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二个判断题:半部论语治天下!

“相权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大于皇权的!”

“这句话,判断对错?”

朱棣的目光转到了姚广孝身上,虽然姚广孝有黑衣宰相之称,但是辅佐他成功称帝后,很少过问政事。

整个人,几乎处于半隐退状态。

“陛下,这是可以肯定的!太祖他肯定就是感受到了这个威胁,所以才彻底废除宰相制。”

不是大明宰相,姚广孝反而嘴角擒着一抹笑意,浑身轻松,目光扫视朱高炽、朱瞻基:“就是不知道我大明以后,还会不会出现宰相?”

永乐朝,绝对是没有宰相的。

只是,太子朱高炽这个常务副皇帝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算是宰相。

洪武一朝的朱标,也相当于宰相了。

他们也清楚宰相被朱元璋废除了,自然也不可能再立宰相。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皇爷爷他老人家都废除宰相了……我们哪敢设立宰相啊!”

朱高炽连忙就下意识摇头,可不敢担起这个复辟宰相的罪责。

“大师,讨论其他东西吧……”

“历朝历代以来,相权,的确大于皇权吗?”

朱棣也没有深究这些,而是盯着考场上考试的皇帝,脑海里面也浮现过一个个皇帝和宰相。

“其实,陛下……相权和皇权,应该是经过一阵演化的。”

姚广孝轻易能置身事外讨论问题,目光闪烁,侃侃而谈道:“从伊尹开始,到管仲,甚至到李斯,其实……相权是威胁不了皇权的,两者算是相辅相成。”

“可……李斯和赵高开了个坏头。”

“再到霍光废立刘贺,甚至王莽篡汉,我们大多数人才发现,宰相的权力,竟然可以如此之大。”

“后来者光武帝刘秀,设立尚书台,其实也就是开始打压相权……”

“直到曹操,不,应该算起来算司马懿开了一个坏头,跟着王莽有学有样……”

“再到魏晋南北朝,甚至于杨坚,包括李世民,都是宰相篡位……”

“后来的唐高宗李治才开始慢慢逐步打压相权……”

“接着就到了赵匡胤……”

“整个两宋好像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宰相这个东西,逐渐威胁不到皇权,不能行废立之事了。”

“直到,太祖一举废除宰相……”

姚广孝倒是再次理顺了一下脉络:“可以看到,这些时期,尤其是开国时期,皇权相当大概率,是大于相权的。但随着下一代继承者,或者某一些皇帝能力不足,此时,才有相权大于皇权的可能!”

姚广孝给出了结论:“刨除每一个开国皇帝时期,还有很多皇帝和丞相,在其他时期,相权的确是大于皇权的。这句话,在这里算是不错的。”

“慢着,大师,你说的是……”

“只有数得清的皇帝,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的皇权,才能大于相权。”

“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秀、刘庄……”

“皇权的权力要盖过相权,对皇帝的自身能力,还有要求?”

朱棣忽然就在这一刻,发现了相权的庞大。

相权就在那,没有丝毫改变,反而是皇权需要皇帝的自身能力,皇帝自身能力,除了开国皇帝,那就难得说的准了。

“选拔问题吧!”

姚广孝一针见血的点出真相,环顾四周,尤其目光落在文武百官群体身上:“皇帝是自家传承,而丞相,一般是从文武百官,全国各地选出来的。他们经历各种锻炼历练,甚至浸淫官道数十年,才到这个位置。而一些太子……似乎,并不可能接触这些东西……”

“同时,换个简单的说法。”

姚广孝抬头看向考场,笑着道:“能当到宰相,可能要经历数十次的考试,可是当皇帝……从未有过考试。这考场,出现得,还挺及时的。”

“这……”

“这……”

朱棣、朱高炽都沉默了,从选拔机制上看,好像宰相的个人素质的确比皇帝高太多了

……

“朕这里,皇权大于相权吗?”

此时此刻,朱由检也不由得深思,他看着朝堂上的首辅,感觉……不知道怎么评判。

因为他登基以来,连续换了十来个首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这里皇权好像是大于相权。

但实际情况,他总感觉权力运行不畅。

“军事权、财权、人事权……规则制定权,解释权?朕还有多少?”

