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简单(旧)

林卫东没有开玩笑,他是真心这么觉得的!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治病的问题,而是妹妹的作闹不服管教,让奶奶容不下她。

要知道,奶奶在家那可是和红楼里的贾母一般的存在。

甚至可以这么说,但凡家里奶奶想给妹妹治病,就不会有现在林小曼等死这么一档子事。

拖到现在了眼睁睁的看着孩子去死,就知道这兄妹的家庭地位如何,也能明白奶奶的权威不容掺沙子。

林卫东可真的不敢指望奶奶会仁慈的等妹妹好了赚够一毛八还债。

甚至他觉得,即便妹妹好了,赚到了一毛八,在老太太眼里那也是吃家里饭给家里赚的,她林小曼要是不得病,这一毛八不就攒下了。

一个鸡蛋才二分钱,鸡屁股银行要攒多久才能攒出这一毛八啊。

就林小曼这搅家秧子还想看病?那家里的一毛八算谁的?这样的孙女就该认命。

这可不是林卫东诋毁老人,类似的事情在这兄妹二人身上没少发生。

别以为农村人多淳朴,他们的淳朴是因为无知;可无知只是见识少,不代表心中没有算计啊。

长久以来那老颠婆的算计,让林卫东太明白自己和妹妹要面对的是什么了,于是当妹妹说出赊账的话的时候,林卫东下意识的就拒绝了。

他拒绝的倒是痛快,随之而来的就是妹妹那绝望和痛恨的眼神了。

这样的哥哥确实让人喜欢不起来!

可林卫东也是迫不得已啊!

是自打到乡下来,就没人为他撑腰过。

无论是反抗,还是讨好,都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七八年的岁月,别说一个孩子了,即便是成熟稳重的大人棱角也都磨平了。

环境塑造性格,他林卫东没有折腾的本钱。

无法,这个当哥哥的只能怯怯的和妹妹对视,心里如刀绞似的。

相对于林卫东眼中那无力的空洞,林小曼的眼神却要精彩的多。

是哀其不幸,还是怒其不争,是同情哥哥的疾苦和不幸遭遇,又愤怒他不觉悟的逆来顺受。

总之很是复杂。

可惜,林卫东看不懂。

只是觉得妹妹的眼神有点扎人。

面对这样的眼神,林卫东终究有些触动的。

倒也不是对妹妹的爱战胜了了林卫东对奶奶的恐惧。

而是他突然发现,再这么下去,也许妹妹的今天,就是他的以后。

小小年纪的他,莫名的明白了什么叫晚景凄凉!

一种特殊的感觉告诉林卫东,今个要是不帮妹妹,往后在这个家里,连个陪他一起挨收拾的人都没有了。

亲不亲,阶级分!这难道就是阶级同志的同理心?

林卫东不懂!

但是他明白在这个家里,他只能和妹妹相依为命,救妹妹就是救自己。

在与妹妹的对视中,这个哥哥败下了阵来。

面对提出要求和解决方案后一言不发的妹妹,林卫东咽下要对妹妹说的那些后果如何的话。

至于要是欠账了以后,奶奶会如何,叔叔会如何,此刻都不重要了。

不等妹妹开口,林卫东从她的身上拿下自己给她盖着的衣服,干净利索的下了炕,没再多言语。

他甚至都没想想为什么妹妹能了解卫生所能赊账这回事,而是抓紧时间穿上了衣服,把炕席裹起来给妹妹盖好,看了眼妹妹道。

“哎~行吧,算你能耐!你挺住了,我去卫生所。这个时候卫生所要是有人,就算丫头你命大。往后的事,等你好了咱们再做打算吧!”

说完,林卫东没看妹妹的反应,长叹了一口气,借着月色出门了。

走的决绝的林卫东,自然也不会看到,裹着炕席流眼泪的妹妹面对哥哥的离开竟然有些惊异。

而这惊异的过后,就是林小曼的喃喃低语。

“哥,只要这次你救了我,我将来肯定不会让你......!”

对于妹妹的心思,林卫东是不知道的!

知道了也不在意。

十来年了,他活的行尸走肉的,感情没那么丰富!

人的心性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塑造出来的!

受欺负和压榨的林卫东已经麻木的活到了十六岁了,早就习惯生活的压力,对于什么亲情啊,爱情啊,友情啊看的很淡。

对于他来说,情情爱爱这种事都没有一顿白面馍馍重要!

