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群文阅读与议论文写作二十讲
- 范雅君
- 10884字
- 2023-08-30 19:14:37
第二讲 认识与实践
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制造宇宙。
——克罗齐(意大利哲学家)
总论
我们在“人与世界”大的主题下,第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就是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人们不断地用自身的各种实践活动加深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认识,它本质上是一个客观与主观不断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哲学意义上被定义为认识论。人的认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流于表象的感性认识,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感官活动反映到头脑中来,只能了解到事物的外观与现象;第二阶段则是经过感性认知材料的积累,深入本质的理性认识,能够认清事物的本性、规律及发展趋势;第三阶段则是建立在以上两个阶段之上的意志,当把事物理解透时,就会产生如何运用它们的想法以及付诸实践的动机,知道要怎么做以及如何去做。只有到了这个阶段,认识才算真正地完成了。
一、文化阐释
基于以上认知过程,我们还发现认知的形式是丰富的,除了依赖感官的经验外,想象和推理实际上也是两种重要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可以说没有想象,则没有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没有推理,则失去了突破当下经验认知的可能。近代经验主义的集大成者洛克曾说:“我们的全部知识都建立在经验上面,知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经验。”人的适应是先天就有的,人的心灵原本就像一张白纸,在它上面并没有任何天赋的观念,一切观念都是经由后天的经验刻画在上面的。而通过推理认知世界的方式显然更受哲学家们的欢迎,普罗塔戈拉、高尔吉亚、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哲学家,都是理性主义者,他们更相信自己的推理,其中代表人物是柏拉图。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可感世界只是洞穴中的影子。延续这一传统,近代理性主义更为系统,它首先确定一些自明的真理,然后根据这些真理通过逻辑推理,推出整个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我们大致可以简述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认识是可以指导实践的,实践是可以改造世界的。这几句话基本涵盖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若尝试用最简单的话来提炼“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论,则是要用联系、发展、矛盾的眼光看问题。
关于认识与实践我们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1.认识与实践存在怎样的辩证关系?
2.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们容易犯哪些错误?怎样规避这些错误呢?
3.理性认知如何发挥作用?人类是否能够运用理性解决一切问题呢?
4.感性认知之于我们的生活有何意义与价值呢?
二、教材指津
1.从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看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在该文中毛泽东用简练概括的方式说明了认识与实践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认识是从实践中来,最后又必须作用于人们改变世界的一种心理活动。
2.从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反对党八股》和选择性必修中册《改造我们的学习》看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会犯的错误。
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毛泽东尖锐地指出在特殊时期党内人士写文章存在的种种问题:“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等问题,这些问题核心都指向了没有密切的联系实践,没有解决实践当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不能够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不能实事求是。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指出当时的学者们研究现状是缺乏系统性的,不从客观真实的情况出发;研究历史,不从自己国家的历史出发,脱离中国的历史实践,学习国际革命经验不会与中国的革命问题具体联系。“对周围环境不做系统的周密的研究”是习惯于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而“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是教条主义,迷信权威。用以上错误的方式妄图正确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都是不可能的。
