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透
  • 杨天真
  • 2931字
  • 2024-11-28 18:11:08

从众 随大溜会让人变得平庸吗

刚进大学的时候,坤坤就听家里的表哥表姐说一定要利用好在大学的时间,加入一个社团,多结识朋友,别每天只知道上课。

入学后,坤坤在各个社团的展位走了一圈,好像也没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这时她听到同系另外两位同学在聊天:“你也要加入戏剧社吗?”“当然啦,戏剧社肯定有很多帅哥!”“听说他们门槛还不低呢,要很早去排队……”坤坤对戏剧完全不了解,但感觉戏剧社听起来很有意思的样子,于是早起排队,顺利加入了戏剧社。

进了戏剧社后,坤坤才发现自己不擅长表演,台词能力也不行,连累大家陪她一直重复排练,她挺不好意思的。下一次社友来通知排练时间的时候,她就找借口逃避:“我身体不太舒服,这次请个假……”

为了弥补自己表演的不足,更好地融入戏剧社同学的圈子,坤坤就跟着大家看起了各种先锋话剧演出,但她根本看不懂,每次在群里参与讨论,坤坤发完言别人就都不接话了。

一天,坤坤在食堂吃饭时无意间听到戏剧社的两位同学聊天:“××剧院那个新话剧你要去看吗?”“要叫上坤坤吗?”“别了吧,感觉她就跟风凑热闹看一些,也聊不到一起去,好尴尬呀。”

坤坤困惑了:“我就是不知道自己喜欢啥,那就跟着大家一块儿‘混’,这也不被接受吗?”

正反两面看“从众”

社会心理学关于从众的定义是,由于群体的压力而改变个体自己的行为或信念。我们从正反两面来看“从众”。

从众心态会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大家都正常排队的时候,有道德感的人自然会跟在队尾,不会插队;在一节安静的车厢里,你会不自觉地压低和同伴讲话的声音;在一个学习氛围好的群体里,你会不自觉地跟着好好学习、提高成绩。

相反,一些偏颇甚至伪造的证据也能借助从众心理愚弄我们,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有一些商家在新店开业的时候会请一些托儿到门口排队,制造一种门庭若市的假象,当你觉得火爆而产生了好奇心跟着去抢时,你就是那待薅的羊毛;一些“洗脑大师”会雇来一些为自己喝彩的假信徒,他们出现的时候总是热热闹闹,甚至还有人声泪俱下地表达崇拜之情,以骗取更多不明所以的人的信任。

消极的从众心态会扼杀个人的独立意识和判断力,束缚思维,使人墨守成规,没有主见,甚至陷入骗局;而积极的从众心态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修正自己盲目自信的缺点,完善思考方式,扩大视野。

从众≠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故事结尾处坤坤困惑的问题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人被外界的信息影响几乎是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基本上没有人能够排除社会信息带来的影响,要真的做到纯粹的“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很难的。在当代商业社会,广告就是基于这件事而产生的。

罗伯特·B.西奥迪尼(Robert B. Cialdini)在《影响力》这本书里是这样表述社会认同原则最适用的条件的:

当我们不确定怎么做才最好时(不确定感);当最佳做法的证据来自大量其他人时(从众);当证据来自跟我们相似的人时(相似性)。

只要生活在某个群体中,个体就一定会受到如广告信息、周边朋友的意见或行为的影响。比如,从古至今,小到随处张贴的宣传海报,大到商场的大屏广告,它们在你身边无处不在;又比如,如果你身边有十个朋友都跟你说你计划去旅游的城市“不好玩,不要去”,你很大的概率是不会去的。除非你不再看新闻,卸载全部社交软件,不接收任何他人的信息,不然一个人是不可能不被外界干扰的。

对多数人来说,从众是一种自我保护和低成本、高效率的决策方式。比如,如果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找餐厅吃饭,你是不是一般会选择生意好、评分高、客人比较多的一家?又比如,在电商平台购物的时候,你是不是也相对倾向于买销量高的商品?再比如,很多购物平台、短视频平台都会以“×亿人都在用的……”为品牌slogan(标语)。这些都是因为在无法依赖已有经验来做决策的时候,“大多数人的选择”就代表它是经过很多人检验的,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的概率会比较大。

在一些人生选择上也是同样的。现在学生毕业后都倾向于选择行业内的“大厂”,而有些冷门行业几乎没有人去,这背后必然有社会层面的原因。如果你不随大溜,比如不和大家一样一步一步参加实习、校园招聘会,也不是不可以,但可能会绕一些弯路,付出一些代价。这就是为什么“少数派”永远只有那一小部分人——“不走寻常路”很容易走上弯路,成为少数派要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

最重要的是,事情的是非对错,不以你是站在更多人的层面还是更少人的层面而转移。不管你是随大溜还是特立独行,归根到底你要想清楚这个决定是否适合你自己,以及你是否真的接受它。比如,为什么到了年龄,长辈就要催我们结婚,因为他们多年以来接收到的信息就是:一个完整的婚姻是幸福美满人生的必经之路,生儿育女是香火的传递,都是必须去努力完成的事。而当代人,在性别选择上有了更多元化的状态,不婚或者丁克也成了基础选项之一,且在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个趋势越明显。共性的选择取代不了个性的独特经历,在完成经济独立之后,人就有了意识,做相对独立的选择。哪怕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结婚,你也可以不结婚;所有人都不结婚,你也可以结婚。当你能有一种“别人如何选择都与我无关,我已经想清楚自己是否需要一段婚姻和一段什么样的婚姻”这样的想法时,你自然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不管是工作、婚姻还是其他事情的选择,包括“内卷”这个词的出现,也是因为大家基本上都做了同样的事情,你不跟着做就会慌张,会觉得自己是异类。

问题不在于从众,而在于看清自己的真实需求

有坤坤这类困扰的人,基本上不太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她甚至不知道从众之后是对是错。我觉得对于这类朋友,要求他们超越环境形成自己的独立认知是很难的事情。我的建议是,不一定要做一个不从众的人。但是从众最好是经过分析之后,认为这是更适合自己的选择时再行动,这样在从众的时候,你会心安理得,不会觉得自我意识被摧毁,也不会纠结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对那些要特立独行,或者是希望自己更清晰地活着的人来说,当你意识到自己和大多数人不一样,而你要去践行这种不一样的时候,是要付出很多勇气和行动的,而且很大概率会受伤。我没有倾向去建议大家要做什么样的人,但是我们要清楚地知道我们是什么状态。所谓自洽,就是找到让自己舒服的状态,以这种方式不纠结地活着。

总结一下,从众不是一件需要以绝对的对或错来定义的事情,有的人就是只有让自己从众才能过好这一生,因为人就像动物一样有模仿的天性,真实的情况是大部分人就是从众,那就从众地活着吧。如果选择不从众的人生,那你就要做好心理准备,你会为了做到真正有个性并且追求独立的人格而承担更多来自外界的压力。

所以,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有甘冒风险的勇气和魄力,与其反思自己是不是“跟风”了,想着不要被外界干扰,不如想清楚什么样的选择才是让自己真正自在的人生模式。

通透时刻

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

实验表明,人们从众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规范影响来自人们希望获得别人的接纳;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喜欢。公开反应时从众度较高,这反映了规范影响的力量。其实不光是人类,动物界,甚至整个生物界也有明显的从众特质。和大多数一样更安全,这几乎成为刻在基因里的认知。

信息影响来自他人提供的事实证据。遇到困难的决策任务时从众度也较高,这反映了信息影响的力量,我们希望能正确行事。

——整理自《影响力》

[美]罗伯特·B.西奥迪尼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