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点要牢记:五个感官一个都不能偷懒

1.什么是观察

观察不就是看吗?这或许是不少孩子的第一反应。

观察,分为“观”和“察”。观,指看、听、闻、尝、触等多种感知行为;察,即在感知之后要有分析思考。所以,观察不仅仅是看,而是以看为主,融合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还要对信息再思考。人获取知识、感知世界,就必须观察。

在作文里的观察,具体来说有五类,也就是身体的五个器官所对应的五感。眼睛看,对应视觉;耳朵听,对应听觉;鼻子闻,对应嗅觉;嘴巴尝,对应味觉;身体触,对应触觉。

(1)眼睛看——视觉

每天一睁开眼,视觉观察就开始了。科学研究表明: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用眼睛看,主要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动静等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具体描述,写进作文里就成了精彩的细节。比如:

妈妈给我买了一只乌龟。

这是一个简单的事件陈述。对于读者来说,看到这句话,并不知道是怎样一只乌龟。下面,我们选取视觉观察的几个点,一一加入细节。

大小——妈妈给我买了一只乌龟,它只有火柴盒那么大。

形状——整天背着一个椭圆形的壳。眼睛小小的,像小珠子一样。后面有一条又短又小的尾巴。

颜色——深绿色的壳,好像古代士兵打仗用的盾牌。两只小眼睛也绿莹莹的。

动静——它太懒了,整天趴在缸底,四肢伸展,像在做白日梦。饿了,它才会爬起来。不过,我一用小棍戳它,它立马就把头、脚、尾巴都收进龟壳里,难怪俗语说“缩头乌龟”。

见思维导图1-1:乌龟。

接下来,把刚才视觉的几个点组合在一起,就是一段精彩的视觉观察文字——

妈妈给我买了一只乌龟。它只有火柴盒那么大,整天背着椭圆形的壳,颜色深绿深绿的,好像古代士兵打仗用的盾牌;小脑袋总缩在壳里,有幸看到它伸出来,两只绿莹莹的小眼睛,像小珠子一样滴溜溜直转;壳的后面藏着一条又短又小的尾巴。

这只乌龟实在太懒了,整天趴在缸底,四肢伸展,像在做白日梦;饿了,才会爬起来。不过,我用小棍一戳,它立马就把头、脚、尾巴都收进龟壳里,难怪俗语说“缩头乌龟”。

视觉观察中,请特别留意颜色。写颜色的词语有着天然的魅力,能增加文字的画面层次,传递情感。比如唐朝诗人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一个“绿映红”,写出了江南的繁华和色彩之美。

思维导图1-1 乌龟

再比如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文《搭船的鸟》[1]中的一段:

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我们可以轻易猜出这是翠鸟,这都是视觉的功劳,文中用到了“翠绿”“蓝色”“红色”,色彩感很强。

(2)耳朵听——听觉

当你闭上眼睛,用耳朵去感受世界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如果训练够多,你就能轻易分辨出是哪种鸟儿的声音、是什么季节的风、是什么人在说话。一旦这些细化的内容写进作文里,就是精彩的片段。

比如写风,用耳朵感受一下它的不同,然后写成文字:

春天的风沙沙的,轻轻地吹过耳边,就像跟我在说话。有时说得太轻,连我都没听清。

夏天的风最调皮,大多数时候都躲着不出声,要么就呢喃两声,要么就呜呜地吹,恨不得把所有不顺眼的都吹倒。跟着它一起瞎闹的还有气势汹汹的暴雨。

秋天的风飒飒的,吹得树叶簌簌的,片片飘落在地,凉意里又有种火红的感觉。

冬天的风呼呼的,号叫是它的常态,带着刺骨的寒意,刀子般割在人的脸上。

怎么用听觉来观察小乌龟呢?试着问问自己:听过它爬行的声音吗?注意过它翻倒在地的声音吗?如果用心去倾听,可能会写出这样的片段——

我在做语文作业,家里很安静,却听到客厅传来“砰”的一声,有些沉闷的声音。到客厅一看:小乌龟摔了个四脚朝天,一边使劲蹬四条腿,一边呼呼喘粗气。

见思维导图1-2:乌龟摔了个四脚朝天。

作家张爱玲在《花落的声音》[2]一文中精妙地写出了声音——

起先是试探性的一声“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紧接着,纷至沓来的“啪啪”声中,无数中弹的蝴蝶纷纷从高空跌落下来。

那一刻的夜真静啊,静得听自己的呼吸犹如倾听涨落的潮汐。整个人都被花落的声音吊在半空,尖着耳朵,听得心里一惊一惊的,像听一个正在酝酿中的阴谋诡计。

(3)鼻子闻——嗅觉

你的鼻子要像狗鼻子一样灵敏,这样才能在生活中捕捉到更多的写作灵感。

当你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进门就闻到咖啡的香味,说明这户人家或许活得很精致,带着文艺小清新,懂得经营生活;如果你闻到中药味,而且遍布各个角落,说明这户人家或许有一位慢性病人,经常吃药。后续的观察,证实你的猜测是对的。如果在写人写事作文中,前面有一两句这样的交代,就是精彩的观察和伏笔。

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3]一文中,用嗅觉写雨,写得非常生动——

思维导图1-2 乌龟摔了个四脚朝天

雨气空濛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的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

如果你家有小乌龟,你用鼻子能感受到哪些细节?或许你闻到鱼缸里的水有些发臭的味道?或许你拿着不同味道的食物给它,它的反应明显不一样?