3.从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百年孤独(节选)》和《五石之瓠》等看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理性认知所存在的边界。
在《百年孤独(节选)》的片段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马孔多镇集体患上了失眠症,进而演化为失忆症的一个情况。按理说当人们不需要睡眠的时候,人是时刻处于清醒状态的,是有意识的,理性的自我时刻都在控制着我们的行为,非理性的世界随着梦境和睡眠的消逝一同被压抑。当古老的非理性文化被人们忘却,当人们习惯于用最理性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是否就能够迎来最富有秩序和最高效的生活呢?马尔克斯在他的小说中给了我们一个提示——“遗忘”,是人们最后甚至会遗忘自己个人的身份,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当绝对的理性取代或挤占了非理性的世界,实际上人们就失去了每一个独特自我存在的标识,这引导我们思考理性的自我能否纯然地代替非理性的自我这一问题。
如果说上文更多讨论的是理性认知对自我的影响,那么《五石之瓠》则更多地讨论理性认知对我们认识世界的影响。在惠子那里,一个巨大的葫芦从世俗功利的眼光来看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只能落得个被砸碎的命运,而庄子却可以借助这个大葫芦获得身心的自由。在庄子《逍遥游》的另一个故事中一样,大树因为其不符合木匠取材的要求而得以存活,生长巨大,最终树林成荫,成为旷野中能够放纵身心之处。在这两个故事中,我们都发现用常规经验和理性认知去认识这样与世界常理不相符合的庞然大物时,是没有办法真正地发挥其功用的。只有超出常规的思维,发挥想象,跳出理性思维的框架,才能够真正做到正确认识这些事物。
4.从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和《复活(节选)》等理解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感性认知的意义与价值。
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阐述了他对人性本善的认识,大多数人在看到一个小孩即将跳入水井时,都不会用理性来评估自己是否会因为与孩子的父母相识,或想要收到别人的赞誉而去施救,而是完全出于一种恻隐之心的本能,实际上这就是感性认知在决定我们的实践活动时可能优于理性认知的地方。在2022年发生的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当中,人们对于整件事件的震惊之处既在于群殴打人者的暴虐残忍,也在于对当时围观者无动于衷、无人施救的感慨。在当时的暴力场景之下,确实很难要求围观者不顾自身安危去营救受害者,但是围观者们自我保护的理智战胜了恻隐之心,却依旧让人寒心。《复活(节选)》当中聂赫留朵夫面对落难的玛丝洛娃可以有许多处理方式,如果充分运用理性思考,可能他就不会选择想要通过与其结婚的方式来拯救她,最终,他用感性的冲动来获得了真正心灵的复活。
三、写作导航
本部分应用的说理方法是破立结合,并进一步讨论有效性和针对性议论的问题。
破立结合:所谓“破”,就是“驳”,“立”是证明自己的观点、主张正确,而“破”则是对片面的、错误的、反动的观点进行批驳。破立结合,是在反驳错误观点的同时,要注意确立正确观点。边破边立,先破后立,破立结合。如何才能将错误或片面的观点批驳得体无完肤呢?以《反对党八股》中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为例,不但列出党八股错误的表现,分析了危害,还探究了错误的根源,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法,那就是要学习语言。分析来看,可从以下四个角度批驳错误观点:①列表现,②析危害,③探根源,④提方法。当然这是从一篇文章当中获得的,具体还可以从事件的本质、发展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分析所要批驳的对象,从而为自己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针对性议论:议论文的有效性最关键的就在于其针对性,即是否能够针对现实问题展开讨论。白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韩愈则主张“文以载道”,这些观点实际上反映了写作的终极意义。中学生写作议论文,其通过文章来表达思想诉求的目标与这些观点一脉相承。提升现实针对性,就是要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找准议论对象和问题,有一些真实地反映“现在进行时”的内容,以此彰显写作者的当下意识和现实情怀。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与评价强调关注时代、思考社会、感悟人生,呼唤考场议论文的现实针对性。那么,如何提升我们写作的针对性呢?
