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李隆基离开兴德坊,说道:“宋明公,那日听闻渔阳县伯,卢侍郎,生活清俭,不营产业,器用服饰,无金玉绮文之丽。所得禄俸,皆随时分散,而家无余蓄,妻子匮乏,今日有空,去看看。”
意思是:卢怀慎为官清廉俭朴,不经营私产。他为官数十年,虽然地位尊贵,但妻子儿女仍然寒冷饥饿,家里的衣服、器物上没有用金玉做的豪华装饰。得到的俸禄赐物,常常毫不吝惜地给予部下、贫民、朋友、亲戚,随给随无,很快散尽,家无余蓄。
李隆基今天脸上的笑容一直不断,他办了件大事,给自己老爹中宗皇帝出了口气。
大唐建立国都九十多年长安城绝对的忠诚吗?这帮龟孙,今天在漕渠边自己堆砌粮山,给埋了,在仙居楼的楼顶的销金窟里,花掉自己身上最后一两金,正在清点抵押房产地契还给钱柜,当然漕渠粮食尽归钱柜。
户部侍郎姜健满脸笑容,高兴。
“长安城现在粮危度过,但是我们不能放松警惕。”李隆基止住了笑意,面色平静的说道。
“现在长安粮食存粮可保无虑,徭役民夫民户的尽快返乡,准备春耕。”
“将作监韦凑带领两万匠工和民夫修筑堤坝水闸,户部不可懈怠,给足工钱,伙食管够,但不可浪费。”
“黄河修筑河坝不易,不可寒了匠工民夫之心,朕希望万夫齐心,早日将天斩变通途。”
姜健行礼道:“臣必不负圣上所望。”
几人说话间,就安业坊,李隆基走下马车,几人在宋璟的带领下来到一间门上连个门帘也没有低矮的土房前,宋璟推开木门,“吱吱呀呀”门轴声,很是刺耳。
屋内很是简陋,一张草席上放着不知道多少年的桌子,旁边一只麻布口袋,卢怀慎躺在一张薄薄的竹席上面,门边鞋子满是尘土,看样子刚从洛阳回来不久。
卢怀慎从洛阳时碰到了棘手事情需要面圣汇报,请奏文书需要等秘书监回书才能面圣,可能是累了躺在竹席之上,听见门响,屋内光线昏暗,,迷迷糊糊的抬头想看清来人,宋璟:“卢侍郎,圣上光临,还不起身。”
卢怀慎慌忙起身,鞋也没穿,光脚在竹席上行稽首礼“圣上万福!”适应一会,眼睛终于可以看清屋内景象,李隆基就看到了卢怀慎衣袖上的墨迹。
“朕安,快快起身,卢爱卿刚回京,就为国事辛劳。”李隆基说着也不推辞,直接坐到桌子上竹席上,虽然河边柳树发芽,但初春天气还是寒凉,坐到竹席之上顿时觉得一股凉意自脚上直上,再看看一旁卢怀慎一身麻布,里面填充不知道什么鸟毛,倔强的从接缝处探出头来。
高力士赶忙从外边拿来虎皮蒲团,老虎的花纹在皇宫尚衣局精湛收益下,十分奢华艳丽,但和此处却显得格格不入,有那么刺眼。李隆基说道:“把蒲团给卢爱卿已快知天命,多日奔波,身体疲惫朕正直年轻力壮,百邪不侵!”说着拿起桌上的卷轴看了起来:官吏奖惩谏朝廷任命地方官吏要有一定的任期。现在,地方官员在位多者一二年,少者三五月,还没有作出政绩,就调离或升迁,而不论政绩。这样就使没有迁官的人倾耳而听,踮足盼望,争相冒进,没有廉耻,还哪有闲暇为陛下宣布风化、抚恤民众呢?礼义不能施行,户口更加流散,仓库日益匾乏,百姓日见凋弊,都因为这个缘故。
民众知道官吏任职不长,便不听从他的教导;官吏知道迁官日期不远,也就不竭尽他的气力。地处爵位而偷安,用来养成资历声望,虽然圣明君主有勤劳治理天下的志向,然而侥幸的道路已经开启,上下之间互相欺骗,怎么能尽力做到至公呢?这是国家的弊病。这种弊端长期不整治,国家将会像病入膏肓的人一样不好挽救。
他建议:对地方官吏必须定期考核,考核时要注重实绩,尤其要看人民是否安居乐业,社会风气是否端正,地方财政是否充足。对考核成绩优异的官员,可升迁官职增加俸禄;对那些没有政绩、甚至犯罪的人,应免其职务贬为平民,做到赏罚分明。
卢怀慎建议任用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人。他认为,凡是有才能可以担任地方长官或高级僚佐的人,朝野共知,应该委以重任,让他们在地方上出力,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并由朝廷核查他们的政绩;对年龄偏大或身体不好而不能正常处理政务的官吏,应劝其离职养老,使得贤者与不贤者能截然分开。如果委任的地方长官没有治理的才能,不能胜任工作,又欺凌暴虐百姓,就会使平民流亡,或者起事成为盗贼。如果官员不努力工作,不一心为公,仅凭侥幸升官的心理混日子,将会导致浮夸之风、廉耻之行盛行,这种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李隆基看完奏折,把奏折给郭元振和宋璟传阅,说道:“卢爱卿,此次回京,忧心为国,朕欣慰。”
“我朝选拔主要有三种途径:科举、荐举和门第。科举是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唐朝科举分为进士科和明经科两种。进士科考察文学才能和政治见解,主要选拔文官;明经科考察经学知识和理论素养,主要选拔教育官。
科举考试分为省试和殿试两级,省试由各地方主考官主持,在各省会城市进行;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在京城进行。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称为“大比”。科举制度是我朝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
荐举是指由有权威或资格的人推荐人才的制度,我朝荐举分为征辟和察举两种。征辟是指朝堂机构或地方长官根据需要征召人才;察举是指中央或地方派出专门人员到各地察访有才能或德行的人,并上报任用。
荐举也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之一。