朱由检不由得深思。

“相权大于皇权……”

“怎么感觉考场说得有道理……”

同样,此时此刻,不仅仅是朱由检、朱棣他们在反思讨论。

这个题目,犹如一个思想钢印一样,再次精准的植入了各个王朝皇帝和文武百官的心头。

……

考场,题目再次出现。

【题目二:有人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同理,半部《春秋》也可以治天下。半部《韩非子》也可以治天下,半部《墨子》也可以治天下。你认为这句话,对还是错?】

甲:对

乙:错

考场,二十分钟一闪而过。

再次出现了一个判断题。

“什么意思?”

“半部《纶语》治天下,有谁说过这种话?”

“真把治天下,说得那么简单?”

这题目一出,在场皇帝们都有些哗然了,有点没有想到这个判断题是这种题目,半部《纶语》治天下,有些绝对了。

他们不由得纷纷转头,看向各自。

谁大言不惭说这句话啊。

始皇皱眉不已,半部《韩非子》治天下,这是法家思想的书籍。

《墨子》是墨家思想的书籍!

《纶语》更加不用说了,是儒家思想书籍。

所以,此题是什么意思,明示有法家治国的王朝吗?

有墨家治国的王朝吗?

他也跟着皇帝们四顾,发现他做题做题还真漏掉了最重要的东西,这些皇帝们……他们开辟的王朝,可能和他们大秦在思想理论基础上不一样。

“……这句话,朕好像记得,不是赵匡胤陛下你和你的宰相赵普说的话吗?”

“也可以出现在题目上?”

元世祖忽必烈直接就看向赵匡胤。

刷刷刷!

皇帝们的目光全然落在了赵匡胤身上,赵匡胤感觉有些不自在,他就有些茫然:“赵普说过这句话吗?没有吧,他虽然没读多少书,但也不至于说这种话吧?”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成语典故是:在北宋期间赵普为宋太祖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兵打仗,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被封为宰相,但是宋太祖死后,很多人认为赵普他一生没有学习兵法,也没有学习权衡之道,只是读了《论语》当宰相有点不恰当。

这个时候新皇帝赵光义问他是不是这样的,赵普告诉他说,用半部论语就能够帮助治理天下了。

“忽必烈陛下,妄费你们还离两宋近,这句话是赵普和赵光义说的!没有和赵匡胤说过!”朱元璋就好心提醒。

“嗯,是这样吗?那朕可能记差了。”忽必烈不以为意。

“啊?赵普和二弟说过这话?”

赵匡胤倒是有些意外了:“那家伙,有这么狂妄吗?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朕让他多读书……他还是没读吗?”

“这个……哈哈,或许,人家赵普宰相说的不是论语,而是抡语呢?”

陈临忽然大笑,他开始给皇帝们科普新抡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三个人,只要其中有一个是我,战力就相当于一个师。”

“子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解释是:但凡打架,只要犹豫,对面便站起来了。不犹豫便能直接将对面打废。”

“还有……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听到我来了,今晚你就得死。”

“或许,人家赵普宰相,用的是这个抡语治天下啊!”

沉默,沉寂。

“哈哈哈!有意思!好一个三人行必有我师!有三个人,其中一个是我,战力相当于一个师!还有朝闻道,早上听到我来了,今晚你就得死!”

黄巢当即也忍俊不禁,意外连连的看着赵匡胤:“赵匡胤陛下,这可不是治国道理吗?大家不服,打过去就行了!你这个宰相,有意思!”

“哈哈……的确有意思!论语还可以这么理解的吗?”

高洋也乐了。

“好家伙,原来读书人读的论语是这个意思啊!怪不得……大家起兵都要点读书人!这个论语,的确可以治天下!”

刘邦也直呼好家伙,论语这么解释,他第一次爱上了论语。

刘秀、王莽嘴角抽动。

“陈临陛下,这么说……真的好吗?”

“论语真的可以这么解释吗?”

曹丕忍不住了,实在是他也学儒家,不太能够接受这离经叛道的解释。

“怎么不可以那么解释?刚刚上一题各位陛下忘记了吗,我们可是有最终解释权!论语,在朕这里,就是这么理解的!”

陈临反问:“难不成,大家有不一样的理解?”

“最终解释权……是这样理解的吗?”

