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在一起:中国助残新闻人物事迹报告
-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
- 2035字
- 2023-12-19 11:48:43
用知识改变残疾人家庭的命运
——记上海市“黄浦区智力助残团队”负责人黄吉人
2017年一个普通的周末,沪上凌晨5点的街头泛着凉意,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睡梦之中,黄浦区某个出租屋却已经亮起了灯光。74岁的黄吉人像往常一样早早起了床,7点左右已经来到了市南中学,做好了上课的准备工作。在这个周末的上午,她还接待了一位首次参加项目前来上课的化学老师,处理了几个学生的问题,并安排好教室值日生。随即,她和同事们将部分志愿者证书的内页组装、盖章和封包起来,然后着手安排智力助残基地的培训事宜,将5个分基地汇总的50个名单整理后发送到上海市残联,又马不停蹄地对即将出版的画册进行审阅。晚上,她得知两个残疾人家庭的子女需要教育辅导,立刻打电话询问,了解情况后,联系志愿者安排课程,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钟……
智力助残,立德树人
以前,残障人士普遍没有高学历,缺乏一技之长,他们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收费昂贵的“兴趣班”“家教”让很多人望而却步。18年前,一句“谁来帮帮我们的孩子?”深深击中了黄吉人的内心。政治老师出身、身患残疾的她深知教育对一个残疾人家庭的重要性,摆脱贫困的根本还是要靠知识。她和肢残人协会的几位“有志之士”组建起一支智力助残队伍,为残疾人子女、残疾青少年和部分特困家庭子女提供免费、优质的教育。1999年春天,在黄浦区残联的帮助下,市南中学专门为他们腾出一间教室,21个学生组成了“新概念英语班”,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学生们成了第一批志愿者老师。这就是上海心希望助学公益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心希望”)的雏形,也是黄吉人智力助残工作室的开始。
黄吉人(左)在主持上海市肢残人协会第十八届智力助残表彰会
如今,“心希望”为孩子们提供辅导班、上门家教服务,举办文化活动,给困难学生颁发奖学金和助学金,从根源上帮助残障家庭摆脱贫困。修车师傅张毓诚的女儿在黄吉人团队的帮助下,顺利毕业并找到工作,为家里添置了三张床、写字台、台灯及电脑。写下退保申请的张毓诚兴奋地说:“低保帽子在我头上戴了14年,现在终于可以抛到太平洋了!”
黄吉人认为:“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立德树人,而孩子们对社会的看法尤为重要。”曾经有一名男同学,出于对知识的渴望,混到别的班级旁听蹭课,倔强的自尊心却使他如坐针毡,“一节课什么也没听进去”。直到后来,在智力助残的教室里,他才终于觉得“享受到了公平的教育资源”。
受助的同学们也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考入天津大学的小谢在生日当天去义务献血;从初中开始接受辅导的小黄工作后,将自己的美术作品进行慈善义拍。曾在大学里组建志愿者队伍的夏鹏,工作后继续去地铁站做志愿者,她说:“志愿者传递给我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ABC,更重要的是教会我怎样奉献和感恩。”
黄吉人老师常说:“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当教师,教书育人;二是成为智力助残志愿者,帮助残疾朋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培养青少年,这是值得我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教育脱贫, 任重道远
黄吉人老师小小的房间里堆满了书籍、报刊和资料,这位坐在轮椅上的老教师发起的智力助残项目,已从最初的一个班发展到现在的10个班,不仅有课程家教,还有心理辅导,参与的志愿者达16300人,受助者多达5630多人。
与很多人的退休生活不同,黄吉人老师退休后依然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谈起项目来思路清晰、声音洪亮,她说最好的养生就是做志愿者。近年来,她的身体也出现了一些状况,动过两次手术。2017年8月,她不慎摔了一跤,造成髌骨骨折,而当时她心念着慈善基金会的项目审查,没有及时治疗,等交完全部资料后,已然错过了骨头生长的最佳时机。加之她年轻时一直坚持拄拐杖站着为学生们上课,如今再也没有站立的力气了,素来性格坚强的她只好坐上了许久未用的轮椅。
黄吉人与服务基地分基地负责人合影
18年智力助残,饱含着她对教育脱贫的坚定信念。黄老师说:“现在最大的心愿是找到既懂教育又有奉献精神的接班人。‘心希望’不是一个人的事,更离不开健全的组织机构和政府的支持,‘立德树人’‘教育脱贫’任重而道远。”
多年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青年报》《上海老年报》《支部生活》杂志、上海电视台和上海电台等都报道了黄吉人老师从事志愿者活动的感人事迹。黄老师四十多次获得区、市、全国荣誉称号,如“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志愿者”、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爱心使者”、上海市“志愿者活动优秀组织者”、上海市“杰出志愿者”等。她还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她带领的“黄浦区智力助残团队”荣获“2006年度黄浦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上海市志愿者活动先进集体”和“2012年上海市创新型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称号。她负责的上海市智力助残项目两度荣获上海市志愿者活动“品牌项目”,又获得 “首届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二等奖 ;上海市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基地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志愿者服务基地”。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