首先,要保持对时代热点和社会生活的高度关注,积极思考当下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时时刻刻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时广泛阅读热点时评,学习借鉴一些符合主流价值观、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我们可以思考各种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及解决的方法与路径;还可以辩证思考,既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不妨持包容态度,肯定审美标准的多元化。
其次,积累和运用素材,既要善于选择紧扣时代脉搏、关涉当下生活的相关素材议论分析,还要注意结合中学生实际和自身感悟来写。鲜活度、时代性与现实感,是我们积累运用素材的重要方向与着力点。同时,写作议论文,假定论辩对手,竖立批驳靶子,并据理与对方争辩,是提升现实针对性比较实用的方式。优秀的议论文中一定有一个假定而强硬的“对手”存在。你的滔滔之理,正是在和“对手”的针锋相对中,得以生发与展开。
四、习作举隅
写作题目1:造成麻烦的,并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事,而是我们所知道的事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审题导引
材料中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所知道的事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为什么会造成麻烦。对这句话所包含的要素首先进行分解:我们知道的事指的是我们了解的事实、真相、真理;我们所想的指的是我们的主观认知;“麻烦”指我们的心理状态,诸如困惑、烦恼、不安等。
其次,阐释造成主要问题的原因。我们知道,造成这种“麻烦”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主观原因,如主观臆断、认知的表象与肤浅、主体意愿与价值观、思维的方法与角度、个体生命的经验性、生活方式的影响性等;其二是客观原因,如事物的复杂性与多面性、事物的内在本质性、事物未来的发展性、社会环境的制约性、社会的复杂性等。
习作赏析
与真理邂逅
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 童骄阳
有人说,真正造成麻烦的不是为人所不知道的事,而是人们所知道的事,是人们所知道的事并不是如他们所想的那样。
这种现象在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再常见不过了。盲目是这种现象的症结所在。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曾在其著作《乌合之众》中提到,人的本性喜欢模仿而并非推理。人们对于权威和榜样的迷恋胜过对于自身理性的坚持。断言、重复、传染这三个环节造成了人们最终的一知半解,甚至是浑然不知,只是盲目地追随大众的脚步,听从权威的所谓“真理”。法官的权威可能有一半来自他的法袍和假发,所以,人们为表象所撼,盲目听信他人的言论。(在本段中作者聪明地将题目中比较抽象的说法,转化为一个具象的可以批判的靶子,“人们所知道的事”就是人们盲目相信的事,明确指出盲目的服从与迷恋权威会使我们失去理性的判断)
人们的强烈主观性或许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大因素。我们喜欢主观臆测,喜欢在客观事实上夹杂太多个人主观情感色彩。
当年波伏娃和萨特鼓吹革命不重要,主要是精神自由的时候,西蒙娜·韦伊的一句“显然您没挨过饿”让人们不由反思。波伏娃将精神自由视作穷人应被赋予的最高权力,可她不知道这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罗曼蒂克”,穷人们根本消受不起。她所知道的事并非她所想的那样,因此造成了麻烦。但西蒙娜·韦伊知道,因为她挨过饿,她不能用个人主观的立场来看待和决定他人的生活,看待别的事,否则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本段论述第二大因素:认知主体强烈的主观性。作者引用波伏娃的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该例的使用可见作者对事例独到的见解和灵活深刻的分析能力。作者用这一生动的例子,实实在在地打破了人们对于“已知”的迷信)
要让我们所知道的事情事实上也要与我们所想的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真正的理性思考。(本段提出了需要理性思考的观点)
海德格尔的哲学观,是去找寻古希腊哲学的源头,去找寻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后人们漠视的真理。思想的探寻就如同在山林道路上寻路,林中走错路是十分常见的,因为道理往往相似,但一旦发现眼前的道路杳无人迹,我们就应后退一步,重新思考来时的路,甚至要反思起点是否正确。道路的蜿蜒曲折处往往意味着解蔽,伟大的思想中会包含美丽的错误。同样,生活中我们所知道的事情也会包含疏忽和错误。有错误并不可怕,但对自身的错误不加思考、浑然不觉的时候,麻烦离你也不远了。只有坚持理性,我们才会真正领悟正确的事、正确的思想,找到正确的道路。(下面作者用了海德格尔的事例,证明了回溯认知发展的逻辑轨迹的意义与价值。在“破”除了对“已知”的迷信后,作者旗帜鲜明地“立”出自己的观点,即“理性”才是正确认识世界与改变世界最有力的武器)
理性思考,摆脱盲目,脱下过度主观,让自己与真理邂逅。(本文的不足之处是,作者只是紧扣了人类认知产生偏差的原因,对这种偏差与“麻烦”之间的关联关注或者说强调得还不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写作题目2:(2019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审题导引
