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曾写道:“谁学会了以正确的方式焦虑,谁就习得了生存之道。”1

且慢,焦虑的方式难道还有对错之分吗?这听起来像是又多了一件让人焦虑的事情。

然而,我愿视索伦·克尔凯郭尔[1]为焦虑的守护圣人[2],他的话一语中的。

正如你讨厌焦虑的感觉,我也一样。或者说,人人如是。焦虑是一种令人痛苦不已、不堪重负、心力交瘁的情绪。也正因如此,我们都未能领会到克尔凯郭尔在这里所表达的观点:焦虑想要成为我们的朋友。它希望得到认可、承认、倾听、珍惜和关注。焦虑让我们感到痛苦,因为它就像一个喜欢讲道理的朋友,说出忠言却总是逆耳。当焦虑来了,如果你不是顺从内心去逃避或躲藏,而是选择认真去倾听它想传递的信息,那么你的生活将变得更美好。

讨厌焦虑有什么不对吗?难道焦虑不代表一种个人的失败吗?它难道不代表着我们自身或生活出了问题,这些问题是需要解决和根除的吗?然而,历史上从来没有人能够根除焦虑——谢天谢地,因为如果焦虑被根除了,将会是一场灾难。

本书的主角是一种情绪,它既痛苦又有力、既可怕又有趣、既令人疲惫又充满活力,而且它并不完美。如生活,亦如做人。这就是生而为人的感觉。如果你读完这本书,我相信你会改变对焦虑的看法。这就像是著名的视错觉图形“鲁宾的花瓶”:用一种方式看,你看到的是一个花瓶,但换种方式看,就会看出两个人的侧脸,他们隔着花瓶形状的空间,彼此对视。

彻底改变思维模式,把焦虑视为我们的朋友和盟友,不仅仅是做一系列练习或干预那么简单,也不仅仅是我告诉你焦虑令人很难受(尽管它有时确实令人非常非常难受),然后告诉你做20件事情就可以让心情变好。我也不是在告诉你要美化焦虑,或者说服你只有焦虑才能让你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达到最佳状态。其实不是这样的,而是要创建一种有关焦虑的新思路——一套全新的信念、见解和期望,让你能够去探索焦虑,从中学习,并利用它来发挥你的优势。形成新的思维模式并不会治疗焦虑情绪本身,因为出错的不是焦虑这种情绪,而是人们通常应对焦虑的方式。建立新的思维模式是我们纠正这个错误的最好且唯一的办法。这就是本书唯一的目的。

我希望圣人索伦会赞同我的观点。


[1]索伦·克尔凯郭尔(Søren Kierkegaard,1813—1855):丹麦神学家、哲学家及作家。——译者注(本书中的脚注若非特别说明,均为译者注。)

[2]天主教、东正教等宗教中保护某人、某地、某物的圣人。克尔凯郭尔在焦虑方面著有开创性著作,作者这里开玩笑说他是保护焦虑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