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恶钱泛滥

唐朝朝廷设置了一种叫“公廨本钱”的专款用于官方发放贷款,其职能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银行。公廨本钱由由各州令史经管,借出五万本钱,每月收取利息四千文,年息约达100%。

从李渊起兵到贞观时期,战争持续了30多年。枪炮一响,黄金万两。有时候连官员工资都发不出。唐太宗李世民憋出一个大招——放高利贷。但体面还是得要的,所以得找个白手套。于是专门设立了一个岗位,叫“捉钱令史”。捉钱,捉钱,很形象嘛。唐太宗:我把国库的钱给你做本钱,友情价,利息一年100%就行......捉钱令史快哭了:年化利率100%,还友情价?唐太宗说:只要你把钱捉回来,我给你升职,赏你在长安城骑马......当代考古学家发现了大批唐朝借贷契书,新疆也出土了很多借贷文书,可见大唐借贷之发达。

长安粮价产生虹吸效应,距离近的河北道,淮南道的粮食的商船已经到了洛阳。上元节的第二日又有2万石(236万斤)粮食进入长安,如同石入大海,无影无踪。现在不仅是长安,关中的粮价也跟着上涨,几乎所有人都在抢粮。

第二天进入长安粮食是达到2.5万石,第三天进入长安粮食是达到3万石,第四天仍是如此3万石粮食准时在午时进入长安,如果这些商贾这个时候意识到了不妙,和圣上一起40文售粮,虽然会赔钱,但是决计不会破产。

所有的商贾、行商、百姓都在等待着。因为大家都知道。太仓的粮食就要完了,那时候朝廷无粮可放了。再等几天,粮食的价格,就会飞上天去!

也不知道他们是傻,还是装作看不见,长安清明渠、永安渠、龙首渠已经清淤结束,那水深是能承载起千料大船。

隆兴船队在“中流砥柱”积累闯滩经验后,每天十艘千料大船进入潼关水驿码头。李隆基在等看看这群商贾,能吃进多少粮食。

“圣上已经十五天了,已经有40万石粮食进入长安,那么多粮食,全部购买,那现在粮价需一亿五千文,明日运进长安城内里粮食的价格会降下来一些啊?”宋璟疑惑的询问道。

对于漕渠的粮食的价格,宋璟现在真的看不懂了,。

长安现在每日运进粮食2万石,他们居然悉数吃进,价格还在上涨,仍然没有任何的下降的可能。

天气已经转暖,皇上动用太仓粮食在各个粮铺售粮,难道要看着整个皇宫没有粮食,宋璟也希望煤价能够降下来一点。

李隆基摇头说道:“宋明公,你太小看这帮人逐利的性子了。他们现在已经红眼了。”

这群人已经是赌红了眼的赌徒,钱柜那边已经有人已经拿着绢布、丝绸、珠宝、甚至房产和地契抵押借取银子,银器背着高额的利息。

“朕明日,张的皇榜,明明白白告诉他们,朕有三亿斤的粮食,会在十天后进入长安。”

“但是他们要么是不信朕有100万石的粮可以放,要么不信朕这100万石的粮平价售出会有什么恶果。”

宋璟说道“现在已经每天可以看到进入长安的粮食每天都在增多,这些人还是聚集一起,全部高价购入进入长安每一粒粮食”

李隆基无奈的摇了摇头,叹息的说道:“他们在追涨。”

宋璟叹息的说道:“唉,列子云: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春秋齐国有一个渴望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戴整齐来到市场上,走进一家卖金子的店铺,抓起一块金子就跑。官吏捉住了他,责问道:这么多人都在那里,你为什么还偷人家的金子?”

“他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没有看见人,只看见金子。”

“现在这些巨富豪商们,怕是以为这粮食,是随便散落在街头的金子吧,而且是没人看管的金子。”

“现在收购粮食,在他们看来,几乎等同于在给他们钱一样。”

李隆基听完了这个故事。

宋璟是个学富五车的进士,他或许不懂财经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但是宋璟很懂史,列子的这番话,的确充分的形容了此时这帮人追涨的心理活动。

李隆基点头说道:“大约就是这个想法,他们觉得那是没人看管的金子,却从没想过,这种事,做不得。”

只要,只要在太仓粮食售完或者长安出现部分坊间缺粮,那时候,他们就大赚特赚。

李隆基张榜公布,十天后将有100万石粮食陆续进入长安,粮价将恢复到15文一斗。消息一经传播,整个长安百姓振奋,开元新年压在百姓心里粮食危机,得到一定解脱。

但是还是有人不信,认为是太仓即将无粮可售,即便码头粮食已经800文一斗,依然全部购买。

皇榜公布第七天时候,姜健统计出从正月初七开始截止正月二十六有50万石粮食被全部买走,均价每斗在400文,相当于相当于2万万贯,这些投机者富可敌国毫不夸张。不过姜健带来另一个不好消息,在钱柜兑换的钱币的“恶钱”居多。

这样“恶钱”问题由来已久,唐代以前历代所铸钱币均有不同的文字如半两、五铢、货泉等等,至唐代初年仍继续混杂流通;线环是指钱体整体呈圆形圆孔的钱币,形似小铜环,种类超轻,隋朝后期经济困顿曾大量铸造发行这种劣质钱币;偏炉是指民间私铸时窑炉燃烧风、火不均造成钱币成色各异;稜线指钱币铸造时钱郭或钱文上有突出的稜线。

第一是前朝各种古钱遗存。因为铜钱本身也具有铜器的耐久性、耐贮存性等优良特征,只要不人为有意破坏收缴,就能长期存在于世。“恶钱”里还有西汉时期所铸的五铢钱;

