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郭氏三兄弟

看郭嵩焘的书,发现都写得太艰涩,干脆试着写一本关于郭嵩焘的书——作者

打小看过的各种传记史书,名人出生的时候都往往是有各种详瑞,最不济也会说一声人杰地灵。更有一些人会跑到名人故居去看。不过,古人造房子的时候,往往会靠着山,不在山脚就在山坡上,前面一定会有一条河。如果两边儿正好还有山坡出来左右环抱,那么村前一定有个湖或者房前有个池塘。这就叫风水好。

拿风水来说事,肯定有的说,不过,以现代眼光来看看,先民既要防止洪涝灾害,又要享受灌溉良田的便利,所以,大凡村落一定沿边布置,因为良田过于珍惜,建房子就尽量不用平地,所以房子多半在山脚或山坡上。

不论江南还是塞上,很少有人把村庄放在平原沃野之上,除非这个地方都是平原。老人为了让不知天高地厚的后人有所敬畏,就借用了风水一说,以免不肖的后人占田建房贻害邻居。

我们的风水之说,不能离开当时的自然条件,物质生存条件。也就是说我们要站在事实和逻辑的角度看所有的问题,对于解读文化,这是一把最好的钥匙。

郭嵩焘出生在湖南湘阴县,对于湖南人来讲,唯楚有才,有着天然的骄傲。我们不喜欢地域黑,也不要太强调地域红。各地都有好人,也有坏人。对湖南人来讲,他无疑是骄傲。郭嵩焘出生在1818年4月11号,用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妥妥的白羊座。

4月11号属于白羊座第三个区间,动力来源于激情。特点如下:颇具创造性和艺术性鉴赏能力。无论是工作、事业,还是其他方面,总希望走创新之路。有火热的激情和一股不可抗拒的拼搏力。从不吝惜自己的气力、感情和财富。

我是妥妥的唯物主义者,不过郭嵩焘同学的一生就是充满激情的一生,不怕与众不同,不怕与人争辩,不怕壁立千仞。稳稳的白羊座斗士。

郭同学跟很多名人一样,都是家道中落以后,发奋图强成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一代英杰,不管别人怎么定义他,我更愿意称他为近代思想启蒙者。

湘阴在长沙北面,洞庭湖的东南方向。在清朝的时候湘阴县属于长沙府,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市管县一样,比如宁波下面的宁海县。湘阴地处水陆要冲,这种地方我们都可以注意一下,一般都是集镇集市,比如江南六大古镇。就是典型的京杭运河中的一个上下货歇脚处。

郭嵩焘小名叫龄儿,学名嵩焘,还有个名字是先杞,字伯琛,号筠仙,另外又用过“云仙”“药轩”的号。因为太平军闹兵灾的时候曾经避祸住到了湘阴县东边的玉池山,又自己起了号名字“王池山农”“王池老人”。后来在长沙建了个房子叫“养知书屋”,喜欢学者称呼他“养知先生”。

古代你要想成为一个文化人,一个名人,也就是三教九流中的上九流,你就必须要有这一套东西。什么东西呢?就是姓名,字号啊,最好还能立功立言立德成就三不朽。

这里我跟大家先介绍下什么是三教九流。

三教指三大传统宗教,即儒教、道教、佛教(释教)。

所谓的九流,实际上是指“上中下”三等。三教之中三等人,自然三三得九。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及拐骗)、盗、窃、娼。

看到没有,文人属于上九流,所有文人都想做圣贤。孔子说十五志于贤,就是15岁就要学做圣贤了,这点王阳明做到了、曾国藩也做到了。

有人说中国有两个半圣人,一是孔子,二是王阳明,半个就是曾国蕃了,为什么曾同学是半个,很多人认为他杀业太重,杀人太多不能称为圣人。我觉得没准是他写得太多了。

文人毕生想做圣贤,起点就是要有姓有名有字有号有言。郭嵩焘也得这么干。只是过去文人写了很多东西,大部分都传不过100年,过百年的就是贤人,能被大家称作圣人太难了,毕竟咱们国家人这么多,而且文人相轻,想被承认太难了。不过我有个招,各位发现没有,圣人从来不自己写东西,圣人不言,都是弟子和粉丝记录他的言行。孔子、王阳明所有作品都是弟子粉丝记录言行而来。为什么呢?

