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名家名言

2012年,我曾接受“企鹅经典丛书”编辑邱小群女士的邀约,翻译了英国著名作家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的《丛林故事》(The Jungle Book)和《丛林故事续篇》(The Second Jungle Book,女儿冷枞协助我翻译了续篇中的三个故事),并结集成一本书出版,采用了故事集中的名篇《老虎!老虎!》作为书名。今年4月15日,迪士尼公司出品的真人电影The Jungle Book(中文译名《奇幻森林》)在北美和中国同步上映。这部影片就是根据吉卜林的短篇小说集《丛林故事》改编而成。也是机缘巧合,恰逢此时,我翻译的《丛林故事》得以再版。

《奇幻森林》上映后,在十岁儿子的要求下,我们几乎是在第一时间观看了这部电影。影片改编和拍摄得非常好,可谓一部真人表演和CG(computer graphics,计算机动画)动物无缝接合,充满奇幻、恐惧、危险、搞笑和温情的感人大片。影片表现了莫格里这个由狼抚养长大的人类男孩,受到了森林中那只曾受人伤害的老虎谢尔汗的威胁。谢尔汗发誓要铲除莫格里,在追捕过程中,谢尔汗先是扑杀了莫格里所在狼群的首领——阿凯拉。为了逃脱谢尔汗的追捕,莫格里跟随他的严厉导师——黑豹巴吉拉和冒险途中偶遇的好友——棕熊巴卢,踏上了一条精彩纷呈的自我成长的探险之旅。在旅途中,莫格里遇到了一些对他心怀叵测的丛林动物,包括巨蟒——卡阿,她用迷人的声音和眼神迷惑莫格里,使他险些遭到她的捕猎;还有花言巧语的猩猩路易王,他试图通过威逼利诱迫使莫格里说出致命的“红花”——火焰的秘密。当森林不再是安全的家园,莫格里毅然从人群中取来“红花”,经过周密的布置和计划,终将老虎谢尔汗烧死,完成了属于一个男孩子的成长冒险之旅。

而原著《丛林故事》是吉卜林的代表作,也是他最有影响和最受欢迎的作品。与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两部《爱丽丝》一样,吉卜林把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设定在一个会说话的动物世界背景之内。假设自己是动物,以动物的口吻写作,吉卜林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被儿童读者群这个团体接纳的途径。《丛林故事》一共收录了七个故事,其中有四篇是互不相关的故事,另外三篇则是以狼孩莫格里为中心人物的系列故事。“吉卜林把莫格里的传说故事穿插放入其他一些更加写实的动物故事篇章中间,上演了一出梦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好戏。”[1]莫格里系列故事中的莫格里是印度一个樵夫的儿子,年幼时被老虎谢尔汗叼走,后被母狼收养,成为狼群中的一员,并在老棕熊巴卢的训导下,学会了在丛林里生存的“丛林法则”。虽然有慈爱的狼妈妈的抚养,忠诚的狼兄弟的陪伴,黑豹巴吉拉以及狼群首领阿凯拉的保护,丛林里还是危机重重:灰人猿“狭鼻猴”掠走了莫格里,在巨蟒卡阿的全力协助下,巴卢和巴吉拉得以救出了莫格里;一心想吃掉莫格里的老虎谢尔汗不断前来捣乱,在谢尔汗的鼓动下,狼群中其他狼开始排斥莫格里,莫格里借助从人类那里取来的“红花”保全了自己,并离开了狼群,返回人群居住的村庄。后来在狼群首领阿凯拉和自幼与他一起长大的同窝狼灰兄弟的协助下,莫格里动用自己放牧的牛群的力量,踩踏死了老虎谢尔汗。不过,由于自小生长在狼群里的特殊经历,莫格里也没能很好地融入人类社会。在《老虎!老虎!》这篇故事末尾,莫格里在猎杀老虎谢尔汗之后返回村庄时,村民们称他为“巫师”“狼崽子”“魔鬼”,也将他驱逐出了人类社会。

