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危机时代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研究:以西门子和华为公司为例
- 崔凤茹 刘桂镗
- 1493字
- 2024-04-09 16:42:57
推荐序
全球生产网络是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基础,面对技术变革和宏观环境的冲击,全球生产网络在不断地发生拓扑变形,网络的深度、广度和复杂性均在发生变化,尤其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深刻地改变了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态,严重冲击了国际经济体系,出现了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及价值链收缩的现象。随着金融危机排浪式的冲击以及随后的缓和,全球经济虽然复苏乏力但还是步入了“后危机时代”。后危机时代是衰退与复苏交替、缓和与动荡并存的时代,全球经济环境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酝酿着新突破,国际贸易规则正在重构,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其中尤为需要关注的是技术变革和平台再造对全球生产网络以及全球价值链的影响,这一点也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教授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的主旨演讲中所重点强调的。面对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环境,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趋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着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困境、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挤压、低成本优势快速递减和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两难局面,正处于“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要顺利实现转型升级,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关键要素。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的战略机遇期,国家相继出台“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等重大战略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进程中,作为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的中国,大规模“走出去”和高水平“引进来”并存将成为新时期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特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制造业发展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制造强国、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路径。然而,我国工业企业的“走出去”仍处于初级阶段,营造全球生产网络的战略不够清晰,总体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提高产业国际化程度、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等方面可谓任重道远。在此背景下,对全球生产网络这一国际生产体系的重大组织创新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有几个问题需要重点关注:①全球生产网络形成和发展的动因和利得是什么?其主要特征和运作机制是什么?②作为当代国际经济生活的核心组织者,跨国公司是如何成功“嵌入”不同的海外经济体系中,从而发展为全球性企业的?③金融危机对国际分工和产业格局有什么影响?后危机时代全球生产网络将朝什么方向发展?④对全球生产网络依赖度不断提高的中国,应该如何做出调整以适应后危机时代全球生产网络的新特点?
《后危机时代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研究——以西门子和华为公司为例》一书,以全球生产网络的微观研究为立足点,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脉络和微观理论基础,提出全球生产网络微观研究的分析框架,并以西门子和华为公司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折射了德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演进方向,并分析了后危机时代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趋势,对中国制造业的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认为这本书探索性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将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积极、有序、安全、高效地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产生有价值的影响。这本书对于从事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学者、市场分析专业人员、企业经营者以及政府工作人员均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我愿意将此书推荐给关心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读者,也希望作者能够再接再厉,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持续开展研究。
是为序。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裴长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