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自古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自吴越国、北宋以来,杭州始终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进入南宋,杭州更跃升而变为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时间持续一百五十年之久。
杭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灭楚,于今杭州地置钱唐、余杭两县,属会稽郡。隋文帝在开皇九年(589)灭陈后,废钱唐郡,并桐庐、新城入钱唐县,割吴郡盐官(今海宁)、吴兴郡余杭,及富阳、於潜共5县置杭州,杭州之名始出。后梁龙德三年(923),钱镠被封为吴越国王,建都杭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王钱俶纳土归宋,杭州复降为州。北宋至道三年(997),太宗设路、州、县三级,分全国为15路,杭州属两浙路,为路治所在,拥有钱塘、仁和、余杭、富阳(富春县复名)、於潜、新城(新登县复名)、盐官、临安(安国县复名)、昌化(吴昌县改名)9县。
北宋时稻作种植与财赋重心南移。明人丘濬就讲东南是全国财富的汇聚之地(渊薮),自唐宋以来国家财政就完全仰赖东南之地。杭州位居两浙之地,凭借发达的运河水路系统,东达太湖,北连淮泗,南接长江,并远通至成都、广州,发展前景自然空前兴盛。然而,至晚唐时,杭州的繁雄还不及姑苏(今苏州)、会稽(今绍兴)。经过吴越国时期钱氏的勤恳经营与宋初的和平移交,才使得这座未受破坏的都城逐渐成为东南的中心。宋初的《太平寰宇记》中说,昇州(今南京)有六万一千六百七十九户,苏州有三万五千一百九十五户,而杭州则有七万四百五十七户。《宋会要·食货篇》也记录说,杭州商税旧税为十二万三百零三贯,熙宁十年(1077)则为十七万三千八百一十三贯,位居全国第一。学者因而提出“杭越易位”之说,认为杭州在吴越国之后取代越州(绍兴)成为浙江的政治文化中心。不过直至北宋,杭州仍没有表现出成为帝都的迹象。
元符三年(1100),年仅25岁的宋哲宗病逝,被认为性格“轻佻”的端王赵佶也就是宋徽宗继位。宋徽宗非常自负,醉心于文化艺术活动。为修筑园林,宋徽宗在苏杭之地设立造作局,搜罗奇花异木、百样珍玩运往京师。宋时将十船一队的运送单位叫作纲,时人因而称其为“花石纲”。因奸臣污吏极尽剥刻,不惜破人家户,拆桥毁道,两浙之地民力重困,人心思变。宣和二年(1120),方腊起事,东南民众苦于侵渔,纷纷响应方腊,数日之内方腊就汇聚起一支十万余人的民军,连续攻陷数十处州县,控制近百万的人口,一时震惊了全国。十二月,杭州被方腊军占领。
宋徽宗像
宣和三年(1121)五月,宋廷剿灭方腊。这场两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波及两浙全境,以及皖南、苏南和江西东北部的大部地区,东南之地的太平景象由此遭到破坏。为平内乱,本应奔赴海上之盟的童贯及其大军被抽调南下,又因金军已径自攻打辽国而匆忙北征,竟在残破的辽师面前节节败退,让自身的虚弱在后起之秀金国面前暴露无遗,后者由是兴起图宋之念。宣和七年(1125)十月,金太宗下诏伐宋,打算兵分两路,会师开封。
徽宗曾下过“不准妄言边事”的御笔,因此长期对金兵南侵的消息一无所知。直至燕京被破、太原被围,汴梁眼看在劫难逃,才意识到事况严重,遂大为惊怖,下罪己诏废花石纲、应奉局等弊政,又传位给嫡长子赵桓,以免沦为亡国之君。赵桓即宋钦宗,继位后改元靖康。宋钦宗也是十足的恐金症患者,在汴梁城池内主战派终占上风,外有勤王之师云集响应,金军不得不退兵的优势条件下,仍屈意退让,并在开封四十天之围解后贬斥了李纲、种师道等人。同时,本已南逃镇江的徽宗又跑回京来,意欲重掌大权。这对父子皇帝在勾心斗角中错失了最后的战备之机。当年八月金军再度南下,兵围汴京,终致城陷。十二月二日,钦宗在青城斋宫向金军二帅献表投降,北宋自此而亡。
靖康二年(1127)四月一日,汴京城外车队辚辚,战马萧萧。金军押着他们的俘虏启程北撤,人员包括徽宗、钦宗父子和他们所有的妃嫔,几乎全部的宗室、外戚、京臣,以及汴京城中的工匠伎乐等各色百姓,共计约十余万人。和这支浩浩荡荡队伍同行的,还有一千万锭金子、二千万锭银子、一千万匹布帛、一万匹马,以及难以计数的册簿、车驾、冠服、仪祭、文玩和书籍。出发前,金军还特地一把火烧掉了开封,不过这座城池其实早就在之前的围困与搜刮中残破不堪,人饥相食。在这场被称作靖康之难的惨剧过后,《东京梦华录》中所追思的汴梁风流荡然无存,北方大地亦惨遭屠戮。
宋之江山风雨飘摇,便只有寄希望于尚存元气的南方了。恰好靖康之难中有一位徽宗皇子成为漏网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