由此可见,电影《奇幻森林》的情节和原著《丛林故事》的内容还是有很大出入的。原著中没有“路易王”这个角色,只是由一群没有任何组织纪律性、不遵从“丛林法则”的灰人猿把狼孩莫格里劫持到了一座人类废弃的王宫。原著中的卡阿是一条遵守丛林法则并挽救了莫格里的巨蟒,而在影片中却变身成想要捕猎莫格里的反面角色。出入最大的要属老棕熊巴卢了,原著中的巴卢是莫格里的人生导师,是从小教他丛林法则的忠厚的朋友;影片中的棕熊巴卢是莫格里在探险旅程中偶遇的,巴卢利用莫格里为他取用崖壁上的蜂蜜,并在历险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了生死相随的友谊。原著中的黑豹巴吉拉机智狡猾,对莫格里宠爱备至;影片中的巴吉拉却变身为莫格里严厉的老师,兼有原著中老棕熊巴卢的角色特质。原著中的狼群首领阿凯拉虽然在老虎带领的一批年轻狼的逼迫下,丧失了狼群首领的地位,但他并没有死,反而在莫格里猎杀老虎谢尔汗时帮了大忙。有关老虎谢尔汗,虽然原著和影片中他被猎杀的方式不同,但结局都一样。当然,殖民时期有关印度的文学中,“猎杀老虎”经常被当作大英帝国制服印度和南亚人民的隐喻。虽然英国著名作家、反极权主义的先锋人物乔治·奥威尔曾称吉卜林为“帝国主义的吟游诗人”[2],但是《丛林故事》中老虎谢尔汗的被猎杀是否含有这种支持殖民征服和扩张的隐喻,我们不得而知。

1907年,《丛林故事》的作者吉卜林不仅成为英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而且是迄今为止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瑞典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颁奖词这样描述:这位世界著名作家(吉卜林)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吉卜林还被誉为短篇小说艺术创新之人。除短篇小说之外,吉卜林还创作过长篇小说,并有众多散文、诗歌传世。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就曾这样称赞过吉卜林:“我了解吉卜林的书……它们对于我来说,从来不会变得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

1865年,吉卜林出生在印度孟买。父亲是一位艺术家,当时在英属印度的孟买艺术学校任建筑雕塑学教授。母亲爱丽丝·吉卜林是当时著名的苏格兰“麦克唐纳氏四姐妹”之一(四姐妹因嫁给有名望的丈夫而闻名于世)。吉卜林的童年有印度家仆陪伴,他们给他讲故事、教他学当地语言,那是一段充满温情的美好时光。1871年,不满六岁的吉卜林被送回英国接受教育,接下来的六年时间里,他被托养在一位退休海军军官家中。十二岁时,吉卜林进入德文郡的联合服务学院学习,他在那里除了学习军事知识之外,还喜欢读丁尼生[3]等人的诗,自己也开始尝试进行创作。1882年毕业后返回印度,先后在拉合尔的《军民报》和阿拉哈巴德的《先锋报》做编辑和记者。在印度工作期间(1883—1889),吉卜林发表了第一本诗集《机关打油诗》(1886)和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山里的平凡故事》(1887),并进入了创作高产期,1888年吉卜林出版了六部短篇小说集。

1889年被《先锋报》解聘之后,他决定前往大英帝国的文学中心——伦敦。他乘船从印度出发,取道中国、日本、美国,在途中写了许多旅行札记,被收录在《从大海到大海》等文集里,并使他在抵达伦敦一年之内,就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散文作家之一”,当时英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就曾称赞吉卜林是“尽善尽美的天才”[4]。1892年,吉卜林与已故密友沃尔科特·巴莱斯蒂尔的妹妹卡罗琳·巴莱斯蒂尔结婚,婚后移居美国,在佛蒙特州布莱特尔博罗小镇度过四年幸福而多产的时光,《丛林故事》和《丛林故事续篇》正是在这段时间创作完成的。1896年,吉卜林携家人离开美国,返回英国。

1899年英布战争爆发后,吉卜林由于支持英国政府的扩张政策,声誉大大下降。这段时间他隐居英国乡村,继续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晚年,由于丧子之痛,吉卜林的创作题材多与战争创伤、病态心理和死亡有关。1936年,吉卜林因病去世。英国政府和各界人士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在初译《丛林故事》之时,根据丛书体例要求,我在“吉卜林协会”网站上搜索到了大量吉卜林为原著所做的注释,增补到译本中。比如在《丛林故事》中,就添加了吉卜林为原著做的五十多条注释,内容大多与故事中动物的名字有关。这可以算作此译本的一个特色。

此外,再版的《丛林故事》还收入了吉卜林的父亲约翰·洛克伍德·吉卜林(1837—1911)为儿子的书绘制的经典插图,也为此书增色不少。

杨立新

2016年5月于国际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