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劫粮

“没错。”

文鸯点点头,他正是这个意思,和荀恺说的差不了太多。

文鸯又解释了一下他在这个计划背后的一些细节计划。

听完,荀恺大为赞叹。

计策虽定。

但谁去偷渡防线就是个难题了。

去的人肯定不能太多,否则不易躲藏,那这就很考验带兵能力了。

两人合计半天,文鸯觉得还是得他亲自上。

荀恺没意见,就单论统兵作战,荀恺承认,他的确不如文鸯。

二人商定下来后,就开始实施计策。

文鸯开始挑选精锐将士,他现在是只等计策已成,到那时便便可以偷渡防线,去到阳城北部,寻机截获粮食火,或者是杀敌。

而荀恺则是负责接应运送过来的粮草,同时要起到牵制效果。

……

三天一晃而过,谣言已经顺利散播出去了。

虽然他们防守严密,但一两人悄摸着溜过去还是可以的。

而在阳城中的王基在得知这一个传言后,起初王基不信。

但到第二天时,王基还是下令遣斥候往北去查探情况。

说到底他还是不放心。

就在当天下午,王基得到手下人汇报,在城外驻扎着的将士皆在讨论是不是要断粮了,全都无心防守了。

闻言,王基眉头紧皱,他忽然感觉不对劲,这个情况…让他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传言乱军心,像是在南阳郡发生过一次啊。

王基立马把城中粮食分配几份,命人送往城外的各个营寨,同时派人告诉他们粮食多得很。

眼下还需先稳住军心。

就在这个军心不稳,守备不严之时,文鸯带着千余人带甲精锐,趁天黑,绕过防线,去到了阳城北部。

这个情况王基并不知道,王基现在正在忙活着稳固军心。

为了策应文鸯,荀恺还有模有样的带着大军往前动了动,表现出了想要攻城的架势。

王基不得不慎重对待,立马又把重心放到了荀恺这一股势力庞大的敌军身上了。

对于粮食之事的关注也就松懈不少。

如此一来,荀恺和文鸯二人要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但是,过了好几天,荀恺也没有要攻打的意思,这让王基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就这样,阳城局势僵持了下来。

但背后的文鸯可没有僵持啊。

文鸯等了这么多天,也总算是等到了敌军运送过来的粮食队伍。

文鸯偷渡防线,为的不就是这一刻吗?

王基虽然也派斥候去查看情况了,但那个斥候并没有发现什么情况更没发现文鸯等人,这也是王基会放松对北面关注的原因。

这天,文鸯刚找好伏击地点,派出去的斥候就回来了,同时还带回了一个重大消息。

敌军运粮队伍到了,而且距离已经很近了。

文鸯得知这一消息后,立马开始部署劫粮计划。

文鸯这会可以确定,王基没派人来接应,因为文鸯每天都派人去盯着阳城情况。

文鸯在积极部署计划时,心中也是充满了抑制不住的喜悦,此次劫粮食如若成功,不仅可以补充他们的粮食,还可以对敌军实施真正的攻心。

之前的假攻心,就是个幌子。

制作假象,运用假象,但不弄假到底,寻机使假象变为真象。

……

言归正传。

文鸯刚部署好劫粮计划,敌军运粮队伍就到了。

文鸯立即下令让麾下将士闭嘴,严阵以待,只等敌军入套。

很快,马蹄声和脚步声,以及交谈声由远至近钻进众人耳朵里。

文鸯吐出一口气,手上握紧了长枪,随时准备动手。

就在运粮队伍进入他们的埋伏地点后,随着文鸯一声令下。

伏兵尽数杀出,一窝蜂的朝着运粮队伍杀了过去。

各个都宛如饿虎一般,而运粮队伍犹如待在小肥羊。

事实证明,魏军的运粮队伍确实被突然杀出的文鸯吓到了,直到文鸯都冲入阵中大杀特杀了,一些魏军将士才在将领的带动下开始防守反击。

但此时局势已经很弱,虽然反抗了,但在激战许久后,因为士气低沉,依旧是不敌败走了。

文鸯军则恰恰相反,士气高昂,甚至还想去追击,但在文鸯的管制下,这才没有追击,带着粮食就撤走了。

但文鸯并没有直接撤回去和荀恺汇合,只是找了个地方就地休整。

停下后,文鸯就下令就地造饭,反正粮食充足,先吃饱了再说。

文鸯的下一步谋划就是吃饱饭再去散言,但这回可不是谣言了。

而是事实。

吃饱喝足,计划开始。

翌日。

阳城县,王基依旧是老早就来到了城墙上,从天刚蒙蒙亮时就来了,这会也就黄昏时分了。

一天时间,城外敌军依旧没有进攻的意思不说,反而还来人汇报说,又有传言讲粮食被劫了。

这次,王基若有所思,派一千骑兵出城往北顺着粮道去接应运粮队伍。

很快,派出去的人回来了,王基还在城墙上,他在听说派出的人这么快就回来了,当时就意识到不对劲了,立马让身边副将去询问是怎么回事。

等副将一来,王基就急忙询问是什么情况。

副将面色有些难看,低声说道:“粮食…被抢了。”

王基叹口气,他心中自然很气,但表面神色如常。

“不要急,城中粮食还有,足够吃几天,驻扎在城外的营寨中也送去了粮食,省着吃还能撑几天。”

王基知道,这时候慌乱是无用的,十分冷静的分析局势,而后道出了应对之策,求援。

王基停顿片刻后,又说道:“再派人快马去京师,告诉大将军这边的情况,让他加派人手押送粮草。”

副将点点头,照做。

王基眉头紧锁,心烦意乱。

两天后,司马昭见到了王基快马派来传话的人。

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司马昭拳头紧握,很快就松开了。

“此事与王征南无关,倒是我没有考虑到,可需要我派兵增援吗?”

对司马昭来说,汝南郡可以不要,绝不能让诸葛启杀出颍川,是要鼎力相助王基的。

那人摇摇头:“将军没说。”

司马昭挥挥手,让那人先回去了。

待人出去后,司马昭就一拳砸在了面前的案子上。

“王基啊王基,你可要守住啊。”

司马昭第一时间找来儿子司马炎,让司马炎去亲自调度粮草,并让司马炎带重兵亲自押送粮草。

说是重兵,其实也就是三千甲士,还只有一半是亲信部队。

洛阳虽然兵力多,但亲信不能动,否则司马昭没有能压住世家们的底气。

大世家们,他们不仅有声望,有门生故吏,有当高官的权力···等等,更是有人,基本上都有一批忠于他们的家仆。

那些人拿上武器就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

司马昭可没把握只靠魅力压制他们,他能坐稳权臣之位,靠的还是武力和妥协让利嘛。

第二天,司马炎就带着粮食和兵力出城了。

这件事自然瞒不过各个世家。

虽然司马昭并没有把颍川发生的事说出来,但一些人也都大致猜出了司马炎带着粮食带着人是要去颍川的。

稍微一琢磨就能知道,这是颍川战局又有转变了。

陈泰正在家里思量着颍川发生了什么事之时,家里来了一位老熟人。

赵亭。

他也是颍川人,和陈泰是同乡。

其父是昔日汉末时的颍川四大名士之一的赵俨。

同时也是魏国的四朝元老,魏明帝时期任司空,赵亭承袭了父亲赵俨的爵位。

陈泰在看到赵亭的那一刻就已经知道他为何事而来了。

赵亭也不拐弯抹角,落座后就直言道:“不瞒兄长,我刚从钟徽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