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什么孩子需要自驱力

01 无处不在的压力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会义不容辞地守护孩子的成长,但教养这件事情,有时候会让人喘不过气来。

我们是孩子呱呱落地之后最先认识的人,孩子接触世界的窗口和视角由我们带来,孩子的发展始终与家庭紧密相连。但实际上,对每一个父母来说,都承担着非常沉重的育儿压力。

这些年来,我和我的团队跟许多家庭进行过沟通交流,回答过的咨询答疑已经有上百万字。我自己也养育两个孩子,他们每时每刻的成长和挑战都是我观察孩子的窗口。

和以前的孩子相比,新一代的孩子拥有更多的机会。他们的资源更多,看到的世界更广,所接触的社会变化更大,面对的竞争更激烈,会遇到更多不确定因素,以至于新一代的孩子面临着自驱力越来越弱、人生目标越来越模糊的新危机。

新一代的孩子,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1]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17.2%,重度抑郁7.4%。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抑郁和重度抑郁也呈上升趋势:小学阶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在1.9%~3.3%;初中阶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在7.6%~8.6%;高中阶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在10.9%~12.6%。

各年龄段的抑郁检出率和得分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我总结了孩子身上常见的四种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来自孩子的父母、其他长辈、学校以及社会。提前了解这些,我们才能重新思考如何从零开始去孵化孩子的自驱力,让孩子在未来的千变万化中,拥有自力更生的能力,最终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直挂云帆济沧海。

1.孩子的第一层压力是无法从周围获得足够的信任。

社会上时常会出现一个观点:孩子不管不行,不盯不行。传统教育观点认为孩子必须得受教,成年人有义务教导孩子,孩子也有义务好好听话。因此,当在教养中遇到问题时,成年人的传统做法便是说教。很多父母会跟孩子说很多的道理,并且用成人世界的法则来要求孩子。当父母认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时,甚至会人为地制造很多的挫折去打压孩子。

实质上,这些做法都指向一个本质:成年人并不相信孩子有成长的内在动力。比起相信每个人的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习惯打压孩子的成年人会更倾向于认为孩子是懒惰的、没有动力的,也会更倾向于认为成长和学习的过程是不愉快的、反人性的,所以成人必须采取各种各样的外在措施,才能保证孩子不偏离既定轨道,按照成人世界的规则来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上充斥着太多的外部管控措施,比如奖励、惩罚、成绩排名、统计数据,以此来判断一个孩子的发展状况是否可控。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存在的意义,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外部管控措施的过分强调实际上会减弱孩子的内在动力,让孩子缺乏前进和成长的内在愿望。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4岁的孩子正开心地与她所有的玩偶玩耍,并告诉你她所有玩偶的名字、外观、性格,邀请你和她的玩偶玩“过家家”。这个时候,你却提出一个建议:如果孩子能够把玩偶按照大小顺序来进行排列,就奖励孩子一个棒棒糖。这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你会发现孩子最初的那种纯粹的、不带任何目的的游戏状态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为了赢得一个棒棒糖,孩子开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停止想玩“过家家”的念头,让自己按照成人的要求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便是成人用一个棒棒糖操控了孩子的行为,削弱了孩子本身的内在学习状态,让孩子本来的沉浸式学习体验完全消失了。

目前的社会文化中,这样的情况反复上演,这和我们接受的一些固有观念是分不开的。比如传统观念会更倾向于素质教育就是在瞎玩,兴趣爱好的孵化就是在浪费时间。孩子的所有时间都应该花在背诵、默写、学语文、学数学、学英语等看起来对考试有利的事情上。如果一个孩子告诉你,他更想去上技校而不是考取一所高中,那就是反叛的、不理性的决定;如果一个孩子告诉你“过家家”是他最喜欢的游戏,那就是玩物丧志的想法。这些偏见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明显的。