有一天,我撒龟粮,闻到一种发霉的味道,没怎么在意。可是,小乌龟爬过来后,闻闻龟粮就走开了,连着三天都不吃。

我凑近鼻子闻,发现霉味是龟粮发出来的,再翻开一看,上面长了白色的霉。我拿了几块虾皮,白白嫩嫩的,带着一股清淡的海鲜气息。小乌龟闻到气味后,张大嘴一口向虾皮咬去。碰到大的,它就用前面的两只小肉爪把虾皮撕开,然后小嘴一张一合地吃。

见思维导图1-3:小乌龟吃龟粮。

嗅觉不像其他感觉那么容易分类和表达。在作文中,写自己闻到的气味时,可以以产生气味的最常见的东西来命名,比如玫瑰花香、臭鱼烂虾的气味等。

(4)嘴巴尝——味觉

味觉,就是用嘴巴和舌头去感受甜、酸、苦、咸、鲜。生活中,我们要做个有心的好吃佬,品尝出不同味道的区别,在写作文时就能带动读者的味蕾。

假如妈妈最拿手的一道菜是红烧肉,吃得多了,就让你有了一种熟悉的感觉。某一天,桌上摆了一盘红烧肉,你一尝,一口断定这不是妈妈的手艺。味觉到了作文里,有时就不仅仅是一种味道,而且是味道背后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或是一个偶尔思念的人。我们越长大,越羞于表达对于某个人的思念,可是味觉不会撒谎,毕竟,它一直记得——我们所怀念的那种味道。

思维导图1-3 小乌龟吃龟粮

在一次作文课上,丁丁老师让孩子们品尝苹果的味道。一个四年级女孩很细致,竟然品出了4种味道。她拿到一片苹果,没有一口咬下去,而是从最外面的皮的位置开始品尝,这部分咬起来有点硬,嚼起来涩口。接着是靠里面一点的地方,比皮的位置要松软,汁水也多了,甜味沾着舌头。再到中间位置,肉质特别饱满而松软,轻轻一咬,汁水就从嘴巴里喷了出来,满嘴甜丝丝的味道。最里面的,不小心会咬到黑黑的苹果籽,肉质硬了不少,还带点苦涩;如果咬到苹果籽,苦味就更重了。见思维导图1-4:苹果。

三年级的林承彦写过一篇作文《不可思议的味道》,写自己有一天突发奇想,想尝尝尿是什么味道。那天,他的尿是黄色的,苦涩、刺鼻。后来,他又想尝尝白色的尿,于是几天里大量喝水,尿出了白色的尿,尝了后发现是碱性水的味道。这里的味觉观察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作文体验。

再举个杨梅的例子,如果没有调动味觉细细品味,可能就是简单的一句:杨梅的味道很甜,我很喜欢吃。怎么个甜法?吃多了会怎样?这些都不清楚。

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4],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味觉的——

思维导图1-4 苹果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它酸倒了。

这段文字非常生动,写出了味觉的层次感。当你面对某样食物时,可以试着这样去描写。

(5)身体触——触觉

物品在你手中、脚底或者跟你的身体接触,你会感受到它的软硬、冷暖、干湿并产生疼痒之感等。写出触觉,能更好地让别人感知到物品的状态。

用手去摸摸小乌龟,会是怎样的感觉?

软硬——小乌龟的壳硬硬的,像一块石头。我总喜欢去敲敲。一敲,它那软软的脖子就一缩,把脑袋给藏起来。

冷暖——即使是夏天,你摸摸它,也是冰冷的,怪不得大家说它是冷血动物。

干湿——小乌龟很喜欢晒太阳,一从水里钻出来,就趴着晒,硬要把身体晒得干干的,跟石头一样。

疼痒——训练小乌龟爬,它从我的手掌一直爬到手臂,慢吞吞地,每爬一下,就留下一道水印,四条腿挠得我痒痒的。有一次,我刚捏着龟壳,想把它拿起来,不知那天怎么了,它竟然扭头轻轻咬了我一口,咬出了两个小牙印。我赶紧撒开手,还好没流血,但还是挺疼的。

见思维导图1-5:触觉。

思维导图1-5 触觉

用触觉来写,有更多的互动在里面,你会发现动物或植物的一些变化,这样你就能在变化中写出它们跟平时状态的不同之处。比如你被小乌龟咬了一口,这是静静地观察所捕捉不到的细节。

五官观察法多是综合使用的,除非有些物品不能用嘴巴去品尝,比如喂养的小乌龟。写的时候,尽可能调动多种感官,让各方面的感觉更灵敏,这样你不但写出的字数多了,而且能准确抓住写作对象的特征,写出生动的作文。

这一讲中,我们多次用到小乌龟的例子,如果把这些段落组合在一起,就是一篇不错的小乌龟观察作文。有了这样的观察力,再加上一个生动的故事,就是一篇精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