题目呈现的是我们认知事物的过程:倾听、接触,然后获得更深刻的感受并更有意识地去寻找,这些是我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从直观认知到形成自我认知体验的过程,反映的是人、事、物的普遍规律,可以从音乐、绘画、书法、文化、建筑等众多角度去思考,当然,对于“中国味”的内涵是需要深刻理解的。
五、拓展阅读
名言警句
存在着两种无知:粗浅的无知出现在必要条件之前,而博学的无知则跟随在知识之后。
——蒙田
阐释
第一句是“不知道自己无知”。“在知识之前”即还没有学,因此“粗浅的无知”源于“不知”,其危害性在于导致“愚昧”,只要通过“学”即可改变。第二句的解读很多。第一层次可理解为:“知道自己无知。”通过“学”掌握更多的知识后变得“博学”,但学得越多,就越发现更多的未知存在于世上,于是“知道了自己无知”,更激发“学”的动力和兴趣,这种“无知”是有益的。例如牛顿的“站在巨人肩膀上”,苏格拉底的“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爱因斯坦的“知识的圆越大与无知接触的面就越大”。第二层次可理解为:“以为自己有知。”通过“学”掌握更多的知识后变得“博学”,但自认为已经博学,就不需要再“学”,这种“无知”则会导致自大和停滞。例如《秋水》中的河伯,《宽容(序言)》中的守旧老人,中世纪迫害科学家的主教们。也可理解为:“主动在某些方面无知,以在别处实现有知。”在某个领域达到“博学”,甚至某几个领域达到“通学”,但对领域外知识哪怕是常识也一无所知。例如钱锺书分不清左右、韩寒的数学零分。这种“无知”也是由“博学”的造成,但这种“无知”是“有知”的代价,与人无害,甚至可以理解为“不会运用有知”。在某个领域达到“博学”,甚至某几个领域达到“通学”,但仅仅是知识量的积累,却不会运用,这例如博学的浮士德。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刘向
阐释
此句可以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相映成趣。这种说法显然有其合理性。读书的好处在于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要洞察人性,探索人心,了知历史,认识社会,掌握科学,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读书,便捷、系统、成本低廉。但读书的局限性是它不能直观地呈现出历史场景和生活场景的三维动画,对科学情境的展示也比较苍白。因此需要借助参观和旅游等方式来弥补,借以积累表象,丰富阅历,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和风俗人情。也就是说实践的价值在于经历、感受、体验,可以眼耳鼻舌身整体投入,全面感知。
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
——《春秋》
阐释
带着私心去看问题,就会什么也看不见;带着私心去听问题,就会什么也听不见;带着私心去思考问题,就会使心狂且没有准则,这句话警醒我们注意看问题的时候要避免主观主义的错误。
联想是记忆的基本原则,所以知识也须攀亲结友,一种新来的知识好比一位新客,走进这个社会,里面熟人越多,关系越复杂,牵涉愈广,他的地位也就愈稳固。
——朱光潜
阐释
这句话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人的认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时,如果能够与旧有的知识相联系,则更容易被接受。
资源链接一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唯物论的基石,这个观点要求我们,首先要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由于所有的事物,其本质都是物质性的,所以物质与物质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它具有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客观说的物质联系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普遍性则认为世界首先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中的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有联系的。而组成部分的各要素之间,也存在联系。虽然联系很普遍,但不是主观上可以胡乱联系的,客观联系是受制于客观条件的,受事物存在和发生各要素的制约。由于事物存在条件不同,发生条件不同,继而导致有各种各样的联系,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现象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分析事物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世界是由运动着的物质构成的,这就意味着,一个事物的存在、发生条件是处于变化中的。随着外在条件的变化,旧的事物就会表现出“不适应”的特征,而符合外在条件的新事物则脱胎于这个旧事物,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不合时宜的要素,肯定并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可以适应新条件的要素,并发展出与旧事物完全不能兼容的新内容,从而从本质上区别于旧事物。