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路程

赵占魁同志的一生是劳动的一生,而他前半辈子的生活却是牛马生活。他今年五十二岁,是山西省定襄县人。小时,由于家贫如洗,加上高利贷的重压,父亲一直飘泊在口外,年老的母亲为了生活也不得不离开家庭给有钱人洗衣做饭。赵占魁弟兄四人,他排行第三,从十二岁起就和两个哥哥一起给人家当雇工。虽然全家劳动,但得来的血汗钱,除了还高利贷和缴租纳税以外,剩下的不够糊口,因此他的四弟从小就不得不送给别人。

赵占魁十七岁那年,父亲被塌下来的破窑砸死了,他二哥听到这消息,连夜奔丧,不幸在途中过河时又被水淹死。这两桩惨痛的事情,强烈地刺激着赵占魁的心。他想挣扎一下,突破这穷困的牢笼,于是就在这年离开了家,去给一个铁匠当学徒,终年伴着风箱铁锤,飘泊在天镇、阳高一带。

三年后,赵占魁又空着两手回来。这时他二十岁,到太原做泥水小工,后来又在太原铜元厂里当学徒,干了八年,二十九岁开始到兵工厂学翻砂,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工资最多的时候才每月十二元,扣去伙食房钱,就所剩无几。旧社会里,工头对待工人是非常毒辣的,动不动就罚工,病了不但没人管,请不下假旷了工,一天就要罚三天。赵占魁是个老实人,又害怕失业,迫使他当牛做马,埋头苦累,虽然这样,到一九三二年工厂缩减时,他既没有人情,又无钱活动,还是被工厂开除了。三十七岁这年,就是他失业的一年。

三十八岁时,好容易才在同蒲路介休车站修理厂当了名铁匠,好歹干了三年。一九三八年初,日寇占领了同蒲路,他便跟铁路工人一起,流亡到西安。这时他听到延安是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是工人的家,便由一位铁路工人介绍,在一九三八年五月,进了安吴堡青训班的职工大队,不久就来到了延安。

在延安他被分配到工人学校学习,这是他从来没有想到的事,活了四十多岁,当了半辈牛马,现在居然进学校读书了。他非常感动,在讨论会上,他把过去所受的苦难,和今天的情况做了个对照说:“在旧社会中,我的血快被挤干了,而今四十二岁才找到了自己的家。”于是赵占魁同志努力识字,积极学习革命道理。事实的教育,使他牢牢地记住了一条:只有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闹革命,受苦受难的人才能翻身。有一天他和党委的一位同志谈话。他伸出两只粗糙的手说:“共产党要不要我这老汉?”那位同志亲切地回答他说:“老赵,无产阶级就是靠两只手来创造世界的。”老赵听了这句话更是信心百倍地要求参加共产党。

由于他老实忠诚努力学习,当年十二月,赵占魁就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一九三九年春天,毛主席号召开展生产运动,他便和另一位老工人崔锁贵,一同去找领导同志,要求参加生产,为大家制造工具,早点为党为人民出点力。领导同志耐心地劝导了他许久,叫他再好好学习。到六月间,边区政府为了发展生产,创办农具工厂,调他去当翻砂工人。他兴奋、激动地说:“这可有了为党出力的时候啦。”当他跟另外三个同学离开学校的那天晚上,党中央委员、职工运动领袖张浩同志又把他们叫去,亲切地叮咛说:“工厂是公家办的,它是为人民服务的,也就是人民自己的工厂。你们都是优秀工人,要好好干,好好爱护工厂。”

赵占魁同志把这些话一个字一个字地牢记在心里,并变成了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