第三种便是士族门第是指依靠家族背景或师友关系进入官场的途径,唐朝门第分为王族门第和士族门第两种。王族门第是指皇帝的亲属或外戚所形成的家族势力;士族门第是指历代高官或名士所形成的家族势力。”
卢怀慎起身道:“以上选官科举论才,荐举论仁德,门第论家势,也造成懒政庸官的存在,当官不尽职责、不勤政为民、只顾自己享乐的国家蛀虫,是社稷的毒瘤,不仅影响了朝廷治理地方效率和水平,也危害了社稷的稳定安全,更损害了朝廷利益。”
“正如卢爱卿所言,多年积弊,因为亲故之私情就滥赐官爵,只想拿着俸禄不干事,轻慢朝廷制度,此是祸乱朝纲之举。”李隆基说道。
“朕选国号为开元,就是要开始新的纪元,需要智勇大将镇守河山,济世栋梁之材匡扶社稷,开未有之盛世,使天下百姓幼有所学,老有所依,饥有所食,寒有所穿,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唐人皆可往。”
“朝廷官制事关社稷安危,诸位明公皆是朕之肱骨,今日借这陋室希望各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宋璟道:“圣上,应修订官制,对三省职权进行明确划分,中书省负责决策政令,门下省审议政令,尚书省执行政务。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分别负责管理各自领域的事务。三省六部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和协作,形成了一个有效而灵活的行政体系。”所谓官制,就是指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置和运行方式。
郭元振:“提升御史台地位,直属皇帝领导,也就是唐朝最高级别的监察机构。御史台由御史大夫领导,下设左右台御史、监察御史等。御史台负责监察全国各级官员的言行,检举弹劾有过失或罪行的官员,并向皇帝直接报告。
御史台不受其他机构的干涉,可以直接对付包括宰相在内的任何人。负责检举揭发了一些懒政庸官或者贪污腐败者,维护了国家法纪和社会秩序。”
姜健说道:“太宗划分大唐为十道,各地观察使,监管地方太大,应重新划分。”唐朝的地方官制主要由道、州、县三级组成。道是指一定区域内若干州县组成的行政区划,由节度使或观察使等长官负责监察各州县官员。
卢怀慎又说道:“设立对地方官员考核:分两种方式:考绩和巡察。考绩是指对官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评定的制度,唐朝考绩分为年考和大考两种。年考是指每年对各级官员进行一次的常规考核,以决定是否给予升降或奖惩;大考是指每三年对各级官员进行一次的全面考核,以决定是否给予转任或留任。考绩制度在唐朝是一种重要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官员勤政廉洁,提高工作效率。
巡察是指对地方官员进行实地检查的制度,唐朝巡察分为巡按和巡视两种。巡按是指由御史台派出的监察御史到各地方进行巡察,主要负责查办地方官员的过失或罪行,并向中央报告;巡视是指由尚书省派出的刺史或都督到各地方进行巡察,主要负责检查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等情况,并向中央报告。”
“官员考核制度可以加强朝廷有效的管理地方的统一领导,防止地方脱离朝廷控制。”
朝廷官制对官员升迁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根据官员的工作表现和品行品德给予相应的升降、赏罚、转任、留任等处理。
设立奖惩制度要做到两点:一是奖惩相当,即对官员的功过同等看待,不偏袒不压抑;二是奖惩及时,即对官员的功过及时处理,不拖延不遗忘。这样奖惩制度可以起到了激励优秀官员、惩戒无能官员、警示全体官员的作用。
圣上还要允许任何人对有过失或罪行的官员进行弹劾,即上书或口头指控,并提供证据或理由。
弹劾制度要做到:一是弹劾无禁区,即任何级别或身份的官员都可以被弹劾,包括皇帝亲属或外戚、三省长官或御史台长官等;
二是弹劾无后果,即对于弹劾者本身不会受到任何惩罚或打击,除非弹劾内容是捏造或诬陷。
根据各位所述,一部完整监察官员制度逐渐完善,有多种方式和手段,从选拔、管理、监察、奖惩等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来保证官员的勤政廉洁。这些制度和措施相互配合、相互制衡、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有效而完善的治理体系。
几位官员都是在地方和朝堂任职多年,拥有很多治理懒政庸官的经验和教训,很多谏言策略给了李隆基借鉴和启示。应该说,大唐立国九十年给李隆基留下众多人才,华夏也从不缺少治国安邦济世人才。
不知不觉已过午时,在这里呆了很长时间,李隆基让卢怀慎家里人准备饭菜,卢怀慎的夫人面露难色,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李隆基说道:“不必拘谨,平日你家吃什么,朕今日就吃什么。”高力士和夫人一起起身,不一会就端上来的只有两瓦盆蒸豆和几根青菜,此外什么也没有。
可能不好意思,为了防止屋外人看见,拿起草席挂在窗口遮挡起来。
众人看见,潸然泪下。李隆基轻轻擦拭眼泪道:“为官清廉,不营私产,为治国安邦,日理万机,致使须发早白,是朝之表率,国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