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求我们要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没有事物是一成不变的,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要充分认识到运动变化的本质及规律,既要从运动的角度来考察事物的历史状态和预测未来形态,也要从静止的角度来审视质变之前量的积累。要把握“质”与“量”的辩证关系,或是防微杜渐,或是把握时机推动变革。同时还要认识到,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事物和旧事物的交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新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3)用矛盾分析法看问题
如果用最简单的方法来介绍“辩证思维”,那么就是“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二合为一”地思考问题。能分开,说明看到了矛盾的对立性,能再合回去,说明看到了矛盾的同一性。矛盾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用古人的话来讲是“万物皆有阴阳”。这是事物固有的属性,矛盾时时存在,事事存在。
矛盾不是两个事物的对立,而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起到“促成”的作用,一方面起到“破坏”的作用,任何事物都是由这两个互为相反的因素构成的。因此分析问题,必须坚持“二分法”,既要看到使事物保持本质的“阳”的要素,又要看到使事物朝着相反方向发展的“阴”的要素。
在具体事物中,往往不是单纯的一个事物,一组阴阳,一对矛盾。而是有多个事物互相联系,多重矛盾互相交织“阴阳复阴阳”的一种复杂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其中分辨占据主导地位、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以及属于从属地位、起到影响作用的次要矛盾。在某一特定的矛盾之中,还表现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只有充分地认识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做到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彼此之间是对立的,但是又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在办事的时候,不能只是抓重点,而是要统筹兼顾,既要重视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次要矛盾。既要重点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阐释 普遍联系的观点、变化发展的观点以及矛盾对应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认知世界的三种思想观念,它启示我们要以客观理性的视角去面对我们生活的世界。
资源链接二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作者:陈嘉映)
摘录:知行关系是伦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传统思想,尤其儒家传统,特重知行关系的讨论,知行之中,则一向更重行。孔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又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史记·太史公自序》)荀子曰:“知之不若行之。”许倬云总括说:“由孔子以下,所讨论知识者均着重力行,即身体力行。”余英时也说,尽管在宋儒中,朱子最重视读书明理,却也说“读书只是第二义的事”。宋明儒家大多主张“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重行在道理上跟“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古训相连——既然行比知艰难,当然要把重点放在行上。近世多数论者继承重行的主导精神,梁漱溟、陶行知等学者,不止在从理论上继承重行的传统,而且积极投入现实,教育民众,改造社会。中国学者一面突出行的地位,一面批评西方哲学重知不重行。西方哲学是否重知不重行,说来话长,不过,的确,西方人自己也不少这样的批评,我们都知道马克思有句名言:“哲学家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造世界。”
以上关于知行关系的说法都以知为先行为后,这也是常识的看法:我们先知道一个道理,然后应当努力实行之,例如,我们懂得了马克思主义的道理,于是起来造反了。朱熹多强调知行相成,“涵养、穷索,二者不可废一,如车两轮,如鸟双翼”,但若分开来说,多半会持常识的看法,知先行后:“万事皆在穷理后,经不正,理不明,看他如何履践?也只是空!”“义理不明,如何履践?如人行路,不见便如何行?”朱熹又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一段话虽然说到知行相需,但仍不改“知为先”。然而,汪德辅问:“须是先知,然后行?”朱熹又答说:“不成未明理,便都不持守了。”有时候,朱熹甚至像是在主张行先知后:“若曰须待见得个道理然后去做,则利而行之,勉强而行之,功夫皆为无用矣。”