杨坚嘴角抽动,知道陈临又在带节奏了。

“哈哈哈……没错没错,陈临陛下说得对!”

“我们是皇帝,当然想要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难道,非得要听什么孔家的解释吗?他们的解释,就是对的吗?”

戏说儒家经典,黄巢绝对赞成,果断也跟着带节奏。

“答题吧……”

“诸位陛下,还是不要乱说了。”

“这句话,到底正不正确?”

李渊没掺和进这个话题,怎么说都不好,得罪了天下读书人怎么办。

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

“这句话,有些过于狂妄了!”

“在朕这里,肯定是错了的!半部论语可治天下,把我们的文武百官置于何地了,把朕置于何地了?朕没有深学过论语,难道就不能治理天下了吗?”

刘邦直接下结论:“始皇他们还不是没有论语治天下,难道……就不能治理天下了?再往上,六国哪一个国家,是靠论语治天下的!”

刘邦自然还没有推崇儒家思想。

“朕觉得太祖说得对……王莽陛下就举例了啊,他不仅仅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吧,他还是整部论语治天下,结果,大家都看见了。治天下,真就是靠一两本书,就可以的吗?”刘渊坚定站在刘邦这边。

“这个嘛……”

儒家集大成者内圣外王的刘秀,面对刘邦都这么说了。

他果断没插嘴。

“朕……真的不能用儒家治天下?”

被再拿自己举例,王莽忍不住反思,他就是全信了儒家这一套,特别是孔老夫子那一套礼法的说法,才在全国大力推行恢复周制的。

“这道题……到底想要说的什么?”

“不能半部论语治天下,一本论语治天下,也不行?”

司马炎等等倒是在皱着眉头深思这一题。

“是啊……韩非子也可以治天下……好像始皇他们验证了!”

司马睿就忍不住环顾四周:“不过墨家治天下?我们当中,有哪个王朝使用墨家治天下了?”

墨子治天下的,司马睿还真没见过,他怀疑是后来的王朝。

“对啊!哪个王朝,用墨家治天下了?”

黄巢也向后看。

“我们没有……”耶律阿保机摇头。

“我们也没有……”

完颜阿骨打也摇头,开玩笑,他们都不知道用汉文化治国,还是结合他们传统治国,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有些超纲了。当然,再超纲,他们也不会用墨家治国。

“不会吧,不会吧……”

“大家那么多王朝……难道就用论语治国?”

“这样……你们建立的王朝,干脆叫孔家王朝罢了……”

此刻,知道一切的陈临就忍不住带了一波节奏:“反正……朕的大陈,采取的就是墨家治国!效果,目前还不错。”

刷刷刷刷!

皇帝们的目光再次汇聚陈临身上。

“陈临陛下,你们大陈,采取墨家治国?”

“墨家,怎么治国?”

赵匡胤都惊了,还真有采用墨家治国的啊。

“陈临……你好不容易开国,用得着搞这么大吗?这样治国,是不行的吧?”

陈霸先都惊异了。

“谁说不行啊!朕用墨家治国……效果,很明显,至少……前面那道多选题,把什么一百个人完整送上天,又让他们完整的下来。就是墨家治国效果啊!”

面对皇帝们的质疑,陈临疯狂输出:“不仅如此,就算送一千个人,一万个人!我们墨家治国的大陈,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办到。记住,是活人哦,活着上去,活着下来。”

“什么?”

“墨家治国,还能做到这?”

“不是吧!?”

“陈临陛下,你吹牛的吧!”

陈临这个举例,当场给了皇帝们不小震撼,一个个更加不相信的看着他。

“这个……反正朕是墨家治国,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朕就是这样的。”

陈临丝毫不惧的迎着皇帝们质疑的眼神:“反正,如果你们不信的话,考完试自己回去用墨家治国试试,不出五年十年,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皇帝们不说话了,看着陈临那信誓旦旦的样子,徘徊犹豫的低头再看这一题。

墨家,也能治国?

墨家治国,是什么样子?

他们还真没有这个想象力。

因为,除了始皇……那么多王朝,多多少少都是儒家治国方式。

真不同的治国方式,有拓跋珪建立的北魏,还有……辽、金、大元等不太一样的治国方式之外,他们就真没看过墨家治国的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