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象学视域中的东西方心性思想研究
- 倪梁康 张任之
- 1047字
- 2023-09-22 16:41:57
总序
中山大学哲学系创办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创建之初最早培植的学系之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撤销建制,1960年复系,办学至今,先后由黄希声、冯友兰、杨荣国、刘嵘、李锦全、胡景钊、林铭钧、章海山、黎红雷、鞠实儿、张伟教授等担任系主任。
早期的中山大学哲学系名家云集,奠立了极为深厚的学术根基。其中,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研究、吴康先生的西方哲学研究、朱谦之先生的比较哲学研究、李达与何思敬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陈荣捷先生的朱子学研究、马采先生的美学研究、罗克汀先生的现象学研究等,均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奠定了中大哲学系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复系近六十年来,中大哲学系同仁勠力同心,继往开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我系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哲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2002年教育部实行学科评估以来,我系稳居全国高校前列。2017年9月,中大哲学学科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我系迎来了难得的发展良机。
近年来,在中山大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号召和指引下,中大哲学学科的人才队伍也不断壮大,而且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国际化的特色。哲学系各位同仁研精覃思,深造自得,在各自研究领域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少著述还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中大哲学系已发展成为全国哲学研究的一方重镇。
为向学界集中展示中大哲学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成果,我系计划推出多种著作系列。已经陆续出版的著作系列有“中大哲学文库”和“中大哲学精品教程”,本套“中大谦之论丛”亦属其一。谦之论丛的基本定位,乃就某一哲学前沿论题,甄选代表性研究论文结为专集,目的是为相关论题之深入研究提供较为全面、较为权威的“学术前史”资料汇编。此种文献,虽非学者个人之专门著述,却具有重要的学术史资料价值。
“中大谦之论丛”之命名,意在藉以纪念中大哲学系前辈学者朱谦之先生(1899—1972)。谦之先生是现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治学领域广阔,著述等身,被誉为“百科全书式学者”。朱先生不唯曾任中大历史系主任、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更在民族危亡的抗战时期临危受命,担任“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主任”之职,为中大文科之发展壮大孜孜矻矻,不遗余力。朱先生1932年南下广州,任职中大20余年,又首倡“南方文化运动”,影响颇深。故本套丛书具名“中大谦之论丛”,实有敬重前贤、守先待后之用心。
“中大谦之论丛”的顺利出版,得到百年名社商务印书馆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诚挚谢意!
中山大学哲学系
2019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