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华夏精神
- 明末崛起,从边军开始
- 干饭忠实者
- 1857字
- 2023-10-26 08:30:34
崇祯元年八月初二。
王初仁来到新城,看到烈士纪念碑、烈士祠、钟楼、凯歌楼、营房、粮仓、草料场、武库、学堂、研究院、医学所、新城管委会等建筑已经初具规模,最多半个月,城内建筑就能完工。
至于城墙,地基已经挖好,碾压扎实并铺上条石。城墙为砖包墙,需要先用夯土夯成一道厚厚的城墙后,再用城砖包砌,这种城墙建好之后在没有热兵器的古代就是坚不可摧。
此时建筑队员们正在一边铺夯土,一边用夯实机进行夯实,只见几个队员大吼一声“嘿哟,起”将夯实机高高拿起,再大吼一声“嘿哟,放”,夯实机“砰”的一声高高落下,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
建筑队员只穿着简陋的汗衫,此时已被汗水打湿,脸上的汗水像下雨般流下,扑面而来的灰尘和汗水混合在一起,让建筑队员们成了一个泥人,像是刚刚从泥潭中钻出来。
王初仁来到大坝浇筑处,惊讶的是大坝已经浇筑了快一半,按照正常速度,一个多月的时间最多浇筑三分之一,经过王初仁一番了解,原来堡内军民知道大坝一旦建成,新开荒的近40000亩土地就可以得到灌溉,就有土地分给大家了。
在土地的强烈刺激下,每天天还没有亮,浇筑队员就闹嚷嚷地出发前往工地开始浇筑大坝,一直干到天黑才收工。
接下来就是大坝工地催着石灰作坊、水泥作坊、采沙场加班加点,石灰作坊、水泥作坊又催着粘土场、采石场疯狂加班。
据说已经有人放出狠话,要是因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而导致新开荒的土地没有赶上秋天的播种,那个环节的人员就是堡内的罪人。
一些比较懒的汉子想晚一点,家中的婆娘骂咧咧道:“你个懒鬼,还不快出工,多挣点工分,才能早分地、分好地,要是咱家没有分到地,老娘的床你以后就不要上了。”于是一脚就将自家汉子踢下床,一点也不心疼。
土地果然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可以让他们疯狂。为了土地可以不怕累,可以拼命。
王初仁现在一点都不怀疑,如果自己带兵出征,谁敢发动叛乱,就会被大家群起而攻之。
队员们干着这些累活、重活也没有丝毫抱怨,反而边干边喊着口号,还时不时说说笑话,氛围很轻松,在场也没有监工拿着鞭子在监督,很自觉各自干各自的,没有人偷懒。
让王初仁彻底的体会到了农民的敦厚、淳朴、勤劳。
为了生存、为了土地,他们不服天、不信命,敢于和天公试比高。
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敢于和天地、自然斗争,华夏民族有着精卫填海的毅力,夸父逐日的勇气,愚公移山百折不饶的意志,他们相信人定胜天。
出身马夫,经过十几代人的努力,奋六世之余烈,最后统一华夏的赢氏一族。
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信命的陈胜、吴广。
泗水亭亭长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建立的大汉朝使汉民族而得名。
开局一个碗,收复燕云十六州,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明太祖朱元璋。
西方人面对大洪水只能造诺亚方舟用于苟延残喘,华夏先秦人面对洪水泛滥成灾的九州大地,鲧和大禹两代人带领先民前仆后继,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治理洪水的艰巨任务,除去了水害,使九州大地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定和富庶,为华夏五千年文明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灾难时,他们勇于面对;面对穷苦时,他们勤劳耕耘;面对强敌时,他们敢于反抗;面对弱小时,他们乐善好施;面对外来文化时,他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糠。
这就是华夏人的伟大精神,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就像是泰山、长城一般壮丽的雄峙于世界的东方。
按照历史,10多年后,满清入关,亿兆人沦为满清的奴隶,清朝政府为了维持统治,采取愚民、禁锢国民的思想,制约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使华夏人逐渐失去创新的精神,变得麻木、浑浑噩噩,成为一头睡狮;华夏民族从此沉沦300年,最后竟然喊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宁与友邦,不予家奴”这种神言,可见清朝政府之腐朽,导致了华夏民族百年近代屈辱。直到近代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才慢慢唤醒华夏人原本的精神,成为一头唤醒的雄狮。
为了避免这一切,王初仁必须努力发展。
王初仁来到匠人处了解滚珠轴承制造情况,匠人处处长李大牛回复道:“大人经过多日打造,滚珠轴承已经广泛用于水车、四轮马车、碾坊、搅拌机等设备,取代了原来的转轮,按照大人的说法,使设备轴承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以往的水车工作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换轴承,而现在用很久都不用更换,而且转速比之以往更是快了两成。”
王初仁傲然笑道:“如果制造轴承的铁料都用熟铁或者钢料,那么滚珠轴承性能和寿命还会大大增加,你们还必须注重保养,需要经常涂涂抹油脂防止生锈并增加润滑度。”
“大人放心,我们会注重保养的”。李大牛道。
“大人,现如今堡内用铁量太大了,仓库铁料早已经用尽,小的已经组织人员开始小规模炼铁,望大人恕罪。”李大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