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格局 新榜样 新力量:中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案例与经验启示
- 众诚智库咨询顾问(北京)有限公司
- 4233字
- 2023-12-06 16:28:54
南山区:始于改革开放,成于科技创新
2019年,人均GDP 40.16万元、单位面积产出GDP 32.58亿元,以深圳1/10左右的人口和土地产出超深圳全市1/5的GDP,海内外上市企业16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4000家……全国科技创新看深圳,深圳科技创新看南山,深圳市南山区从滩涂蚝田到楼宇林立,以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奋斗不息、创新不止的先锋精神,立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潮头。
◥ 起点就埋下了改革创新的种子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
1978年6月,华国锋同意“港澳经济贸易考察团”建议,把靠近香港和澳门的宝安和珠海划为出口基地。
这个决定促使当时交通部驻香港的航运集团企业香港招商局(前身由李鸿章于1872年创办)副董事长袁庚产生了一个想法,他在1979年元旦之后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递交了一个建议报告,主张在靠近香港的深圳蛇口建立一个码头和一个与航运有关的工业区,发展招商局与香港的贸易,理由是既可以充分发挥广东的土地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又可以利用香港的资金和技术,一举两得。
结果是李先念决定给袁庚“一个半岛”去试验,袁庚先生只要了2.14平方千米。就这样,“香港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先于深圳特区[1]在1979年年初就挂牌成立了[2]。
1980年3月,袁庚出任蛇口工业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在计划经济体制还占据着垄断地位的背景下,以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带领广大创业者,在蛇口工业区展开了全面的改革探索。作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蛇口工业区被称为改革开放的“试管”,在举世瞩目中,一系列改革试验率先在这里开始……
在思想和理念上,蛇口首次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被誉为“冲破思想禁锢的第一声春雷”,响彻大江南北。此后兴于蛇口的创新理念“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和“敢为天下先”也都成为改革开放进程中最具影响的时代强音。
在体制机制方面,蛇口工业区率先在全国实行了住房制度的改革,实行职工住房商品化;率先实行招聘用人,在各重点大学及各地公开招聘人才;率先改革干部制度,实行干部聘用制;成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6家中外企业合资的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赤湾;率先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实行基本工资加岗位职务工资加浮动工资的工资改革方案,基本奠定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制度;率先在劳动用工上推行劳动合同制,成为中国用工制度方面的一项重大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的商业银行——招商银行,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商业保险机构——平安保险,相继在蛇口成立。仅1979—1984年期间,蛇口工业区就创造了24项全国第一。
曾经有人问袁庚:“蛇口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袁庚的回答是:“从人的观念转变和社会改革开始的。”这是对“蛇口基因”最好的诠释,“蛇口模式”扩散推广到经济特区,影响了后来在整个中国推进的体制改革,蛇口“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创业者。
◥ 从出口加工基地到高新技术产业高地的转变
1990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南头管理区和蛇口管理局合并成立南山区。
成立之初,南山区经济模式仍是以劳动密集型简单加工出口为主,企业主要是外资独资经营类,产业领域集中在简单加工的电子、玩具行业,技术密集型、创汇能力强的企业还寥寥无几。
然而,南山区已经在成立之前孕育了科技创新的种子。1984年9月27日,深圳大学举行隆重的成立暨首届开学典礼,第一届录取了216名学生,地点在粤海门村——现在南山区粤海街道的一部分。在一片滩涂上建起大学,大学周边的城中村又因低廉的租金吸引了创业人士,任正非靠到处借来的21000元在此创立了华为公司。几乎同一时期,由深圳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创办的大陆第一家高新科技园区——深圳科技工业园成立,位置就在粤海街道,这是深圳科技产业发展的第一个载体。
有了科技创新的种子和载体,1992年,在深圳市明确提出“以高新技术产业立市”,希望改变以“三来一补”[3]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战略背景下,在深圳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农村城市化的暂行规定》这一重要的城市化改革政策加持下,南山区粤海街道越来越多地吸引到勇于开拓的创新者来此奋斗和扎根,始于城中村的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迈开了加速前进的步伐。华为从南油大厦搬到粤海街道管辖的深圳科技工业园深意工业大厦五楼,还有中兴、腾讯、迈瑞、海王、金蝶、方大、长城科技,以及飞利浦、微软、三星等外企相继落户园区。
当然,在此过程中,深圳市政府为南山区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及资金等要素配置,如1999年,南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建立深圳虚拟大学园;2002年,深圳大学城落户南山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等高校与研发机构陆续入驻,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内的53所国内外知名院校、42家研究院、113家研发机构聚集于此,辅助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小型科技企业孵化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等逐渐在南山形成闭环。
◥ “科技创新+总部经济”双轮驱动
2008年,深圳印发《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启动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吹响发展总部经济的号角。南山区针对总部企业陆续出台《南山区企业总部用房暂行办法》《南山区鼓励总部企业发展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建设了4个总部基地,即留仙洞总部基地、深圳湾高新区总部基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和后海金融商务总部基地,而深圳投入建设的总部基地,也不过6个,南山区以一己之力独占三分之二。
