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应对通缩的“大放水”不一定引起大通胀

关于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有一个经典公式,叫“费雪方程式”。

假设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下列恒等式成立:

MV=PT 或者 P=MV/T

理解这个恒等式并做出合理推论,只需要初中数学甚至小学数学水平就可以了。可是,我们的媒体上总不乏“大放水必然大通胀”的言论。

其实,“大放水”不一定引起大通胀。

为什么呢?

根据这个恒等式(注意是恒等式,也就是说,无论其变量如何取值,这个等式永远成立)可知,引起价格变动的变量有三个,货币数量只是其中一个。若要达到货币数量M增加(放水)即引起价格P上涨的效果,就必须保证货币流通速度V不降低,或者处在分母位置的商品数量T不增加。而实际情况是,后两个变量都存在促使价格下降的可能性。

先说货币流通速度,或者说货币乘数。我们期望的美好情形是这样的:银行给A企业贷款100万元,A企业用这笔贷款中的30万元发放工资、70万元向B企业采购原材料,工人拿到工资后会用30万元购买C企业的产品,B企业转而用这70万元支付欠D企业的账款……而不论在哪一个环节,支付都是通过银行执行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导致收款银行的存款增加,这样银行就有更多的钱再贷出去。如此往复,货币“乘数”就被创造出来了。

经济越景气,人们的信心越足,货币流通速度就越快,货币“乘数”就越大。可是,经济景气时,央行是不会“放水”的,只可能“缩表”,收缩货币流动性。央行“放水”,都是出现在经济不景气、大众消费信心下降、货币流动性不足的时候。

而且,央行“放水”并非直接放给企业或个人,而是放到商业银行。如果商业银行认为贷款风险过大,就可能减弱向外贷款的意愿;而企业若感觉赚钱太难,也可能不愿意多贷款(处在不景气时期可能连贷款利息都赚不够);至于个人层面,还房贷已经让人喘不过气来了,消费贷款就暂缓吧。直接的后果就是社会融资减少,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降低。

这种情境下,企业即使贷到款了,也可能选择暂时观望,把钱放在理财里,这样钱又回到银行体系里了。个人也一样,贷到款后暂时也不敢花,先放货币基金里吧。这样一来,钱并没有真正流通起来,货币流通速度肯定是下降的。

换句话说,如果“放水”前M是10,V是5,“放水”后M变成12,但是V变成4了,那么分子项MV是不是不增反降,由50变成48了?

再来看作为分母项的商品交易数量T,这才是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更关键变量。

市场经济放大了人类的贪婪,做生意的人恨不得扩张扩张再扩张,只要有利可图,只要有需求,商品就会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

以服装为例,看看自己家的衣柜,即使永远不买衣服,这辈子都可能够穿了,可是,商场、仓库、工厂的存货数量,每分每秒仍在增加。

手机、笔记本电脑的质量越来越好了,不玩游戏的话,用不坏,用不卡,想换个手机、笔记本电脑还得找个借口。可是,每分每秒又有数不清的手机、笔记本电脑被生产出来。

吃、穿、住、行,每一个领域,有什么商品不在以疯狂的速度生产呢?

在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中,绝大多数商品的现状是什么?过剩!过剩!过剩!

是的。作为分母项的 T,商品交易数量,几乎是无穷无尽的,想要多大,就有多大。

分子变大了,分母变大的幅度更大,结果是不是反而变小了?

美国、欧盟“放水”可不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日本更不是。从2008年起,美国就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欧盟、日本多年来也一直在“放水”,可都没有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反而更多的时候是在为应对通货紧缩而头疼。

而通缩的源头正是由于分配机制扭曲而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商品绝对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