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培根铸魂

前些年,一棵长在县委宿舍楼路边岩石上的罗柴树(油杉),根部裸露一半,来往行人总担心这千年罗柴翁会顷刻间倒下。为此,县里林业部门高度重视,立马培土砌基,如今这位罗柴翁不仅风刮不倒,雨侵无碍,而且更加挺拔苍翠,郁郁葱葱,神采无限。万物有灵,任何作物都是由根生而生,由根亡而亡,就连人见人爱的橘树、桃树也不例外,健壮发达的根系是柑橘、桃树生长和高产的基础。在土壤问题频出的当下,做好作物的养根、护根、壮根工作,方能获得瓜果飘香的壮丽景色。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为此,一位文学爱好者赋诗曰:“大地膏腴松柏挺,高山泉碧总无尘。民存心中扬精华,文艺培根更铸神。”

文学艺术界也如罗柴树、橘树、桃树一样,只有不断地培根铸魂,方能生机勃发。“造化培根本自栽,纷纷蜂蝶逐春来。娇莺燕子归何处,芳草桃花满绿苔。”文学艺术界的每个分子,在“狮子城墙,文坛汉帜开新眼;东洋池柳,艺苑锣声入远天”的百花齐放中,培根铸魂尤为重要,只有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做学问,努力挖掘地方特色的文化底蕴,方有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百姓,创作和研究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如今,我们身处新时代,理应踏准社会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让“艺术鲜花”植根于“生活泥土”,从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才能生产出洞察国家、民族、人民灵魂,阐释家园精神、家园价值、家园力量的经典作品。

“铸魂”是指用冶炼、熔铸、锤炼、雕琢的铸金方式培养人,锻炼人,造就人,也就是构建人的精神支柱。解放战争时期,号称八百万飞机加大炮的国民党军队,却被小米加步枪的草鞋军打败,究其原因主要是解放军的军魂起了重要作用。“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面对强大的敌人,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从《亮剑》这部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悟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一个团体一定要有精气神,倘若失去了灵魂,那么就成了行尸走肉,创作出的所谓作品也就黯然失色。不管是文学、书画、歌舞创作,还是民间文化挖掘、提炼,德行是艺术家的灵魂,学风是学术的生命。文学艺术界人士应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做出表率,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才能成为对人民有贡献的文学家、艺术家。“云海为宣,展卷长思桑梓愿;鹫峰做笔,挥毫细语故人情。”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只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才能在“培根铸魂”中独领风骚,才能让民族文化在新时代中抽芽、成长,汇聚成唤醒民众共圆中国梦的时代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