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入仕

因着身上的朝服太过显眼,陈珉干脆带着父女二人回到了自己暂居的宅院。

宅子不大,甚至颇有些冷清,然而宅院门前可一点不冷清,前来登门拜访,想要见陈珉一面的人络绎不绝,家仆多次劝阻无果,只好干脆把门关上,无论门外之人如何恳求,就是不开门。

陈珉本人显然也很是熟悉这样的状况,载着他们的马车路过家门口的时候,压根没有让车停留,反倒是绕到宅院的后院小门进去的。

刘进益看在眼里,多少有些愕然,心中也有了几分推算,只等陈珉开口印证。

等进了宅子,陈珉先去将朝服换了下来,重新变回了原先那副儒士打扮。

静娘在门外候着,师生二人进了书房,陈珉这才将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同刘进益说清。

陈珉那篇言辞激烈的文章“爆红”以后,顺理成章地引起了帝王的注意,郢泽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当即就宣了陈珉进宫,同他秉烛夜谈,一.夜未眠。

第二日上朝后,郢泽当即就封了陈珉金紫光禄大夫,痛骂了一番三司无所作为,并按照陈珉的建议,先放归了大部分清白的举子和官员。

陈珉当年屡试不第,后来一心治学,方成一代大儒,桃李满天下,他在白松书院教书时,便有学生试图将他引荐给先帝,但是时陈珉的名声远不如如今,先帝自然也对他不甚重视。

后来郢泽幼年即位,太后掌权,费鹜苏摄政,朝廷也曾派人来请他出仕,他却觉得新帝尚且年幼,又太后和摄政王在身旁辅政,他入仕也是无用,因而就以自己无心政事,只想专心治学为由拒绝了。

兜兜转转,却没料到,当他年事已高,想回京过几年退休后的安生日子,结果先是被有交情的冷相请来开家学,又被一个小丫头用一副字换自己主动出手入了仕。

陈珉并不抵触做官,实际上,几乎每一个读书人在刚开始读书的时候,目的都是科举入仕,陈珉也不例外,更何况他同年轻的帝王秉烛夜谈到天明,自然看得出这是一位贤明且有野心的君王。

帝王刚刚成年,正是最意气风发的时候,陈珉在此时入仕,自己心中也甚是满意,更何况郢泽对他的态度也很是尊重,这让陈珉更加慰藉,只是想到那个来传话的小丫头片子,陈珉多少还是有些肝火旺盛。

三司其实不是不知道如何查案审案,全是因为朝中神仙打架,局势混乱,各方利益牵扯,一发而动全身,因而不敢细究,只敢糊弄了事。

但皇帝对陈珉的支持,让不少鼻子灵敏的官员嗅出了帝王的决心,但也有顽固不化之徒,还想为这一丑局遮掩,结果被郢泽直接撸了官帽的,又或者当场处刑、杀鸡儆猴的,也并不少。

习惯了十几年来一直恭顺听从太后命令,从不敢正面顶撞的少年帝王,朝堂众臣几乎都要忘了,帝王之怒是什么样子的,等朝堂之上公然见了血,朝臣们才知道了后怕。

有命才有以后,别人的命和自己的命选起来,那当然是自己的命更重要,这下子,三司的审查速度瞬间高效了起来。

不查则已,一查,当真是惊世骇俗。

原来参与舞弊之人,并非刘进益这个眷录官,最大的问题竟出在编排考生编号的编排官这里,其舞弊手法也相当胆大妄为。

首先本就打算舞弊之人,事先将想要替换试卷的对象告知编排官官,在考卷上记名时,写上的就是那人的名字,然后编排官将两人的编号调换。

待编排官将试卷编号完成,糊名时,再将要替换那人的姓名籍贯用特制的药水消去,写上舞弊之人的姓名籍贯,然后再糊名。

此时往后,两人的试卷完全调换,自然成绩也就被调换了,若非舞弊之人为了能顺利上榜,挑选的对象水平过高,落榜之后不服气,敲了登闻鼓,就当真要被他们骗了过去。

还有其它被调换试卷的考生,事后查出,原来有人花钱想上榜,就会有人花钱想让某人落榜,所以才有了那几个平庸却莫名上了榜的、被抓进牢里喊冤的考生。

那么问题来了:就算是封弥官在其中作祟,省试的整个过程,都应当有内官在旁监督,又如何调换试卷?

再说那用于消除旁人墨痕的药水,省试在礼部贡院中举行,入场考官也都需要搜身,帮助舞弊之人,究竟是如何把东西带进贡院的?

为了能少受一些折磨,犯人当即便把一同收受贿赂,帮忙舞弊的同伙买了个干净,牵连出一长串名单来,还知晓了他们并非第一次如此行事了。

受贿的名单五花八门,上至礼部尚书,下至巡考小兵,竟是不拘什么人才,也算是让人开了眼。

犯人供出礼部尚书的当天,礼部尚书就在自己的书房悬梁自尽了,当天夜里,犯人也服毒自杀,而毒药从何而来,至今尚未可知。

陈珉说到这里的时候,特意顿了一顿,看向自己曾经很是得意的弟子之一,却只看见刘进益沉思的眼神,无奈道:

“当年你考中入仕,我原以为你能过得通透清醒一些,却没想到,你依旧同少年时一般死脑筋,做谏官是性子过于刚正便罢了,若非此事曲折周转,圣上又贤明圣德,三司在利益纠葛之中,最终让你做了替罪羔羊也未可知,你倒好,一点也不后怕。”

刘进益这才从自己的猜测中惊醒,讪讪然道:

“是,老师说的是,若非老师出手相救,进益当真以为自己就要死在那暗无天日的牢狱之中了。”

陈珉端起茶,喝了一口,冷哼一声道:

“不必谢我,要谢,不如谢那个小丫头吧,若非有她打通关节,此事恐怕也不能如此顺利。”

刘进益一愣,以为他是说自己的女儿,便道:

“静娘……确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她受苦了……”

陈珉却道:

“静娘是不错,不过我说的可不是你女儿,你大可问问你女儿,她先前都求过哪些人,做过哪些事,旁人为一个素昧平生之人极尽援手,若是被帮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她的姓名,实在令人意难平。”