2.孩子的第二层压力是成人世界对孩子生活的绝对控制。

有很多孩子一直在背负着大人的期待前行。这种背负是无孔不入的,比如孩子每天几点起床、穿什么衣服、几点吃饭、何时学习、学什么内容、能玩什么不能玩什么,再到生活中和谁交往、选择什么兴趣班、选择什么专业、考哪所大学,甚至到了成年时期,孩子跟谁恋爱结婚、婚后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是工作还是全职、是生一个孩子还是多个孩子……有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控制行为让人唏嘘不已。它不仅发生在孩子身上,甚至连成年人都没有机会逃离。

当孩子的生活被控制缠绕住时,就像一张网套住另一张网,你会发现孩子是没有喘息空间的。如果把人生之旅比喻成自驾的过程,在控制模式中,成人是主控者,可以在驾驶座上任意选择目的地、速度和播放的背景音乐,而孩子只是作为乘客随行。

一个从来没有在主驾驶座上握过方向盘的孩子,他们又将如何学会自我驱动呢?

习惯在方方面面控制孩子的父母往往有三个深层次的心结。

第一个心结是压力。因为工作和生活的不如意,让父母失去了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掌控感。掌控感的缺失会引发成人心中的怨恨、慢性压力和焦虑。这些负面情绪是会流动的,它们会透过一些表情、语言、信号和行为传染给孩子,让孩子不得不承受来自成人的层层压力。越焦虑的父母越倾向于控制孩子,这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第二个心结是欲望。父母内心极其希望孩子成功,或者渴望通过孩子的成功来证明自己是成功的。父母习惯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当成“孩子应该认为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如此严格地管理孩子的课外时间,并且给孩子安排非常繁忙的日程计划。哪怕孩子对此提出抗议,但在父母的规划里,这些抗议都是无效的。

第三个心结是恐惧。恐惧激发了父母想要彻底控制孩子的想法,他们会把“控制”错误地认为是一种“保护”。他们会在潜意识中认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事情要害怕,比如事故、疾病、陌生人——这些事情可能是灾难性的。除非自己能全方位地帮孩子安排好,否则孩子不可能顺利成长,这是大多数习惯控制孩子行为的父母内心所想。但这样的成长过程对双方来说都是痛苦的,孩子成了父母期待的替代品,父母剥夺了孩子独立的权利。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期望会完全投射到孩子身上,而孩子的所有表现都会被看成父母的面子。

3.孩子的第三层压力是时刻处在竞争和考核之中。

我在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读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期间,修读了诸多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知识。我先后从事过医院社工、心理咨询、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课程研发等工作,十年来接受的专业培训都在研究孩子和成人的发展状况。在学术领域,我们有很多的评估量表来判断孩子是否达到或高于某条基准线。我们需要这些专业量表,因为它们给我们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不仅在心理学领域,在宏微观经济领域,我们也会通过很多统计数据来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状况;在各行各业的经营过程中,我们会通过营收数据、调查问卷和服务评定等方式来跟踪企业是否处在健康发展的状况中。在专业领域,数据和分析量表是很常见的辅助工具,基于这些工具的支持,我们的服务会更加精准,提供的策略也会更加有效。而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把分数和考核当成孩子发展的唯一标准,当成人和教育者用“唯分数论”“唯结果论”去看待孩子时,就会让孩子变成流水线上的产品,导致孩子所处的环境充斥着冷冰冰的竞争。和自己同学的对比、学校的分数排名、比赛的名次顺序、多胎子女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排名等,考核无处不在。

如果养育成了一刀切的流水线工作,那些不符合流水线生产标准的孩子就会开始认为自己是落后的、愚蠢的或者是无能的产物。受到这种想法影响的孩子会时常处在恐惧之中,担心如果不比别人好、不比别人分数高、不比别人走得快,自己就是没有价值的,就会被社会淘汰,被父母抛弃。这种围绕在孩子身边的、持续高压的竞争和对比,会让一个本该充分享受成长、使自己实现价值的孩子体会不到生活的美好。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种养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近几年,国际知名大学排行榜的数据显示,大学现在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指标,意味着需要孩子有稳定的综合表现,需要孩子是一个有自己独特之处的人,而不是流水线上打磨的模板,哪怕再精致也只是空心的雕塑。

