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2021年金融货币政策分析与2022年展望

一、广义货币增速回落趋稳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精准、灵活、稳健的货币政策,运用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结合改革常备借贷便利操作方式、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运用,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一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7月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二是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月均开展1次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金额在1000亿元至6000亿元,中标利率为2.95%;三是在公开市场业务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面向一级交易商常态化开展了2021年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单次中标量为50亿元,费率为0.10%,期限3个月;四是中国人民银行于9月印发通知,向全国新增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投放力度,降低其融资成本。此外,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每月中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LPR,2021年前三季度1年期、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85%和4.65%。

在综合的货币政策作用下,截至2021年11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为235.6万亿元,同比增长8.47%,增速较2020年同期回落2.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为6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5%,增速较2020年同期回落6.9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8.7万亿元,同比增长7.16%,增速较2020年同期回落3.14个百分点。

具体对比2021年月度M2余额的变化情况以及三类货币(M2、M1、M0)余额同比增速,在有效的对冲政策下,M2货币同比增速在2021年较为稳定,维持在8.70%上下波动,明显低于2020年的水平;M1货币同比增速在2021年初维持在较高水平,下半年逐步回落至稳定水平;M0货币在2021年初呈现同比负增长趋势,此后同比增速转为正增长并逐步提高。如图1-5所示。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注重通过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实行总量货币调控政策,以对冲外部环境的风险、维持稳定的货币供应水平;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定向精准地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助力实体经济复苏发展。LPR的改革与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利率市场化程度。

图1-5 2021年1—11月中国货币供应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