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花钱的作用

对大多数人来说,对“自己可支配的钱”的初步认识来源于零花钱。例如,在英国,研究表明,无论父母有钱与否,孩子都会得到一些零花钱。伦敦著名心理学家阿德里安·弗恩海姆(Adrian Furnham)做的一项研究发现,低收入家庭给孩子的零花钱比中等收入家庭给孩子的零花钱所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更大。他还发现,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的数额在孩子7~10岁之间增长最快,在15~18岁之间增长最慢。[23]

弗恩海姆的研究还表明,中等收入的父母更愿意让孩子通过劳动获得零花钱,这一研究结果颇为有趣,即使孩子是在外面帮忙,这些父母也可以多给孩子些零花钱,可能这些父母觉得即使家庭富裕,向孩子灌输“钱不会从树上长出来”的观念也非常重要。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中等收入家庭采取的方式是否正确。有些研究表明,孩子们做完作业或家务后再给他们零花钱,是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金钱观的最好方式。还有一些研究发现定期给孩子们零花钱,可以锻炼他们规划管理自己钱财的能力。

这样做也有一定的风险,一旦你将家务活与金钱挂钩,孩子们就不会主动帮忙了。(成年人也会受其影响,要想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请读第七章有关激励的部分。)还有一个问题,临近考试的时候,你肯定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专心复习而不是为零花钱去洗碗。

本领域的研究人员建议等子女长大一些,父母就将家庭收支情况告诉子女,这样子女就能从大处着眼,知道他们的零花钱应该用在何处,以及如何利用零花钱才能得到更多的钱。尼尔·戈弗雷(Neale Godfrey),《钱不是从树上长出来的》(Money Doesn’t Grow on Trees)一书的作者,出版了多部父母理财指南。她建议将孩子的零花钱和成年人的收入一样进行规划,将15%的钱放入家庭基金中,家庭成员投票决定这个钱该怎么花。她还建议将孩子零花钱的10%捐给慈善机构。孩子虽然无法选择捐多少,却能决定钱捐向哪里,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慢慢学会做“家里的主人”。

并不是所有人都想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但父母应该对孩子们零花钱的来源和他们想要的东西保持开明、始终如一的态度。父母也应该要求孩子们同样做到透明。事实上,有的专家还提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建议:孩子们要提交年度花费总结,看他们的花费是否符合家庭收支情况。

在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1 500个家庭的青少年(12~18岁)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说父母知道他们都把钱花在什么地方。该项研究还发现,需要劳动才有零花钱的孩子更愿意把钱捐给慈善机构。令人惊讶的是,家庭收入对孩子们存钱或捐钱的数量并无多大影响。亲情温暖很重要,生活在一个温暖家庭里的孩子更有可能将零花钱存起来,有时候他们会为自己的大学学费而存钱。[24]

当然,成功的金钱管理不仅要求人们知道自己有多少钱,还要求人们知道这些钱的购买力。明娜·罗肯施泰因的研究说明学前儿童只知前者,不知后者。她研究中的孩子都知道自己有多少钱,并且都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她。但他们都不明白手中的钱有多大购买力,当一个孩子说他有200美元时,其他人都觉得那是一大笔钱,却没人知道200美元能买什么。

像孩子们一样,成年人也是这样了解金钱中的数学的。有证据表明,数学概念掌握得好对今后生活中的理财很有好处,对上面提到的美国家庭的研究也表明,不擅长数学的孩子很可能会有财务方面的焦虑。相反,精通计算的人更有可能捐钱给慈善机构,以及未雨绸缪。

这一切意味着,正如父母应该和孩子们多谈谈钱一样,父母也应该鼓励孩子们掌握数学。数学有助于孩子们成年后很好地管理金钱,与金钱形成一种健康的关系。但数学不能使孩子们完全掌控金钱。掌控金钱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度的问题。

我们已经看到我们与金钱关系的开端,但这一关系终结于何处呢?金钱与我们对死亡的看法密切相关,这个发现超乎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