谁给他吃的,他就给谁跪地戴孝打幡!

这就是他的吃饭行当。

要知道,这种事是规定不让的,是四旧,需要严惩的。

所以才有了林卫东这口饭吃。

不就是认一天爹,哭一天的坟吗?

有什么大不了的。

甚至他林卫东已经开始觉得,也许自己命里就是个孤苦无依的农村娃,只是错投了人家,有了个名不副实的工人爹,这才让自己有了不该有的幻想,不甘心这么过一辈子,小时候才那么闹听的。

没准这是自己的错。

或许自己小时候听话点,不和现在自己的妹妹似的那么闹,也许这家人家也能容得下自己,可能自己命就没那么苦了。

哎!

“别管怎么说,好赖自己没混成文盲!好赖自己还活着!”

林卫东边走边自言自语,路途就没那么遥远了!

当然,他嘴里的这点好处不是林家的恩惠,是要感念政府的!

要不是政府强制教育,他林卫东可能连学都上不了。

可即便强制教育,林卫东也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辍学了,勉强混个高小的学历。

高小就是小学三年级以上!

再往上读,村大队的小学就教不了了,需要去乡里读了,而要挣口粮的林卫东,是没精力跑那么远去求学的。

何况,村里的孩子都是如此,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就当没有那么个爹,也就没什么了!”

对于现在的生活,林卫东对他的父母是充满怨气的。

他们兄妹可不简简单单的村里的孩子,他俩的父母可是城里的工人。

这也是林卫东明白妹妹没事就作闹要回城的原因。

别说妹妹了,林卫东小时候也不是没反抗过,只是因为没有用,时间久了也就熄了心思。

家里又不是法院,没人管你的委屈!

甚至,家里会觉得你不知道好歹,是没有孝心的,是坏孩子!

要不是这次妹妹说的决绝,甚至给出了方案和办法,林卫东早就熄灭的心思也不会再次触动。

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再怎么作怎么闹都得不到父母的支持,错的永远是自己;再热的心也都寒透了,早就没什么指望了。

“点背不能赖社会,命苦不能赖政府啊!”

一边走,林卫东嘴上一边叨咕着,好让这悄无声息的夜没那么安静。

年少的他也没少闹着回城,可如今这么长时间过来早就放弃了,嘴上早就认命了。

可嘴上似乎认命了,心里埋着的那份不甘心,又有谁知道啊!

毕竟,但凡他爹脑子正常点,他们兄妹也不至于生活的这么惨的。

之所以林卫东觉得他爹脑子不正常,是因为村里就没有这么干的人家。

谁家父母不疼自家孩子?

端水这种事怎么还能在家里干呢?

要知道,林爸林建国夫妻二人在县里的矿务局厂子上当工人的。

一个是正式工,一个临时工!

这可是让人羡慕的身份啊。

有这样的父母,儿女绝对不至于活的像林卫东兄妹这么惨的。

工人的生活水平那是远高于乡下的。

按道理来说林卫东和林小曼有这样有本事的爸妈,是应该能过上很好的日子的。

并且他们兄妹小时候也确实过过几年的好日子的。

在城里不说过的多好,至少不愁吃喝,还有新衣服以及偶尔一点零食吃。

可惜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父亲一副很嫌弃的样子就把他们打发到乡下了,而他们兄妹的日子自此以后就过得都不如正经农村汉子的子女了。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好像是林奶奶的主意!

因此,十二岁的妹妹和他跟着爷奶叔伯一起在乡下已经共同生活了七八年了。

而林卫东作为农民的两个叔叔,家里的孩子却都在城里读书生活,林卫东他们本该在城里生活的两兄妹,却被放养在了村里。

这种操作外人还真看不懂,可也没人管这种闲事。

村里人当着林家的面那是没少夸林爸,是个孝顺懂事,知道拉拔着兄弟过日子的;但关上门的时候,都觉得林爸有病,难道他还指望侄子侄女养老不成!

林家可不知道村里人背后怎么说啊,还挺以村里人当面说的那些场面话自豪的。

逢人就自夸道:“这兄弟和睦啊,日子才能顺遂,卫东和小曼有个城里的爹妈,我们家老二老三家孩子将来也能当城里人,早晚我们一大家子都能搬到城里去!”

听林家人这么说,众人哪个不捧一句。

“是是是!”啊

因此,林家也挺为自己的打算骄傲的!

但现实情况哪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