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工作为什么让人疲惫》:攀爬·小镇做题家,奋斗到哪里才是个头

为什么要先讲这个问题?因为这是我们当前年青一代普遍感受到的一个痛点。很多人从乡村、小镇来到城市,来上学或者工作,总的来说是来奋斗、打拼。但是很多人会觉得这个过程太艰难,就像攀岩一样,看不到尽头。之前看到一位网友说自己作为一个小镇青年,原生家庭的底子很薄,进入社会后发现自己很难实现跃迁,费尽艰辛取得的成就是别人的基本线,他很自卑、无力。

这样一来,心里就有了一个很大的疑问,难道这辈子都要被人甩在后面了吗?这个问题就像巴尔扎克的著名小说《幻灭》中的情节:一个人从外省来到巴黎,奋斗了半天,终成一场幻灭,他觉得城市对他是重重的封闭,没有给他提供什么通道,反而大家都在打压他。这种理想跟现实之间的差距就太大了。

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攀爬之苦

其实对普通人来说,有这种苦也是必然的。我们知道改革开放的一个鲜明口号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前搞大锅饭,人们没有积极性,劳动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即使有的人有强烈的创造和致富的欲望,也释放不出来。改革开放之后,之所以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要激发这种动力,让人内心的追求实现飞升。可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如今,中国社会创造出了巨量的财富,但是很不均衡。社会学有一个二八定律,社会上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据统计,2020年我们的人均GDP达到了1.05万美元,这是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按照著名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库兹涅茨所描绘的,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将要进入发达阶段却还没有进入的时候,还是需要强大的动力往前走。经济需要强大的推进力,需要人的欲望支撑,所以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因此,社会财富的分配是非常不均衡的。

再往前走一步就不一样了。再往前走一步,就能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大的中产阶层。他们的共识、生活方式、生活细节基本上都精细化了,国家的二次分配、三次分配,以及整个社会的机制也在逐步地完善,不再需要调动极少数人的财富欲望,去推动社会的发展了。这时候,国家会比较多地注意到公平问题。而现在我们正好处在最难的阶段,大多数人都在经历不均衡的苦,一个原生家庭底子薄的人来到这个阶段,就显得特别艰难。我们现在上升的通道这么狭窄,好多人就是靠考大学、靠大量做题、靠成为小镇做题家而谋求出路的。

其实今天的社会,不同阶层的人都很艰苦。底层有底层的苦,中层有中层的苦,上层有上层的苦,因为这是一个变动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存在危机感。

在欲望丛林中挣扎的中层

处在底层的人们的愿望就是成为中层。什么叫中层?美国社会3亿多中层的愿望是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学比较热门的专业,等毕业了,一个硕士一年可能拿到十三四万美元,三四年后变成一年30多万美元,每年休年假跑到欧洲去滑雪,这个通道看着特别光鲜。

但是中产阶级有一个问题,他们也怕掉下去。社会竞争有一个摩尔定律,硬件不断地更新,社会时刻涌现出形形色色的潮流,各种高科技互联网公司起起落落,每个人所拥有的东西也不是铁打的,这就导致阶层焦虑非常明显。尤其是中产阶级,他们还要考虑自己的后代,怎么保住阶层,保持住生活中基本的安全感。

中产阶级还有个特点,他们还有往上走的欲望,这种压力也很大。比如,我在上海认识了一些做银行金融的朋友,他们住在一百三四十平方米的房子里,作为中产阶级,他们眼里看到的是什么?是自己的这个阶层里还有上端,还有住170平方米房子的和住230平方米房子的人。他们就会觉得不均衡,生活的目标就是再多挣点钱。换了170平方米的房子后又觉得不幸福了,那就再买一个230平方米的房子。他们这一辈子,看不到自己的价值,缺乏自信,这里面的价值空洞就非常明显。20世纪90年代有个电影《美国丽人》,就描绘出了中产阶级的空虚。

中产阶级是最容易格式化的,大家都按照一个方式来生活,西方现在大量的小说、电影、电视剧都在讲述这个问题。现代人从底层社会往上攀爬,往往以后回想起来的不是苦,可能还算是比较快乐的,因为你要追求的东西很明确:稳定的工作、城市户口……等你攀爬到中产阶层以后会发现,目标消失了。我觉得我们中国十几亿人,10年之后会面临一个巨大的困境,就是目标消失。奋斗了半天,而没有明确的方向,突然拥有了这些东西之后,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那种茫然比现在的痛苦还要严重。人最怕没有内在的价值感和方向感。

