基说完,看了梁令瓒一眼。

梁令瓒心中一惊,俯首说道:“陛下说的对,一切都只是寻常。”

聪明人就是一点就悟。梁令瓒自己明白了,圣上来此,就是告诉司天台,一切天象都是天地星辰运行的规律,一切只是寻常景象,不要牵强附会什么圣人不德不贤之类的话。

李隆基骑马返回兴庆宫,高力士一路无话,进入勤政务本楼后,高力士一边站在一旁,不时皱眉。

李隆基看到后说:“有什么想问就问?”

高力士行礼道:“陛下,臣不知从哪里问起?观星境里看的夜空星月如此清晰,但那银河是好似一堆星星,也没看见天宫在何处,月亮上也看不见广寒宫,荒凉无色?”

李隆基想了想,说道:“也许看的还不够远,也许需要有一天飞到天上去看,或者需要换一个地方去看!”

“陛下,这天象真能预测人间吉凶?”

“鸿蒙之始,人类生活艰难困苦。。伏羲领导部族辛勤劳作,“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却依旧食不果腹,饥寒交迫。伏羲。定居宛丘后仰观日月星辰的变化,俯察山川风物的法则,苦思宇宙奥秘,追年逐月,风雨无阻。此时,蓍草和白龟这两个祥瑞之物的出现,伏羲捕获了一种灵感,伏羲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现象,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发明创造了八卦,他用一条长横线“—”代表“阳”,两条短线“--”代表“阴”,进而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合图画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种形式,分别代表方位和自然现象:乾为正南,代表天;兑为东南,代表泽;离为正东,代表火;震为东北,代表雷;巽为西南,代表风;坎为正西,代表水;艮为西北,代表山;坤为正北,代表地。其中,乾、坎、艮、震属阳卦,坤、兑、离、巽属阴卦。

因此,他仰观天象悟出“八节”(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俯察蓍龟画出八卦。

“八卦”所代表的八种事物天、地、水、火、风、雷、山、泽来看,这些都与先民的渔猎生活紧密相关,是直接影响生民生活的基本环境。

伏羲先天八卦无文字,一转一动,阴阳消长,千变万化,包罗万象,论证了天道即宇宙自然的起始、形成、运行的规律。

文王演周易,六十四卦全然是伏羲先天八卦,符号一个没改,全盘接受。六十四卦命了卦名,作了卦辞,明了卦义,上下一脉相承,一气相通。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和伏羲文化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天道运行和发展规律,实质是一样的。

观天象,其实就是预测今岁的天旱、水涝、大风、霜雾、天寒,这些对人们的生活生计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由此推断吉凶。”

“这样说吧,观天者常说浑天、浑象,是因为西汉时期观天道家大师落下闳发明的仪器名叫“天地彻”,取“通天彻地”之意。其也是浑天说较早的提出者之一,这个仪器后世也以“浑天”得名,正来自于此。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

“制作的原理就是“设位(璇玑,浑仪)”和“垂象(玉衡,浑象)“设位和垂象”所遵循的原理,伏羲画八卦以应天象,乾坤定南北,坎离定东西,天南地北为序,因此可以说伏羲先天八卦就是上古的天文图解”

“浑天说——天地合起来像鸡蛋,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落下闳制作的这一仪器,后来张衡改进的形制,皆是由一重重的同心圆环构成,最基本构件是四游仪和地心轴环。同时作为设位仪器,内有窥管,用来测定固定时刻天体坐标和地平坐标。”

“对相应伏羲先天六十四卦,结合天象地舆与谶机之术,成为朝廷“观象应昭”的指导参考。”

高力士想了想,“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