我们常常知道什么是善好却不能行,我知道慷慨是好的,却不改吝啬,知道受贿不对,来了贿赂却东张西望收下了,知道吸烟有害却怎么都戒除不了。知善而不能行是道德上的大弱点,因此,道德家反复强调知易行难,要求我们知行合一。然而,在有些哲学家那里,知行合一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本体论刻画”。苏格拉底有“德性即知”的著名论断,照他的说法,没谁明知一事是恶而为之。中国传统中也有同样的提法,伊川说:“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人为不善,只为不知,知之则至之。”(《二程遗书》卷十五)这种意义上的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核心学说之一,他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一旦明白了道理,没有不行的。他又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些说法不只在劝勉人们言行一致或勇于实行所知的道德,而是主张:知行合一说的是知行原本就是一事;用王阳明的话说,他的知行合一说是从本体上或“体段”上起论:“某今说个知行合一……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来如此”——
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明觉精察便是冥行,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所以必须说个行。原来只是一个工夫。凡古人说行知,皆是就一个功夫上补偏救弊说,不似今人截然分作两件事做。如今说知行合一,虽亦是就今时补偏救弊说,然知行体段亦本来如是。(《传习录》卷中)
何以见得知行体段上本来合一?王阳明为此提供了一段重要的论证。徐爱对知行合一说疑问说:“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悌者,却不能孝不能悌,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
此已被私欲间断,不是知行本体。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不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后别立个心去恶。(《传习录》卷上)
在这段论证里,王阳明以我们实际上对知孝、知弟、恶恶臭这些普通说法的实际理解为例来解说知行合一,借以说明知行合一学说不是他“凿空杜撰”:知行这两个字的普通用法和通常理解之中已经包含了知行合一这层含义——“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阐释 陈嘉映是现代哲学家,本文选自陈嘉映先生的《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一书,先生在此书中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伦理问题都有深刻的论述,读了此书,我们可以从中寻求一种豁达的心智。知行合一历来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探讨的一个话题,陈嘉映在文中首先援引了大量的材料阐述前人关于知行关系的普遍看法——知先行后,继而从生活常识出发,联系苏格拉底和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观念中对知行关系的阐释,论证了“知易行难”的正确性和普遍性,最后以王阳明的心学学说归结“知”与“行”本为一体的实质。
六、思维训练
请你根据题目完成任务。
有人说:网课期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
有人说:网课期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
请你站定立场,主要通过阐释概念、剖析本质、推导结果等方式来分析对立观点存在的谬误,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是一则写作提纲,请你按照先破后立的顺序,将这则提纲的顺序重新排布一下。
坚守自觉,诚信应考(提纲)
A.分析“希望考试结果公平公正”的两种心理根源,一是不相信自己,二是不相信别人;其共同点都是不知为什么学习,认为学习只是为了一纸功名。
B.有的同学认为应该由父母监考,对此我不敢苟同。临近成年,我们更应学会自觉,诚信应考。
C.希望大家将所有的考试看作磨砺,以自觉的心态面对考试。愿你拥有自觉与诚信,勇敢面对。
D.人生可贵在于自觉。正反举例论证。
E.考试在于检验不在于排名,学习在于成为自己喜欢的人,而不是只追求成绩或功成名就。
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有针对性地反驳论证的段落,请你在括号当中注明其在论证过程中是从哪些角度来反驳对方的?
对此,有人提出“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的观点。我认为,此言欠妥,监考的空缺会使考试空心化。
依赖于“自觉”二字,实际上是对所有考生高度自觉做了理想化的预设,这之中忽视了群体自觉的差异性。( )在考生这一群体中,有勤勉认真严肃对待的,有随性肆意轻浮对待的,更有偷鸡摸狗斜目对待的,怎能搬出所有考生都自觉的堂吉诃德式的假定呢?( )若是缺乏监管,后两者不就借自觉的名号,扯过一张华丽的高分皮毛,裹住知识水平低下的实体吗?这不正与考试的目的背道而驰吗?这既是“自欺”,更是“他欺”;( )而对严肃者来说,他们虽达成了个人的自觉,但少数个体的不自觉导致了考试无法反映群体的真实水平,从而使自觉者无法于群体中准确确认自己的位置。不自觉者由此从外部瓦解了自觉者的努力,考试也由此沦为闹剧。( )
七、相关话题
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认识自我与他人;知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