我遇到的一些退休的公务员对此深有感慨,他们忙了一辈子,退休后跟我说不知道自己一辈子干了什么。

资本家的苦

除中产阶层以外还有上层阶级,上层阶级看起来过得令人羡慕,有大别墅,前后有草地,又开着好车。我有一些富豪朋友在酒席上欢声笑语,回到家里都紧锁眉头。拿过诺贝尔奖的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在他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里写道,那个暴发户从山区奋斗到首都,家里很有钱,原来是做骡马走私生意的,到了城市以后他唯一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女儿嫁入上流社会。虽然有钱了,但人家都看不起他。只有钱是没用的,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的盖茨比,挣了那么多钱,富豪阶层还是总排斥他。他心里特别自卑,一看到女儿爱上了穷小子,立刻就愤怒得不得了,带着她赶快躲避,躲了两年才回去。

马克思把资本分析得特别精彩,资本家也是一个异化的人,他自己随时可能陷入赤贫,财富一下就消失了。所以,资本家心里也特别紧张、焦虑。这个社会不管是底层、中层还是高层,都焦虑。

工业化之后,我们建立起了一个高效率的社会,这个社会在管理上,特别是在经济组织上,遵循着一层又一层的结构。处在这样结构化社会里的人不需要自行判断,上一层下达指令给你,你执行就可以了。于是我们都变成了标准化的人,人在这个过程里唯一能做的就是向上攀爬,其他的价值都体验不到,也没有机会去体验。

单向度的人活在相对性中

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因社会批判理论而著名,其核心成员马尔库塞写过一本影响非常大的书,叫作《单向度的人》。书里说,现代社会把人变成了单一的人,只知道功利性,这是普遍的异化。此外还有弱者心态,弱者服从权威,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人就活在相对性中。攀爬最怕什么?陷入相对。没有什么绝对幸福,没有什么绝对价值,我过得比你好,我就比你高。这也符合我们的古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上人”变成了一个追求,到底这个“人上人”有什么好,很多人也说不清。

这也是黑格尔哲学里讲的一种奴隶人格,在比我更高的人面前,我就是奴隶;面对比自己低的人,我就是主人。所以黑格尔说,这种人归根结底是个奴隶。

如何走出攀爬之苦?

幸福来自哪里?这就涉及下面一个问题——价值。一个人的生命要有自己的价值。现在很多人在攀爬过程中归根结底是为别人打工,服务于别人的价值,从里面分得一点报酬。资本追逐利润,劳动想获得薪金,道德想获得正义。而我们作为劳动者,有时候为了获得这点小小的薪金,付出了一生,忙忙碌碌却始终找不到生命的价值。

文化震惊:在跨界中发现自己的独特性

我们的一生是一个奋斗的过程,一个人从底层往上奋斗,实际上房子、收入只是这个过程中微小的一部分,更重要的在于这是一个生命被打开的过程。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课题——文化震惊。中国人现在处于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之中,生活的跨度空前广阔,这就注定了我们攀爬的过程中必然充满文化震惊。

在大城市里,例如上海,为什么有7000多家咖啡馆?你为什么愿意走进咖啡馆进行消费?除了品尝那一杯咖啡的味道,让心情愉悦以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拓展人际关系。从这方面来讲,咖啡馆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巨大进步的体现,因为不同阶层的人只要买一杯咖啡就可以自由地坐在这里,它打破了欧洲传统社会那种贵族沙龙的门槛。所以,咖啡馆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每一个有天赋的人来到这里就有机会被发现。而一个人来到城市,其实是一个不断认识世界丰富性的过程。

人生有三大任务:一个是认识世界,一个是认识自己,还有一个是认识生命。进入城市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原来的那些东西,不断地被新的文化所震动,这就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很多人会因自己原生的东西而产生自卑感,觉得应该抛弃它们,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这其实是一笔财富,我们正是带着这样一笔别人没有的原生而独特的财富来到城市的,然后再去汲取新的东西。