用王阳明的话说,我写下来时的意思,不论怎样都会被别人曲解,还不如不写,以免成为后人借以互相刁难的依据。他说对了,他在世时,他的弟子就分成了三派,现在的阳明学更是各种解说都有。也就是说大家都在争夺经典的解释权。事实上,基督教分裂就是因为印刷术在欧洲的流行,使得人人都可以轻易获得《圣经》,导致牧师失去了对《圣经》的独家解释权。从而分裂出了新教。而新教孵化了文艺复兴、新教徒建立美国就是后话了。从中,我们可看出文明只要是一言堂,不论多优秀,一定会僵死。所以圣人从来不写书。我这样的凡夫也是第一次写书。

照理也得说说郭嵩焘家世。我们人类特别喜欢讲血统,现在连狗啊马啊猫的都讲血统,似乎越纯正越好。按照唯物论的观点,我不是很愿意讲,但是不讲也不对。毕竟一个人的成长环境肯定是家庭教育占大头,尤其是原生家庭影响最大。

他的曾祖父叫郭熊。郭熊非常有钱,是当地放高利贷开钱庄的。他有六个孩子。郭嵩焘的祖父是一个非常豪爽慷慨的人,灾年他都会去赈济穷人,经常给别人借钱,还不要利息。结果反而别人给的利息更多。

中国古人讲究有钱了就要供子女读书。中国古代读书是一件非常昂贵的事情,我们很多人可能不清楚。科举虽然替代了举荐制,但是教育并没有普及。普通人不识字,接受不起教育是必然。

如果把一个孩子培养到让他能上京赶考,基本上一个人就是家里就被偷了。这块儿我们有些数据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古人要成为大学生,得经过四场考试,这四场考试分别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通过考试的读书人分别被称为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童试就相当于一个小考,只有过了才有进学校学习的资格。

在考童生成为秀才之前,家里就开始花钱了。拿比较便宜的私塾来说,一般孩子至少需要念三年书才能参加童试,一年学费是六两银子,总共需要十八两银子。

考上秀才之后,如果此时你家境贫寒,同族是会资助你的。不过需要签订一份“义约”,比如去远处参加省试的学子可得到补贴,如果有人考中进士,日后有功名也需出资建设家乡。所以那些资助家乡的不一定是他多么爱家乡,那是义务。不然人家告你。

学子从秀才考成进士还要九年,学费加起来一共就是七十二两银子,折合到现在约七万两千块,这么想一下不算贵。但是,这些花费只是学费,是花费的冰山一角,真正花在学习上的费用远远不止这些!比如一部《二十三史》要价整整一百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一千块钱。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在求学期间,为了买到这部书,卖掉了所有的衣服,但依旧不够,无奈之下,只能低声下气地四处求人借钱,最后终于得偿所愿。

而古代学子需要读的书,可不止这一部,从《千字文》、《百家姓》到《孔子》、《孟子》,光是书费就要达到六十万!试问如此高的书价,怎会是贫苦孩子能承受的呢?

清朝普通佃农每年收入9两银子,每月平均7钱5厘,自耕农和地主的收入是普通佃农的10倍。

大家可以对比下,不是谁都可以读书的,读书真的会破产,吃不饱饭还去读书,想多了,所有的寒窗苦读都是地主家才敢干的事。

所以说啊,他们家这么有钱,肯定要培养读书科举的。

郭嵩焘的爸爸叫郭家彪,他是周边有名的好好先生。古代要么放贷,要么做医生,都赚钱。他是个名医,娶了一个姓张的读书人的女儿。这就好比爸爸是做医生的,妈妈是做教师的,你说这样的孩子家学能差吗?

到他爸这块儿的时候,他们家条件已经不好了。我看就是因为他们不断的分家,曾祖父有六个孩子,他祖父有四个孩子,你看本来我有1000万,有六个孩子,一人分了166.6万。结果分了166.6万的祖父,又有四个孩子分家产,就只有41.6万了,还没算他这一生的消费,明显没什么钱了。

他的祖父不太愿意经商,他爸是个医生。这个时候最多是个小康之家,顾着家里的衣食,供着郭嵩焘兄弟三个上学,太花钱了。现在谁敢这么生啊,败家之道就是生两个以上,光上学就累死你、穷死你了。

这个小康之家必然还是中上家庭。但他爸也算是富三代,家里富惯了,亲戚朋友周边相邻,如果借钱干啥的,他都会尽量满足。别人借钱,他父亲没有,也会找其他人借来给人家。这种人就是什么呢?就是好人中的战斗机。

郭嵩焘有个堂伯父叫郭家陶,他早早就看出郭嵩焘必成大器,曾经说过此子必然光大郭氏宗族。受这个鼓励,郭嵩焘兴奋激动到更加勤奋努力。这在他的回忆录里都有记载。

郭嵩焘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叫郭崑焘,比郭嵩焘小五岁(1823-1882)。他是1844年的举人,当过张亮基、骆秉章、毛洪宾等人的幕僚。

他还有一个弟弟叫郭崙焘(1827-1880),小郭嵩焘九岁。主持过岳阳的厘务、救生局。

曾国蕃对郭家三个兄弟有一个评价:三郭论学则123,论才则321。也就是说他认为他三弟郭崙焘才能是更强的,善于理财啊。这个对于入世来讲是非常好的。

郭嵩焘最开始的时候由他爸爸来教书认字儿。他父亲为此而专门写了一本教材,叫《训蒙真诠》。这本书在他爸死了以后就被别人偷去,为什么呢?因为当地人都觉得这本书真棒,把孩子教的这么优秀。我觉得还是书太贵,买不起,没准这本书一本万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