4.孩子的第四层压力是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强烈。

在如今这个紧张的、高压的、快速运转的社会,无论孩子还是成人都处在极其忙碌的状态里。一方面,孩子白天要上学,一堂课接着一堂课;放学后有功课要做,有课外活动要参加,有家庭事务要参与,甚至有兴趣班和补习班在排队等着孩子。另一方面,我们成人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同样非常忙碌。我们要张罗生计、处理生活中各种琐碎的难题,要应付工作中的各种项目,要检查孩子的作业、管理孩子的学业、处理学校老师的反馈,甚至会因家庭琐事而和自己的伴侣吵架。这种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互相拉扯的生活节奏特别不利于父母和孩子建立持久的、稳定的情感联结。

你还记得上一次和孩子深度谈心是什么时候吗?还记得上一次带孩子去户外无拘无束地玩耍是多久之前呢?孩子和你说过的异想天开的故事你还记得多少?最近一次和孩子一起做傻乎乎的事情,一起随意大笑发生在何时呢?孩子会主动跟你说他的小秘密吗?你会主动跟孩子说你的小秘密吗?……这些问题都反映了一个家庭的亲密关系状态。我们的孩子越来越缺少爱的维系场所,也越来越缺乏社交情感的联结。大家的时间表都很紧凑,像陀螺一样连轴转,无法停下来,以至于我们缺少了足够的留白时间,可以让心灵得到喘息,让情感得以交流。

一方面,如果孩子从小缺失建立亲密关系的联结机会,缺失足够的社会情感学习机会,那么孩子就很难有耐心去处理比较大的情绪和关系冲突,这会影响孩子在学校里的状态和学习效果。情感关系上的不安全感会引发更多的欺凌、攀比、拜金、冷漠、攻击等恶性事件。

另一方面,缺少足够情感交流的家庭关系更容易制造冲突。一个没有动力上学的孩子,可能会和天天对孩子吼、催孩子起床去上学的父母发生激烈的矛盾;一个没有心思写作业的孩子,可能会和要孩子立刻做完作业的父母争执不休。这种冲突不仅会发生在家庭里,也同样会发生在学校里。很多在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孩子往往反映了他们在家庭关系中亲密感的缺失。由于在家庭关系中和父母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孩子无法学会如何在学校或者社会中和他人和睦相处。

联结、归属、依恋、亲密、关联,这是人类繁衍的基本需求,也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心灵安全地基。缺失了家庭关系中亲密感这层牵系,孩子就如同悬空的阁楼,垒得越高,崩塌得越快。千疮百孔的心灵是没有能量去自我驱动成长的。

练习 自驱力家庭氛围自测

讨论完孩子常见的四种压力后,我们再看看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的家庭氛围。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学会自我驱动成长,那我们要试着思考一个核心问题:我们家庭的自驱力氛围是怎样的?

下面九道自测题请你快速回答一下。符合你的家庭状况的,回答“是”;不符合你的家庭状况的,回答“否”;不清楚或者不知道的,回答“不知道”。


1 你知道哪些事情是你的孩子能够胜任的?列张清单,你能连续列出几项?

2 你有没有试过问孩子,哪些事情是他/她曾经觉得自己能胜任,但是现在却胜任不了的?

3 当你制订家庭旅行计划,或者给孩子过生日时,孩子选择和参与的机会大吗?

4 你有没有试过跟孩子聊聊生活中的压力,以及自己是如何应对这些压力的?

5 你有没有试过跟孩子说“你才是最懂自己的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

6 你有没有试过问孩子,关于生活、学习、家庭关系的先后顺序,比如“回到家之后想做什么”“你想如何安排家庭作业的完成顺序”“周末想让爸爸妈妈带你做什么”“有没有感兴趣的活动”等等?

7 孩子是否有记日记、涂鸦绘画的习惯?

8 你有没有试过给孩子做决定,虽然结果并不理想,但是你第一时间就和孩子进行了总结呢?

9 你有没有试过和孩子讨论有关“责任感”的话题?


在你的回答中,“是”的答案越多,就说明你的家庭自驱力氛围越强;而“否”以及“不知道”的答案表示这些都是你家庭关注的盲点。

注释:

[1]傅小兰,张侃,陈雪峰,等.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