你从一个小小的村子里出来,带着原生的那些东西,它们可能是春天的桃花、秋天的河水、山上的青草、树下的各种各样的菌类……甚至是一个广袤丰富的自然世界。你要知道你比住在城市里的人拥有得更多,你曾经在大自然收获了那么多精彩。

这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你独特的美、独特的价值的体现。现在如果你到上海虹桥高铁站,可以发现有一处竖立着一条大标语,我特别喜欢上面那句话:“每一个人都了不起。”

我觉得在这个跨越的过程中,一个人一定要意识到自己是了不起的,自己跟别人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有这个意识的话,你的境界自然就不同了,你对生活的要求和认识就不一样了,你的选择自然也就不同了。然后,你才会知道应该怎样做才符合自己的特质,怎样的选择才是能够跟自己原生的东西对接的。真正地倾听自己的独特需求,而不是盲目地随波逐流,就是想找一个工资高的工作,不用顾忌跟自己原来的生命能不能连接上。如果这样纯粹地把自己变成一个打工人,那这个攀爬的过程自然就会非常苦,因为你没有内心的自我体认,没有方向感。

残障诗人余秀华,为什么能写出好诗?为什么这样的诗不会诞生在城市?因为它们源自她的原始生命,她自己的生存体验,然后通过一种特别的语言,通过诗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果你从草根阶级往上走,你这一路看到的风光一定比别人看到的更丰富。你要穿越一层又一层荆棘去打开自己的生命,其实你比大城市的人更多了一份体会。你要牢牢抓住这份体会,而这需要你具备崭新的观念。

人生不是按照相对价值往上爬的,你所谓的攀爬,实际上是扩大。就像我们登山,登得越高视野越广,看得越远,幸福感就出来了,但是如果你只盯着眼前,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社会学、文化学里有一个定律,就是在底层的人往上看,和在顶层的人往下看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

美国思想家杰斐逊写过一篇文章,里面谈及底层的人往上看,看到的是不平等,看到的是阶级,而顶层的人往下看,看到的是合理性,看到的是分工。什么叫分工?比如说有扫地的人、擦桌子的人、开出租车的人,顶层的人看到的就是这种分工,他们觉得社会分工特别合理,都是为自己服务的。而底层的人往上看,看到的都是不平等,是巨大的差异,所以底层的人向上攀爬的时候就容易产生这样一种目标倾向——把登上更高的阶级或阶层作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人生目标。

跳出欲望陷阱,寻找新价值

我们一定要目标清晰,心里有光,清清楚楚地生活。活得明白就是最大的幸福,如果你往上攀爬,只有单一的目标,其实是从一种苦跳到另外一种苦的状态里,永远也不能解放自己。

一个人在向上奋斗的时候,首先一定要有这样的认知,就是一定要打破阶层差异给人带来的束缚、压力和焦虑。从底层往上看,你经常能看到上层光鲜的一面,因为上层社会有个特点,就是炫耀性的消费特别多。2002—2003年我在日本工作的时候,看到在当时的日本女性中就流行着这样的观念,如果一辈子不买一个好的LV包,作为女性就白活了。

但是作为中产阶层,你的收入有限,你的资源怎么分配?你往这边花钱,那边就捉襟见肘了。现在,房子把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剥夺得非常厉害,一个人一辈子的资源就那么多,我们的人均GDP还不高,却要把那么多钱都砸在房子上。我们会看到上流社会炫耀他们的豪宅,这就是从底层往上看到的所谓的炫耀性消费,从社会学来讲就是身份性消费,这种消费就是我有而你买不起,以此来获得满足感和优越感。

现在电视剧、电影里的房子,很多都是宽敞的复式结构,这就会使我们在心理上产生羡慕,逐渐将其变成潜在的目标。但其实这种看似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隐藏着很大的危机。我到一些朋友家里做客,一看到他们的房子,总是难免感慨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竟没有变成幸福的生活,那么都变成了什么?变成了卫生间、天花板上的豪华装修。这实际上是一种被炫耀性消费所带动的偏差。其实,就连上层社会的人也在不断地往上爬,所关注的表面上的东西太多,而真正在生活中又不满足,陷入一种欲望的陷阱。

所以,有时候我带的研究生出去参加一些很光鲜的活动,我就经常提醒他们,脑子里一定要装一个东西:螺丝刀。你到了再光鲜的地方也要想一想,如果你拿着螺丝刀在柱子或者墙上使劲往里钻,里边始终是水泥。