2015年7月22日,美国《财富》杂志发布了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国上榜106家,总部位于深圳的还只有4家,南山区没有1家。虽然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华为这3家都是20世纪80年代从南山起家的,但在深圳市城市的发展轨迹中,以往,福田区、罗湖区是深圳的政治、经济中心,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选择了搬离南山区。针对这一局面,在“十三五”规划中,南山区定下到2020年培育8~10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目标,2017年这一年就诞生了两家——腾讯和恒大,还有后来的迈瑞医疗、大族激光。
2019年,南山区提出要争当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总部经济中心、综合交通中心。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南山区在珠江东岸的位置日益突出,在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面前,南山区对总部企业的渴求更为强烈。
南山区在树立起科技创新“金字招牌”的基础上,总部经济的“金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为吸引和留住高新技术企业总部,面向全球集聚高端资源,提升南山区的辐射力、影响力、竞争力,除了这两个“金字招牌”,南山区还注重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采取全方位措施做强物流产业,设立后海金融商务总部基地,壮大金融产业,大力进行休闲、娱乐、文化配套建设,如人才公园、万象天地、世界之窗、欢乐谷等。近年来,南山区每年拿出80%以上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投入,为创新人才提供一流的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服务和环境保障。
截至2020年年底,南山区经过认定的总部企业达到87家,其中12家独角兽企业(深圳市共有19家),注册地址在深圳南山区的A股上市公司有122家(深圳市共有323家)。
◥ 顺应大势,持续创新,务实高效造就奇迹
30年来,南山区抢抓发展机遇,始终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把握科技创新这一核心竞争力,产业方向从电子信息,到移动互联网,到生物医药;城区功能定位从最早的改革开放试验田、深圳市产业配套区、轻污染工业区和能源基地,到2000年后的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教育科研“四大基地”,再到现在的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南山区始终以前瞻的城区定位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走出一条越来越宽广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除了战略选择上的精准、策略上的科学,南山区执行上的务实高效、脚踏实地同样为这里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和吸引力,在政策制定、人才吸引、金融服务、土地支持、知识产权保护、政府服务等营商环境的各个关键环节都尽可能做到极致。
导向清晰、条款严谨、与企业诉求高度契合的政策奠定了企业对南山区政府的信任基础,人才政策与金融支持政策力度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创新创业对人才与资金两个关键要素的需求。
推出系列举措,降低企业空间成本,针对潜在创业者及初创型企业,南山区提供创客空间、各类孵化器等服务;针对大量处于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南山区提供政策性产业用房,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租赁或售卖给符合条件的企业;针对符合独立产业用地申购条件的企业,南山区逐一与其签订《产业发展监管协议》,确保每块土地的供应都和产业发展方向吻合;对辖区内无自有物业的上市企业,南山区探索实施总部“联合上楼”模式,鼓励上市企业联合竞投总部用地、联建总部大厦,按竞买主体的约定比例分配物业。
南山区打造“联席会议+联盟+保护中心”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模式,引进了知识产权出版社等36家权威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条龙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呵护创新火种。
南山区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建设数据共享、便利实用的政府信息化平台,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形成了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
这背后是南山区政府“对位思考,找到共赢点”的服务理念,“在南山,政府服务让企业幸福感很高,有问题咨询到政府,都能得到很好的解释和说明。”在南山区工作多年的深圳海燕科创公司总经理金义军如是说。
目前,南山区正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3+3”战略示范工程,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西丽高铁新城、深圳湾总部经济带(CBD)“三大战略工程”;南山创新大道、蛇口国际海洋城、深圳湾文化走廊“三大示范工程”,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阔步向前,奋力建设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书写“先行示范当尖兵”的壮丽篇章。
众诚智库案例价值品鉴
❖ 一直传承发扬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从蛇口工业区的建设发展开始,南山区就形成了创新的文化和“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在以后的发展中,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始终是南山区发展的主轴,是南山区保持领先发展的不竭动力。
❖ 紧紧把握发展机遇,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始终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从蛇口工业区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到自贸区、高新区、大湾区、先行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先后在这里落地,从加工制造到电子信息、移动互联网、数字经济,南山区将国家和时代赋予的机会与自身条件有机结合,转化为独有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 用“一片真心”和“真金白银”服务企业。始终坚持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对创新的包容、对规则的尊重、对民企的呵护、对民生的承诺,让企业和人才幸福感十足,充满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