第二是民间私铸的各种质量不达标的钱币。由于铸钱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所以民间屡有违法的私铸行为,私铸者为了谋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使用大比例的铁、锡、铅来节约成本,其中也有私铸外形符合通行标准的开元通宝钱币的情况,但大多数则破烂不堪,布满毛刺、稜线、重量亦不达标;

第三是一些不法商贩私自损坏官府所铸的标准钱币来偷取铸钱的原材料——铜,这样便造成钱币残缺,这种残缺钱币在市场上若继续流通就变为恶钱。东西两京的长安洛阳及江淮地区经济都比较繁荣,故此对货币需求量较大,所以恶钱较多,而偏远地区则因为管理不严为恶钱流通提供了土壤。

姜健说道:“高祖、太宗皆颁布了严苛的法令来禁止私铸、使用恶钱。《唐律疏议》明确相关处罚有连坐、身死、家口配没、流放、杖刑等等,一旦发现严惩不贷。但该法令过于严苛,在执行中引起诸多社会不良反响,因此太宗以后逐渐放宽。”

宋璟:“请皇帝下旨摒弃恶钱,非朝廷铸造开元通宝一律取缔。”

李隆基道:“宋明公,事急则缓,恶钱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活动繁荣和朝廷用钱管理不规范所导致的恶劣局面,这是由市场决定而非由国家纯理性规定决定的,无法合理解决钱荒,强令摒弃恶钱使用,会使物价飞腾、民怨不断,严重者会引发民变。”

宋璟一脸懵,听不懂什么意思,李隆基说道“正如现在,长安没有引起混乱,就是户部在京兆府180坊以每斗40文限量放粮,但要是户部米粮没有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情况?”

历史上宋璟罢相就是因为摒弃恶钱导致民生凋敝,被弹劾。

“那时长安米粮价格就是他们定价,长安会、不整个关中会饥荒...”宋璟说到这里不再说话,喃喃自语道:“长安有六十万人口,粮价飞涨,百姓无力购粮,先是出售田地房产、拖家带口,离开关中,但无粮许多人怕是走不出关中了”

李隆基说道“那时的关中百业凋零,经济崩溃,朝廷会失去对国家经济掌控,天下混乱。”

“漕渠的粮食一直飞涨,这些人敢于大量高价买入,就是在赌十天后,长安无粮可售,。”

唐朝的犷冶政策,一般地说是听由百姓采冶,官府只竹征税。“天下诸州出铜铁之所,听人私采,官收其税。若白蜡则官为市之。其西边、北边诸州,禁人无置铁冶及采矿”。除西北边境外,百姓可以随便开矿冶铸。

唐代吴郡(江西全境)有洪州、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抚州、信州,洪州有铜坑一座,袁州有铜坑一座,抚州川击川有金、银。江州彭泽有铜得阳有银、有铜。饶州有铜坑3座,乐平有金、有铜、有铁、有银坑。信州有铜坑1座。铅坑1座。玉山有铜、铅、银上饶有金、铜、铁、铅弋阳有银矿,虔州南康有锡于都有金矿,所以吴郡是大唐私造文钱的主要地点,这也是这些人最大的依仗。

李隆基通过钱柜了解:私造钱币也不会有多少了,因为已经有人拿着珠宝、玉器、房产、地契在质押贷款。而钱柜出具是一张张“飞钱”,所谓的飞钱就是钱柜出具的票据(可兑换多少金、银、绢布、文钱的凭据)。

唐朝也不可能有二十亿文钱,不然也不会绢布成为大宗商品交易替代货币,银子因为含杂质太多,不是主要商品交易货币。

宋璟有些发懵“如果这样,那他们不是能一直买入粮食,那长安危也!”李隆基笑道:“宋明公有时间多读读管子的书籍,运河边的柳树已经长出绿芽,万物复苏的时候到了。”

李隆基道:“姜明公,通知仓部署这几天维护打扫各仓,准备接收新粮。”

姜健是户部侍郎也很疑惑,但也遵旨行事,隆兴商会现在是皇商,但不归户部管理。

晚上在兴庆宫德风殿,李隆基见到隆兴商会大掌柜。王顺瑞作为隆兴商会的掌事人:“圣上,洛阳已经汇集有千艘粮船,至少有100万石以上,各州府仍然有粮船前往,潼关水驿有150石粮食。”

当时派户部尚书魏知己和卢怀慎前往洛阳,就有诏令

“漕粮粮市口还在扩大,只要他们能吃,朕后日就放四万石出去,就一直放,放到他们吃不下为止!”

李隆基的表情变得凶狠了起来,他们不怕吃撑了,就一直放粮,再放50万石粮食,后面还有100万石粮食,实在不行,隆兴商会把洛阳120万石粮食直接加价买下来,看不看撑不死他们。

王顺瑞满是笑意的说道:“但愿他们能够早日醒悟,及时改悔。”

李隆基摆手说道:“不不不。”

“如果按照钓鱼的说法,就是他们此时已经咬住了饵,进入了朕与他们这些鱼相持的阶段,如果说朕力亏,他们就可以把朕的鱼竿拖入水中,甚至把朕拖入水中。”

“但是他们此时不下死力气拉鱼线,就会被朕钓出来。”

“改悔是在未咬钩之前,他们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

王顺瑞站在那里满脸笑容,陛下的比喻很是有趣。圣上在潞州还是郡王时候,就已显现出极高的经商天赋,而且在商铺管理上也是别出一格。

“是啊,赌红眼的赌徒,是会陷入疯狂的状态,会拿出自己仅剩一个铜板压上去。”

那就是他们此时必须要全部买进运进长安的粮食,即使对方开出高价,不然,新的商贾有了存粮,长安粮价就可能低于他们买入的价格,否则他们就会赔钱。

这场角力,在他们收购常平仓售粮时候就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