看透生活的本质

生活就是生活,它本质上很朴素。

之前我认识一个上汽集团信息公司的负责人,他从美国留学回来进入汽车行业。他从小喜欢汽车,因为在信息公司,所以要熟悉所有的车,就试开过很多车,自己也买了不同的车。后来他跟我说过一段话,我印象很深刻。他说,你要是买车的话,我建议你就买个普通的桑塔纳,那时候这类车才八九万块钱。他说车就是个代步工具。以前羡慕别人开着各种各样的豪车,后来自己开遍了,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但是人就是看不穿,不亲身经历这个过程就是体会不了。很多人一辈子在追逐的路上,累死在半途中,最终也没能达到目标,而那些真正达到了目标的却发现也就是那么回事。仔细地体会一下,想一想你为什么没有幸福感,为什么没有生活的从容感,其实这些跟你的人生理念有密切关系。

怎么打破这种攀爬之苦?我认为人不能无所作为,而是要奋斗,那么这个奋斗是怎样的奋斗呢?我认为它应该是宽广的奋斗。

今天非常多的人,身体在城市,精神还在乡村;生活在现代,价值理念却还很传统。传统社会是一个等级制社会、差距社会,像一个金字塔,有一层一层的差距,所以处于底层的人都想往上冲,要爬得高,要考试,要苦读书,最终成为举人、进士,成为一个飞出寒门的才子,这样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其实,现代社会的很多人也有这样的思想,他们应该打破这种传统思想。

打造自己的独特性

实际上,如今的社会更加开放和多元。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我们今天就缺少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在于你自己,在于你要活出自己的独特性。我一直说年轻人要看到10年后的社会,那时的人均GDP一定能超过2万美元,所以10年后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地位有多高,而是你跟别人有什么不同。

2020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多元人民币,其中城市4万多元,乡村一万七八千元。其中人均吃饭花掉6000元,这部分消费将来基本上就这样了,那增长出来的需求是什么?是文化的、精神的、丰富生活的。我们现在会看到一些特别的现象,比如,为什么丁真会大火?就是因为有差异,因为他有别的地方的人没有的特色。所以,活成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人,这才是最根本的。

德国文学家歌德有一个比喻:人活得就像一棵树,这棵树不能长在深沟里,因为深沟里阳光稀少,为了争夺阳光,它就只能拼命往上长,虽然看着很高,但实际上长得很畸形。这棵树也不能长在山顶上,因为狂风暴雨会把它吹得稀里哗啦,雷鸣电闪会让它遍体鳞伤,最终也不能茁壮成材。这棵树最好生长在一个向阳坡上,周围没有太多的杂树,它能够吸收最好的阳光,滋养内在的品质,变得枝繁叶茂,达到一种最好的成长度——这样就是最好的生活。所以,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生命尺度,人不能按照外在的、阶层的尺度生活,而是应该有属于自己生命的成长尺度。

人要像植物一样有呼吸,不能像一个机器、一颗螺丝钉一样生活。现在有的人奋斗精神很足,拼了命往上长、往上爬,运用一切资源来达到自己攀爬的目的,这种人在我看来其实是弱者。

我们到底要如何奋斗?

向上攀登其实是弱者的通道

这样的人其实选择了一条最简单、最显眼的路。生命是复杂的、内在的,是一个需要选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这就是人的自由的体现,是生命价值的彰显,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体会到自己非常深厚的创造力,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但是很多人不是这样的,他们努力往上爬,只看到工资、看到位置,把生活简化了,表面上很有奋斗精神,实际上是放弃了自己。在无穷的顺从里获得利益,看上去好像活得很苦,爬的过程也很苦,但这个苦没有价值,没有依据,没有感情,没有内心的尺度。这怎么行呢?所以,我们在认识攀爬之苦的时候,要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内心深处有没有追寻价值的欲望。

吃什么苦才有价值?

人的一生中其实不存在完全的自己,人越是过得异己,越是异化,其实就越苦,内心没有支撑,没有幸福感。那为什么有些人能越过这个苦,历尽千辛万苦也觉得乐此不疲?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年轻的时候吃了不少苦,他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作品那么经典,传统绘画作品里都是内光,他却开创了立体主义,先正面看人,然后向侧面转90度,把两个画面叠合在一起。比如,那幅著名的《镜前少女》就打破了大众原来的审美习惯,把人肢解了,导致大家都看不懂,不接受。因为跟众人的惯性审美有冲突,画卖不掉,所以他一度穷困潦倒。难道他不可以按照传统来画吗?他的基本功那么好,不是没有能力走传统路线,但是他就是要创新。他坚持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感知,从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绘画语言。

如果你吃过这种苦,就会知道其中有生活的真实,有生命的价值,有自己的理想。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有一首著名的诗歌《未选择的路》,诗中说他走的路分出两条岔路,一条路开满鲜花,人人都在走;另外一条路充满了荆棘,渺无人迹。最后他选择了那条布满荆棘的小路,他也明白走了这条路就不能再涉足另一条,但是他愿意走这条荆棘之路。探索未知,才是真正的生命价值。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攀爬之苦就没价值。为什么呢?人都是经历过才能沉淀,在奋斗中才会有所收获,获得之后才发现这不是自己最热爱、最喜欢的。现实社会往往是这样,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没有确定的方向,就想去体会,做各种各样的尝试。这是个试错过程。

未来:从差距社会到差别社会

实际上今天的社会提倡什么呢?我们要认识到中国社会正在发展成一个多元的、横向的社会,它不再是一个差距社会,而是在逐渐发展为差别社会。什么叫差别?就是我和别人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和别人相比,也不羡慕别人在高处,每个人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才是所谓的未来。

前面说过,中国现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万多元人民币,其中6000元用于吃饭。未来人们的其他消费需求会迅速地增长,7万元、8万元、9万元、10万元……那增长出来的部分在哪里?看电影、听音乐、读书、出国旅行、学习各种工艺、文化交往、社会体验等。文化需求会越来越多,内容生产将变成社会最急需的东西。所以,年轻人不能只看眼下,当下的发展程度不高,如果完全按照当下的社会发展程度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那你的将来就完了。将来会出现新的社会需求,如果你是一个没准备的人,未来就会变成一个年轻的老人。未来的中国社会会出现大批年轻的老人,这是很危险的。

因此,90后、00后都要想一想,特别是90后,20年之后你们就是社会的主人,就要接管这个社会了。你们凭什么接管社会?你们能给社会创造出什么?这些事说起来远,实际上是很近的。

我完全相信在我们的历史记载上,90后的上一代会获得很高的历史评价。1978年,我们整个中国的城市化率才19%,你们的父母辈,甚至爷爷奶奶辈,经过40年的奋斗,将一个贫困的农业国家变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工业化国家,这是多么伟大的历史贡献。那之后的年轻人呢?上一辈创造出了物质基础,未来的社会要文化发展、精神发展,现在的90后能不能承担起这个使命?时代赋予了你们这代人特殊的历史责任,但如果就以现在这样一个往上爬的思想去面对,你们怎么可能实现这个历史转换,以后的历史如何写你们90后?这是个巨大的问题。

网络上对四川的李子柒有各种各样的评价,我觉得她有一点特别好,比如她在山里挖笋、挖野菜,回家自己炒制,动作很娴熟,那不是表演出来的。她小时候跟着奶奶受过很多苦,如今的成功与之不无关系。为什么今天城里人看到她的视频会很感动?为什么她在世界上有那么多粉丝?因为我们从她的视频中看到了失去的过去。现在很多人进城打工,把过去都扔掉了,回头看的时候才发现过去那么珍贵,乡村和自然那么美好。

觉醒时刻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想要为中国寻找未来,我们就一定要思考这些问题。我们的选择要有前瞻性,所有的年轻人都要看到10年后,看到20年后,心中要有大方向。我想问一下年轻人,你们到底有没有做好准备?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验,你们有没有体会过自己的辛苦?你们做的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你们有没有找到自己的根?有一本著名的美国小说《根》,讲述了一个黑人寻找自己在非洲的根的故事。寻根的事情不要交给下一代,这件事情隔得太久就做不成了。所幸今天的人还可以找到自己的根,那么哪件事可以作为你们寻找新价值的选项?你们在生活里有没有尝试的冲动?在尝试中不断寻找,我觉得这样就很好。

本节寄语

向上攀爬其实是弱者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